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采编幕后 > 正文

记录的价值

日期:2025-07-0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国宝级文物——子弹库帛书5月回归祖国,结束了在海外79年漂泊。说到子弹库帛书,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李零,是必须要提及的人物。李零研究子弹库帛书40余年,为帛书追索工作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持。

  得知要写报道,我尽力联系到李老师,尽管他已接受过无数媒体采访。起初我写了一封采访邮件,几天过后未有回音。我又托人打听,得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将于6月22日在北大校园举办庆祝子弹库帛书回归的活动。和港中大出版社取得联系后,对方邀请我到北京参会,并表示会安排李老师接受采访。

  北京火热夏天的上午,我见到了李老师,一同接受采访的还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泰教授、芝加哥大学夏德安教授。两位美国学者,都是国际知名汉学家。他们分别翻译了李老师的著作《子弹库帛书》英文版上下卷。

  报道刊发在杂志上也发布在线上,如果光看线上流量,不高,这完全在意料之中。研究距今两千多年的古书,冷门且小众。不过,这篇报道在学术圈得到许多转发。

  子弹库帛书之所以在今天仍重要,因为它有别于“传统史书”,展现了战国时期楚国老百姓的“选择术”,也就是看黄历。在“历史大事件”之外,它让我们有了另一重视角看待古人的日常生活。子弹库帛书的价值是“记录”,我们的报道也是。(王仲昀)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