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的大象
在预制菜之争前,编辑部就准备要做“危机公关”的选题了。说实话,在媒体界从业20多年,笔者很少看到企业老总和明星在今年如此密集“公关翻车”的。
是现在公关不专业吗?当然不是。
还记得前不久的河南免费续面事件吗,老板从头到尾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发声,终于让自己关店歇业了。这个老板是个体户,没有公关团队,以为有流量就“一顿输出”,最终被流量反噬。而一些大企业虽然每年付给公关公司不少咨询费,但遇到危机了,老板就喜欢亲自回应。结果有些话带了情绪,有些话被断章取义再被切条二次传播,这样就“越描越黑”……
如此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一些翻车企业或者明星工作室却是“房间里的大象”。因为危机公关的本质不是传播,而是决策。说白了,谁拍板谁负责,专业团队给了专业意见,但你不听,怪谁?甚至有段子说,公关团队只是来给老板专业“背锅”的。
吊诡的是,“危机公关”的翻车案例那么多,但愿意实名接受采访的专业人士凤毛麟角。一方面,可能圈子太小,尽说大实话的公关,以后还怎么去企业接活?另一方面,现在企业动不动就喜欢发律师函,9年前写某体检机构报道的媒体记者就被索赔1000万元,虽然最终不了了之,但足以让很多人闭嘴。(金姬)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