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财富 > 正文

隔海观房

日期:2012-05-2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城市化、高房价、北漂、老龄化……这些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正在讨论的,与昔日的日本何其相似。而我们将要面对的,或是亟须改变的,是否也可从当今日本现状中一窥端倪?也许,跳出熟悉的环境,看一看彼岸的国度里普通人的生活,可有所借鉴。

 

打工仔买房记
 
  这是一个“80后”买房的故事,主人公武诚治25岁,来自日本东京,未婚,家庭背景简单而普通,有个就职于一般公司的父亲,母亲是职业主妇,还有个已嫁的姐姐。他自称“我的人生,一直是凑凑合合的”,作为武家唯一男嗣,诚治如同贾宝玉般享受着家里女性的溺爱,养成乐于游玩、不精于学业的生活常态。初中毕业后,上了一家凑凑合合的高中,吊儿郎当地混进了一家凑凑合合的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凑凑合合的公司,又因忍受不了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而辞职回家。
  如此无心学业、无心事业的公子哥却要买房,一定是向家里索要房款吧?况且武家经济并不十分拮据,两层带花园的独栋楼房由父亲就职公司提供,月租5万日元(约合4000元人民币,而自购房屋的邻居每月房贷在10000元人民币左右),每年还有2次全家国内长途旅行。然而这次为了要给长期受到父亲的大男子主义及强势邻居欺压而患上重度抑郁症的母亲换处居所,诚治向母亲保证一定要靠自己筹集到购房款。
  至此,《打工仔买房记》这部由富士电视台2010年秋季推出的连续剧转入励志篇。诚治加入一家建筑工程公司,时薪1700日元,月薪在20000元人民币左右。当然,在一杯星巴克中杯咖啡标价900日元的东瀛,诚治的月薪也只是比一般工厂工人稍高一些(日本东京年收入在300万-700万日元左右的人群属于中低收入人群,一般是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想要“买房”绝非易事。
  幸运的是,日本在经历了上世纪末的房地产泡沫危机后,全民炒房炒地热潮急剧消退,地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在现实面前灰飞烟灭。以东京市区一套80平方米的高层地铁房为例,1991年售价为8000万日元,如今按二手房出售,大概可降至3000万日元左右。况且,如果能适应来回奔波的话,东京郊区(类似上海嘉定、北京通州)轻轨周边有不少均价在2000万-3000万日元(160万-250万元人民币)的新建独栋住宅。因此如果以正常工作时间计算,一月收入大约27万日元,再加上日本银行贷款额最高上限为年收入的4倍,现在毫无积蓄的诚治再努力工作几年完全有望给母亲带来一个安乐的晚年生活。
  纵观全剧,虽然筹钱买房过程中历经艰辛、汗水,但却是苦中有乐,少有苦涩、悲愤或是无奈,更多地体现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尊严。即使在企业“终身雇佣制”破灭、派遣员工大增的当下,大部分日本年轻人仍如《打工者买房记》的诚治般,只要踏踏实实做工就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而对于那些选择漂泊在东京、大阪这样类似北、上、广等中国大都市的外乡人而言,只要有所储蓄,工作稳定,是买房还是租房,不过是选择继续漂泊异乡或是长久定居两种不同生活方式而已。因为一来东京户口宽松,只要拿相关资料到相应政府部门办理必要手续后,就可以无条件取得东京户口;二则一些较大的企业能够提供职工宿舍,员工可以一边以低房租或免费住到40岁,一边筹集购房款。
 
“东漂”租房记
  
  比起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些没有固定工作的东京外乡人则生活得艰辛些,用诚治父亲的话来说:“没有一家银行愿意放贷给连稳定工作都没有的年轻人。”以生活在东京的自由漫画家高木直子为例,1974年出生于日本三重县的直子自美术设计学校毕业后,怀揣着成为一个职业画家的想法独自踏上了闯荡东京的道路。由于身为自由职业者,直子无法享受到免费职工宿舍,只能自己租房。她在绘本《一个人上东京》一书中写到1998年自己初上东京的不易,因为储蓄不多,只能租住东京城乡接合部一间13.5平方米的单身公寓,月租5万,预付房租加上押金、礼金、火灾保险费一共38万日元,还需另付搬家费3万,电视机3万,传真机2万日元。待到正式开伙烧饭,无论是电视机、传真机还是棉被,都夹带着一股饭菜味。有时父亲担心女儿,远道而来探望直子,还因为没有地方铺床而只能在洗碗槽旁挪出一小块空地,凑合着睡。
  单身生活在13.5平方米的直子平时最爱的休闲方式,就是看报纸附赠的房屋中介广告,并时不时产生些情景联想:如果自己住进某个房子里,工作间该如何安排,客厅里要摆上玩偶及旅游纪念品,并在浴室放上各种洗浴用品、化妆品。在直子的憧憬中,房子还是朝南好,最好离地铁步行10分钟以内,譬如东京市中心的高级住宅,拥有着“住在38层”的璀璨生活。“在东京生活,就要体验下现代化小区的感觉吧。”不过转眼又对远郊的独栋住宅颇感兴趣,“生活嘛,就是要带着宠物走在河边优雅度日呢。”
  沉浸在“这么多让人心动的房子,真不知该选择哪一个呢?”等诸如此类幻想中的直子有时也会想些严肃的问题:身为自由职业者的自己,要画多少画才能买房呢?没有男友,如果选择一直一个人住下去的话,要不要买房,过上每月还贷的日子呢?
  如同东京大多长年独身的男女一般,当高木直子的原创绘本《一个人住9年》出版之时,她还是选择租房住,不过多年积蓄已够她支付带有独立卧室、宽敞客厅的套房,同时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台,再不用跪坐在低矮的桌子边辛苦作画。只是即便是租房,自由职业绘画家的身份亦为其带来困扰。“租房合同里要求写上就职公司及担保人,身为自由职业者的我,因为不从属于任何一家公司,所以社会信用度较低,连租房合同也无法签订。”最后在出版社的帮助下,才以出版社员工的名义签订了租房协议。而一旦签订了租房协议,直子便不必担心会发生半夜被房东扫地出门的情况,因为日本《租地租房法》禁止房东在合同期限内单方面终止合同。虽然有条件改善住房环境,但终归是客居他乡,直子声称或许某天就把工作室搬回老家了。毕竟在城市化达到70%、处处重视生活细节的日本,地域之间的生活便利度差别不为明显。已故漫画家臼井仪人(连载漫画《蜡笔小新》作者)就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家乡琦玉县春日部市。
另一些和直子一样怀着梦想来到东京的年轻人则选择了在此结婚、买房、生子。虽然同样买的是郊区的房子,背起几十年的房债,他们却过得比“北上广”的中国同龄人稍显轻松些。一方面东京由地铁和轻轨构成的四通八达的轨交网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有没有私家车都差不多。另一方面,市中心和郊区的学校教育水准差距非常小,没有因为孩子的教育非要住在市区的必要性。
 
住房大改造
 
  “不买房,那么就用积攒的钱来改造现在的住所吧。”日本著名综艺节目“全能住宅改造王”于2002年首度亮相,一经播出便受到众多为狭小、混乱的住宅环境而烦扰的家庭所喜爱,收视长久不衰。这也可见日本普通民众的住宅也并非全如其街道般整洁有序。一般情况下,节目须先从广大报名者中选出有故事、较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再委托给一些改造专家(通常是一级建筑师),尽量用较为经济的方式将旧房改造成为适合家人居住的住宅环境。“任何房子都会有它的问题存在,与其逃避性地转换地点再去面对新的难题,不如就现状的问题点来加以改善,反而能够真正符合自己的需求。”而该节目委托的改造专家大多既专业、又细心,能拆能装,可上房梁,可下池塘,还能钻入手工作坊,亲手设计制作一些人性化的小家具,常常构思巧妙而出人意料。
  虽然买新房者大有人在,但在土地私有制的日本,一栋住宅可能传至儿子,再传至孙辈,因此能够改造旧宅,保留并延续那些家人日日夜夜共同生活的印记及共同营造的情感,是许多日本家庭及受经济条件所迫无力再购新房的家庭的愿望。而帮助这些家庭实现愿望的设计师,已然不仅仅是在设计一个House(房子),更是在维护或营造一种Life(生活)。不是一味的豪华,一味的进口家具,一味的体现设计师的个人意愿,而是将住宅与门前的枫树,与窗外的阳光,与祖母用过的缝纫机,与孩子画过的画,与小猫的照片联系在一起,充满文化历史与浓浓的人情味,这也便是一种品位。
  至于这种品位如何形成,也许我们可以从建筑师中村好文所著《盖房记》一书中探知少许:“建房子时,我用磁石确认方位;观察太阳升起与落山的位置,确定日照情况;察看冬至时分周围住宅的日照情况;预测风的通路;假设建成后的新宅要占多大地方;使用360o全景立体相机拍摄连续照片;实际测量水电设备的位置;像一条狗一样蹲在空地一角不断挖土,以确认地界位。在外人看来,这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举动。回去的时候,还要边走边察看周围的环境、情形,仿佛有偷内衣癖一样,实在可疑……”不少人质疑一些建筑师在“改造王”里亲自上房梁,入工坊不过是为烘托节目效果而已,难道真正的设计师不是应该待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设计图纸吗?事实上这些优秀的建筑师们确实是身体力行,既动脑又动手,里里外外细细体察一番,最后交给委托方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好房子。
 
老有所居
  
  比中国先一步迈入发达国家的日本,也先一步迈入了老龄社会。虽然日本没有施行计划生育,但是一对夫妇养育三个孩子的家庭在大都市已不多见,《打工者买房记》里武诚治、姐姐及父母四人构成的家庭则较为普通,而作为更年轻的高木直子或是诚治一代人,独身或养育一子正逐渐成为他们的选择。在社会老龄化的同时,从个体上来说,随着更多家庭妇女加入工作行列,在家时间大大减少,造成与老人同居,照顾老人的传统逐渐瓦解崩溃,而诸如直子这般远在他乡工作的年轻人,更是难以照顾父母。因此,无论是在繁华的东京,还是在雅致的京都,都有大量独自生活的白发老人。把大量时间花在家里的,除了专职主妇之外,便是老人。然而大部分老人住宅或设计欠妥,或年久失修,时常造成老人生活不便,对此,一些特别为老人设计住宅的建筑设计师便应运而生。
  年近八旬,孤身生活在兵库县美囊郡的上户敦子,丈夫已经去世十多年,虽然养育了4个子女,但现在子女们都分处各方,唯有长子上中胜先生居住得较近,但是老人不愿离开待了一辈子的旧宅与长子同住,宁愿守护着阴暗、寒冷、行走不便的老房。为了让母亲过上安稳的生活,长子委托建筑师长尾健重新设计老人的住房。多次替老年人设计住宅的长尾健认为不应该太过拘泥于是日式还是西式,传统或者现代,而是应多关注居住者本身,将人的特点或是居住地区的特色表现在建筑上面。接手上户家的委托后,长尾首先把房间面朝庭院的墙面拆除,换上大面积的玻璃门,在引入大量自然光线的同时,使得居住者在屋内便可悠然自得地欣赏日式庭院雅致风景;地面采用保暖性高的材料,消除老人在卧室、淋浴间、厨房之间落差的同时,使得房屋更加温暖;厨房里的流理台及储物柜均设计在较低的位置,以便老人操作;利用窗帘滚条制作传送轨道,方便老人将菜园采摘的瓜果运送至房前;虽然子女均不在跟前,但是依旧设计了10人大餐桌,以备子女回家探母团圆时使用,此外,只要掀开地板,桌脚就可以放入地板下方,立即变成脚边有暖气的下凹式暖桌……种种便利设施保证了老人独自生活的安全性及便利性。
  不仅局限于住宅,日本民族将这种无微不至的细心几乎贯彻到所有产品及生活之中,无论大到汽车、家电,还是小至糕点、竹筷,都能让使用者感受到设计者的贴心。而且这种体贴并非是大肆张扬、人尽皆知的,它有时甚至令人毫无觉察,像春雨随风入夜,润物无声。譬如商场的公厕,有建筑师坦言,公厕是商场设计中的最大难点之一,既不能难找,又不能太明显,空间不能太小或太大,要日式西式兼备,还要照顾到小孩及行动不便之人,总之是经万般考虑,方得周全。在一些旅游城市,譬如京都,酒店会将年轻游客安排在酒店隔音效果较佳的房间,以免声响过大影响他人,而老年游客则会安排至同一层,以便相互照顾。又如儿童都需佩戴写有家长联系方式的卡片方能进入动物园参观,以备与家长走失时,园区工作人员可以马上联系到家长。如果说这种细心是社会经济发达所致,但在其他发达国家却鲜见细致至此。也许这种关注细微事物的心情已同樱花一样,当属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之一了吧。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