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财富 > 正文

“地王”游戏

日期:2013-07-10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撰稿|许仰东


    屡屡爆出“地王”,背后充满玄机。不信,我们来看看上月雅戈尔杭州退地和7月5日中冶置业南京地块收回两个“地王”事件。前者是民企,后者是央企。
  “地王”是玩出来的,是金钱的盛宴。中国现存众多的房企做大做强的道路上,是在土地市场的胆量成就了企业的强盛。
  像雅戈尔这种“不务正业”转型地产挖金的中国企业群并不在少数,只要有关系,只要有资金渠道,只要有足够的赌性,只要能抢占到土地的储备,就有可能在“地产”战场上取胜。
  因为源于这种思考,雅戈尔于2012年12月以强者凶猛的形象,包揽了杭州申花区域两幅地块,总价24.21亿元,楼板价18114元/平方米,刷新了杭州当地土地出让单价“地王”。
  说雅戈尔置业转型“房地产”,还不如说在参与“玩地”游戏。雅戈尔置业胆量背后一直处于资金紧张状态,直到今年上半年,雅戈尔只得以被政府没收4.8亿元保证金为结局,走下杭州“地王”的舞台。
  “退”字背后,是沉重的代价。
  若杭州申花地块重新出让后,成交总价低于原土地总价的80%,雅戈尔置业还将按协议补足地块成交总价款的差额,该承诺已构成雅戈尔公司或有负债。
  我并非是在取笑雅戈尔,因为许多中国房企的成功者,也是在中国土地市场上“玩”大的,只是雅戈尔缺天时、地利、人和,雅戈尔置业还在房地产市场“玩”,当然还不知输赢。
  问题是,在“地王”频出的背后,或许是一场不公正的游戏,政府一方面花九牛二虎之力在强调房价调控,一方面又放任各地不断频出天价“地王”,这是意识失缺,还是装疯卖傻?
  7月5日,又一个“地王”事件出现在南京,南京市国土局宣布,收回中冶集团下关区滨江江边路以西2号地块,理由是公共利益需要,被收回土地的对象是央企中冶集团。
  这次不同于杭州的“退”,是政府的“收”。
  2012年11月,央企中冶集团以56.2亿元的天价,竞得南京下关区滨江的2号地块,创造了2012年的全国总价“地王”,而在2010年9月19日,中冶已经以底价200.34亿元夺得南京下关滨江新城1号和3号地块,而且长期空置着该两块地块。当时,有人就以“中冶的下关滨江”来形容政企的蜜月期。
  央企成为地王,是常规事。中冶置业在2012年由于南京地块成为当年“中国地王”,曾受人关注。
  但细心的人早在今年1月就发现,中冶集团亏损额达72亿元,如此财务状态,或许会发生些什么?
  巧合的是,7月5日,南京市国土局宣布收回中冶下关滨江2号地块,理由有两点:由于南京西站货场异地复建工作复杂,影响了交地时间;南京对下关滨江商务区规划进行了局部优化,涉及2号地块原先出让约定规划条件变化,因此,终止2号地块土地出让程序。
  “中国地王”,56.2亿元巨额标的,这种解释能不让人说是“地王”游戏吗?
  不是政府不负责任,就是政企勾结替企业解套。网友们只得在网上发泄。
  如果政府违规,有关人员就不应承担责任?如果企业违规,中冶难道可以逃离雅戈尔的命运?对于56.2亿元当年“中国地王”的这场游戏,难道就凭这两个解释就平安无事?
  同样的时间,类似的地王,杭州雅戈尔民企退地的痛苦,南京中冶被收的平和。前者是民企、后者是央企,能不让人联想到“地王,其实是场游戏”吗?

【请注意:新民周刊所有图文报道皆为周刊社版权所有,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或复制都属非法,新民周刊社保留诉讼的权利。】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