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医融合,再投超20亿元,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加速崛起
作为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过去一年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壮大,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全链条政策加速落地,企业投资持续加码,新优药械加速应用,国际合作成果丰硕,越来越多的“上海方案”“上海药械”走向世界。
而在上海北部的宝山区,已初步构建起以精准诊疗、细胞治疗、合成生物为重点的“3+2+N”产业体系,集聚生物医药企业430余家、规上企业70家,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一个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正加速崛起。
近日举行的2025美兰湖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大会,作为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系列主题活动之一,以“产医融合、协同发展”为主题,聚焦研发、临床、制造、应用等关键环节的协同创新,共同探讨如何打通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再到产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创新成果更快惠及患者、服务民生。
当前,宝山区生物医药产业正加速迈向产医融合发展新阶段,创新资源持续集聚,产业能级稳步提升。全区共有在研及上市药品管线超50条、医疗器械管线超200条,布局概念验证中心7家,与市第九人民医院、瑞金医院等研究型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以“科学问题+临床验证+应用示范”模式推动技术成果高效转化落地。“先投后股”“创新联合体”等国家级创新改革试点持续演进,“先投后股”累计立项支持创新型生物医药项目7个、支持资金近5000万元;体外诊断、合成生物、小分子药物、菌群移植等四家创新联合体携手高校院所、研究型医院、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前沿课题。
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与市级、区级医疗机构在会上举行了医企合作项目启动仪式,瞄准患者实际需求,推动临床问题与技术创新双向对接,进一步拓展“产医融合”实践成果。
宝山区发布的产医融合十大举措,聚焦医企对接机制、临床试验平台、创新药械入院等领域,为深化产医融合提供了更加系统、更为规范的制度保障。
会上,宝山区正式启动建设精准诊疗装备转化平台与产业集聚区,探索设立临床研究中心与医工合作实验室,推动高校院所、研究型医院、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类金融、服务机构自由聚集、转化、培育、融合,打造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态。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医融合研究会也在会上揭牌,作为全市推动产医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将聚焦创新药械研发、临床验证与成果转化,推动科研与医疗资源协同发展,助力宝山打造产医融合示范高地。
大会还举行了宝山区生物医药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重大疾病领域先进制剂产业化项目等17个重点项目与落地街镇签约,总投资超20亿元,涵盖研发中心、运营总部、制造基地、跨境交易平台、孵化器等多种业态,为宝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