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经贸合作: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阅读提示:现在中英关系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经贸关系为主体,政治互信和人文交流为两翼。两翼还不丰满,在人文交流、政治互信、全球治理方面的合作还不够深入。两翼丰满以后,才能推动经贸关系这一主体稳步向前持续的发展。
主笔|张襦心
高铁:贴身拼杀
让英剧扬眉吐气的《唐顿庄园》,开场就是一幅无比瑰丽而又大气磅礴的英国风情画:青葱的草地,古老的城堡,仆人们从楼下到楼上忙碌而有条不紊的打扫,一列蒸汽翻腾的火车穿过大片莽林呼啸而来……
是的,这就是全世界人们心目中的英国,田园与工业的完美混搭,其中火车总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因为它是英国人的骄傲,世界第一条铁路诞生于斯。
在即将出版的首部世界高铁发展史《高铁风云录》中,记者看到了小米副总裁、原新浪总编辑陈彤撰写的一段序言:“蒸汽机车的诞生,让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变得更加强大,一条条铁路的建成打通了英国的奇经八脉,让采矿、钢铁、地产等行业迅速崛起,工业化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在大不列颠蔓延开来,并最终成就了威名赫赫的日不落帝国。”
但英国并未将铁路局限于一隅,而是当作火种一样,带到了全世界,没想到最终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变迁——铁路成为德意志统一国土、强势崛起的“重器”,让英法感到阵阵寒意,纷纷合纵连横,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今天的世界格局。
二战后,随着飞机、汽车的崛起,铁路变成了太慢、太乱、太不舒适的代名词,日渐式微,美欧各国纷纷从比赛修铁路变成了卖力拆铁路。但随着日本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铁,铁路又再次拥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
“谁掌握了能源,谁就掌握了支配这个世界的权力。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不代表未来,因为它们的存量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电能代表着人类的未来,无论它来自风、来自太阳,还是来自核燃料。能源革命正在发生,这也必将深刻改变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而在所有重要的交通工具中,高铁是唯一以电力为能源动力的交通方式。”陈彤说。
放在这一认知框架下,我们能够更深入地去理解各国修建高铁的热情,以及为什么英国高铁二号线项目与核能一起,会成为此次习近平访英中最受瞩目的“经贸大单”之一。
但是问题来了,英国是第一个修建铁路的国家,老牌的制造业大国,为何不自己修高铁,非要拉中国来帮忙?
英国《西部日报》9月28日的一条新闻表达了困惑:《中国现在可以给曾经的老师上课了》。岛民们也忍不住吐槽:“我们曾今是铁路科技的主导者,全世界都想用我们的技术。现在看看我们自己吧,制造业简直惨不忍睹,太可惜了。”
中国老百姓则普遍觉得挺解气,涌到嘴边的都是那句老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潜台词是:曾经用坚船利炮打开我们国门、输入铁路甚至鸦片的大英帝国,你也有今天!
英国为什么会有今天?
其实大不列颠人最初在高铁上也是雄心勃勃想打翻身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美国淘汰铁路的影响,英国也冷落铁路发展,英国的铁路技术逐渐落后欧洲大陆。受日本新干线的刺激,1967年,英国也公布了他们梦幻般的高铁计划:APT-E高速铁路计划,时速250公里,采用了一系列在当时看起来是眼花缭乱的新技术,希望能一鸣惊人。没想到就因为采用了太多的新技术,这款车可把英国人折腾惨了,故障频发,无论怎么改都难以达到目标。一直改到了1986年,英国人实在没脾气了,只得放弃。”《高铁风云录》的作者“高铁见闻”(以下简称“见闻”)告诉记者。
这里面还有一个“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的插曲。英国人心心念念的“明星车型”变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不怎么受重视的备胎“HST”城际动车组,竟然为英国挽回了一些颜面。只可惜1994年以后,英国铁路实行了私有化,铁路研发能力一天不如一天,剩下的事只能靠花钱购买来解决。
“拆迁”也是个大问题。截至到目前为止,英国只拥有一条高铁线路——即已投入使用的HS1,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法国北部高铁的延长线,全程109公里,修建过程涉及一系列征地、公共协商、环境保护等问题,耗时16年;而当下英国热邀中国参与的英国史上的第二条高铁线HS2,预估没20年也搞不掂。对此,BBC曾有解释:“在英国,没有哪个工程不耗费10年至20年的。”而在BBC的评论板块里,署名“Adlan”的英国网友说:“那就慢慢来吧!中国人修建一条1300多公里的高铁才用了39个月。说不定中国人都登上火星了,我们还在讨论。”
总之英国人在铁路上的荣光一去不返,尽管它是世界铁路诞生地,但在如今的世界高铁博弈版图中,早已没有日不落帝国什么事,而是日、法、德、中之间的“四国大战”。其角色分配,见闻总结为:“高铁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
当时日本在铁路技术领域无足轻重,竟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铁,说明一个问题:在高铁的游戏规则里,技术不是万能的。
“日本第一条高铁新干线的建设,充满了各种争议、博弈,通过一些非常规的政治手段才实现。但建成之后,这条线成为了日本的荣耀。当时从日本邮到法国的圣诞卡的一半,都是新干线的照片,用这种手段在全世界宣传。”见闻的话让人想起,2013年1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赠给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国礼—— 一座高铁模型。
明信片的事让法国人深受刺激,当时的铁路老大,整天被日本人拿着高铁羞辱,岂能不奋起直追?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也让作为贫油国的法国,重视起了能源独立性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在高铁、核电上的老对手中,总有法国。
当法国把第一条高铁建起来之后,产生了轰动效应。“日本1964年建了高铁以后,一直是自己跟自己玩,只能算星星之火。真正把高铁发扬光大的是法国人,先后出口到西班牙、韩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德国在高铁上崛起后,欧洲的高铁技术又走进了更多的国家。”见闻说。
但为什么真正改变高铁命运的是中国?
见闻道:“虽然欧洲对高铁在全世界的普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中国大规模进行高铁建设前,高铁始终是一个小众的交通工具,是中国让高铁变成了一个大众的交通工具。这是一个巨大的贡献。预计到今年底,中国高铁的总里程将达到1.9万公里,超过全球高铁总里程的半壁江山。中国高铁年运送旅客数是9.1亿人次,占全球的55%。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日本还是法国,高铁票价都高于航空,唯有中国的高铁票价低于航空票价,这也正是因为中国高铁的大众化定位。”
目前中国高铁的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开始角逐全球高铁市场。“最先成功的就是印尼项目。我们之前修过土耳其的高铁,那就是修路而已,有的地方只是卖车。而印尼项目是中国高铁第一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地走出国门,是一个标杆项目。
“另一个就是在泰国的准高铁项目,作为泛亚铁路的一部分,已经经过了七轮会谈,本月底中泰铁路合作联合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期间,将签署两国政府间铁路合作框架协议,迎来重要节点。还有一个项目,在外界没怎么披露过,就是伊朗项目。早在2011年7月,已经经过了伊朗政府批准,伊核问题爆发后,这个项目被迫中止,现在可能也会很快启动。还有几个项目,我们已经中了设计标,可以进行可行性研究:一个是俄罗斯的莫斯科-喀山项目,一个是印度的新德里-孟买项目,一个是美国的西部快线,这是一个私人投资项目,从赌城拉斯维加斯到好莱坞。其他我们一直盯得比较紧、还未明朗的,则是英国的HS2项目,新加坡-马来西亚项目,以及美国的加州高铁项目。”
中国不是最早建高铁的国家。也不是第一个向世界传播高铁的国家。为什么昔日引进高铁技术的小弟,能够实现向技术输出的华丽转身?“首先,铁路从建国以来,就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了大量创新型的人才,在技术积累上一直强于其他行业。第二,在引进技术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动车组的创新。正因为有了前期的自主研发,引进技术之后可以很轻松地掌握,进行新的突破。第三是中国高铁有一个庞大的市场进行拉动,保证了持续不断技术创新的投入。第四则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就是我们在高铁上像日本一样,出现了一个政治强人刘志军。中国高铁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否则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他的贪腐是另外一个问题。”见闻说。
这也回答了中英高铁合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英国为什么会对中国张开双臂。他认为中国高铁的独家优势,是一种综合性的优势:第一,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第二,举世无双的运营经验;第三,无可挑剔的服务精神;第四,不可比拟的性价比优势。“中国的高铁就是世界高铁的‘博物馆’。 别的国家觉得年运量5000万已经很牛了,我们是9.1亿人次;中国的高铁网络非常庞大,能够适应各种速度等级、气候条件,从最北部的高寒地区,到最南部的热带地区,从东部温润潮湿的气候,一直到西部的高风沙戈壁气候,经历了各种各样条件的考验,积累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庞大的基础运营数据,不断反馈到高铁的技术创新中,不断地改进与实践,这是中国高铁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
中英HS2高铁合作如若成行,双方都将获益匪浅。对中国而言,HS2第一阶段的竞标项目总价值将达118亿英镑,时速最高达到400公里,超过目前欧洲的所有高铁,一旦拿下将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又一里程碑,闲置的外汇储备和国内过剩的钢铁也都有了好去处。对英国而言,HS2将贯穿英国南北,这是英国政府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打造“北方经济引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者宣称能够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提振经济。
然而,尽管中国高铁占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英国也对获得中国对英国北部高铁的投资表达了很强烈的兴趣,中英两国在22日发表的《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中明确表示:“双方鼓励两国企业深入参与高铁项目。”但我们在英国HS2高铁项目上,也并非没有变数,还要面临日本、法国、德国的贴身拼杀。
“英国现在跑的动车组,买的就是法国的,第二批买了德国一部分,第三批买的是日本的。日本的一家高铁企业把总部都搬到了英国,在本地化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对这个项目虎视眈眈。此前在印尼项目上,中日之间的对决就很厉害;法国和德国则是主场,而且它们的公司有很强大的政治游说能力,这里面的竞争非常激烈。”
核电:再下一城
如果说在高铁上,英国还只是向中国打出了“欢迎投资”的大横幅,花落谁家尚存悬念;在核电上,中国已经实现了再下一城。如今位于英格兰西南部、造价240亿英镑的欣克利C角核电站,其中33%的股份,已经属于中国。而拿下这份大单的过程,更是充满了戏剧性。
原本这是一桩英国跟法国之间的亲事,双方都已经拜过高堂,饮过合卺酒,未料新娘子突然提出,要让闺中好姐妹一起嫁过来。新郎官更是表现得迫不及待。9月,英财政大臣奥斯本在北京宣布,将为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该核电项目,提供投资担保20亿英镑,给中国在西方的首个核电站“样板房”的上马铲平障碍。不理解者大有人在。比如牛津大学能源政策教授赫尔姆就说:“让中国国企进入英国核工业的心脏,除了军事和安全层面上的问题外,在一个如此敏感的国家项目上,更愿意用中国政府的钱而不是英国政府的钱,这本身就是十足的变态。”
这段奇特的姻缘,还要从英国人在核电工业上“自毁长城”说起。
欣克利角原来有两座核电站,分别被称为欣克利角A和欣克利角B。A核电站已经“退役”, B核电站原本计划服役到2023年。上世纪80年代,英国本来已经有计划自建C核电站,未料后来遭遇了跟高铁一样的问题:英国政府掀起了私有化浪潮。这类投资巨大、回报时间又长的项目并不适合私人公司来做,英国政府又当甩手掌柜,遇冷也就可想而知。等到英国政府终于明白过来,想实施能源改革法案,重新启动核电计划的时候,已经不掌握新技术,只能仰仗“别人家的孩子”。
英国最先选择的是法国人。
2008年,全球最大的核电运营商之一,法国电力集团EDF出资125亿英镑(231亿美元)收购了英国能源公司,拥有了英国大部分现有核电站,并为修建新核电站铺路。在这个时候,英法郎情妾意甚笃,本不容中国置喙。
但应了一句老话:世事难料。核电站的建设投资大、工期长,欧洲国家的审批程序复杂漫长,从建议到规划、审批、筹资已历经10年之久。而且这么拖着拖着,就把2011年的福岛核电站事故拖来了。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核电安全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之后,各国普遍对核电站的建设加强了审核并提高了安全标准。而且英国30多年来没有建设过一座核电站,要建自然百般慎重,必须采用最新的第三代技术。本来这也没什么问题,法电集团掌握这项技术。但在关键时候,法电集团掉链子了。
要吃下一个号称“地球上最昂贵的工程”的核电项目,法电集团自己并没有那么多钱。原本它携手的好姐妹,是总部位于英国的跨国能源巨头森特理克。但2013年2月,森特理克被拖得失去了耐心,宣布无力承担巨额投资,撤资退出,给了该项目不小的打击。
中广核一位高级工程师透露,正是森特理克的退出,让中国核电企业得到了参与机会,而中广核拥有的丰厚资金则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放眼全世界,第三代核电技术集中掌握在美国、法国、中国这三个国家手中,其中只有中国的技术脱胎于法国。
中国既有钱,又有相似的技术,对英国而言,这是一个没有第二条路的选择;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天上掉馅饼的天赐良机,必须把握。因为第三代核电技术尚不能说完全成熟,在商用发电上没有一所建成的先例。谁能抢占先机,意义不言而喻。
伦敦时间21日下午,在习近平访英期间,中英欣克力角C核电项目合同正式签署,中广核集团与中核集团组成的中方联队投资60亿英镑(约合588亿元人民币),持有项目33.5%的股权,中法双方共同建设欣克利角C核电站,中企同意帮助法企在西泽维尔再建造两座阿海珐技术EPR反应堆、核电站。这其中最大亮点是,中方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将能得以运用。这是我国企业首次主导开发建设西方发达国家核电项目,实现自主核电技术向西方发达国家出口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英国的核能监管程序,堪称世界上最为严格的程序之一。假设中国企业在英能够顺利通过测试,除了获取投资回报,还相当于拿到了进入世界核电市场的“敲门砖”。
金融:稳步推进
高铁与核电,将“中国制造”推到了国际产业竞争舞台的最中央,但毕竟耗日持久,变数颇多。对商务合作而言,寻求快速能产生价值的合作,便是题中之义。个人认为,这也是为什么李克强总理会在去年英中工商界欢迎晚宴上致辞说“让金融合作走在中英合作前面”的原因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经济研究室李罡博士告诉记者,从习主席访英谈到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出来,最大的亮点就是金融合作。这是中英关系发展的一个核心与基石,领先于其他方面的合作。“首先因为金融业是英国的支柱型产业,不管是创造产值还是就业,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英国的金融业,在国际上也具有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除了拥有高端的金融人才,还有很强的时间区域优势、完善的法律。其次,正好现在中国也在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此前英国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奠定,就是抓住了美元国际化的机遇。英国在金融业有丰富的经验,它洞察出了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来的进程,可能会成为下一轮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新的变局,所以它必须抓住先机,利用人民币国际化的潮流,来进一步提升和巩固自己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尽管伦敦现在还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但它的地位越来越受到挑战,欧洲就有很多的金融城市在崛起,还有美国纽约,都对伦敦构成了威胁。”
从一系列的事实来看,中英金融合作一直是稳步推进,而且领跑于欧洲其他国家。
“伦敦自从2012年以来,积极的参与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中英之间的金融合作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比如在伦敦建人民币清算行,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加入亚投行,对中国亚投行的建设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
其实不仅是英国偏爱“红色金融”,现在欧洲的其他金融城市,如巴黎、卢森堡、法兰克福、苏黎世等,也在积极地推进与中国的金融合作。比如设立人民币清算行、给予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额度,这些欧洲的金融中心都已经做到,但是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实现本国货币与人民币的直接汇率,其他的金融中心还都没有拿到,它们在金融合作上的程度、步伐,都没有英国快。” 李罡认为。
在本次习近平访英期间,中英两国央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将互换规模由原来的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提高至3500亿元人民币/350亿英镑,为伦敦人民币市场进一步提供流动性支持,促进当地人民币业务发展,并有助于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此外,中国建设银行与伦敦金属交易所签署协议,将深度参与伦敦金属交易所业务;中国银行在伦敦正式推出中国银行伦敦交易中心,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香港交易所与伦敦金融交易所签署协议,将打通两地期货市场,外界称之为“伦港通”。换而言之,内地企业及投资者将来参与大宗基本金属商品的交易,通过香港的经纪就可以完成。
此前大家热议的话题都是“沪伦通”,以为此番访英或能为伦敦及上海股市的互联互通带来新进展,为什么会半路杀出一个“伦港通” ?
“而上海、深圳两大股票市场,与世界实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还需要一个过程。比如中国的股票市场还不是十分完善,在信息透明、股票交易的规定上都有一定差距,比如需要流动性的充足。而香港是巨大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人民币的流动性十分充足,有进行股票市场、金融市场对接的基础性条件。香港也拥有高端的金融人才,双方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高,与英国金融市场有相似性,对接起来更加容易。如果伦敦和香港的金融市场对接成功,就可以为今后的沪伦通,甚至是深圳和伦敦股票市场的对接,提供一些成功和先进的经验。”李罡表示。
经贸为主体,政治互信和人文交流为两翼
除了高铁、核能、金融,根据英国使馆发表的声明,中国将与英国签署的经贸协议中,还包括创意产业、零售、卫生、科技、航空航天和教育领域。
再往前翻,无论是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问题上,还是此前中方关于中欧自贸区的议案,都遭到了欧盟成员国的集体反对,但英国始终都是支持者,包括亚投行,英国也是第一个加入的西方国家,还一度引发了美英之间的龃龉。
众所周知,英国可是美国最铁杆的盟友,当年在政治上的“反华”有目共睹。如今发生了什么,让英国如此华丽丽地“转身”?一些美国和西方刊物甚至认为,英国年轻的财相奥斯本是一种轰炸式的向中国示爱,“全方位的史无前例的叩头”。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鄙夷,这一切不过说明大不列颠人很务实。
李罡认为:“不仅英国,中国跟欧洲的整体关系现在都处于快速发展期,这是与欧洲各国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受欧债危机影响,尽管欧盟经济从2013年以来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从数据来看,复苏的非常疲弱,欧洲需要中国庞大的市场。同时,中国企业到欧投资,对欧洲国家创造就业、拉动经济复苏,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容克计划”的出台,更是为中欧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利益对接的契合点。容克计划的核心,就是以投资拉动经济。而一带一路的倡议,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互联互通,与容克计划优先支持的项目,即工业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更新,正好是吻合的。这就为中欧投资合作,提供了一个契机。
具体到英国。卡梅伦再次当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给选民交上了一份很出色的经济成绩单。新一任政府,重视与中国的经贸合作,继续推进英国的经济增长,这也是与他大选时的承诺密切相关。”
如今英国已经成为备受中国投资者青睐的热土。过去5年,中国对英国投资年均增长85%,去年投资额达到51亿美元。“英国吸引的外资,主要是基础设施方面。因为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它的基础设施完善得早,但现在开始进入老化的阶段。基础设施老化,成为制约英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所以英国现在大力更新基础设施。”李罡说。由此可见,李嘉诚之所以会变成“李跑跑”,正是因为这个精明的老头敏锐地嗅到了生意上的先机。如今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电力分销四分之一市场和供水约5%的市场皆由李家控制。
不过李罡也提醒道,虽然中国对英投资的增速非常快,但投资总量还非常小。在英国吸引的外资中,中国企业的投资只占2%,而美国占到了40%多,这说明我们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政治也是影响两国经贸合作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李罡认为:“现在中英关系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经贸关系为主体,政治互信和人文交流为两翼。两翼还不丰满,因为中英之间毕竟还存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对国际问题上的一些看法的分歧等,在人文交流、政治互信、全球治理方面的合作还不够深入。要想使经贸关系能够可持续发展,还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交流。习主席访英,也是意识到了中英关系的短板。他访问两所大学,就是加强对人文教育方面的交流;与政府的首脑、议长进行会晤,是增加双方的政治互信。两翼丰满以后,才能推动经贸关系这一主体稳步向前持续的发展。”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