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出”自媒体的百花齐放?
论21世纪什么武器最厉害,莫过于“舆论”。
而数哪里的舆论传播最快,自媒体首当其冲。
作为当今舆论传播的途径之一,自媒体虽起步较晚,却依靠传播快、范围广等优势迅速发展,逐渐形成趋势。
曾经,自媒体的出现给了大众发声的自由,所造成的影响力和威信力也不逊色于主流媒体。但随着其高速发展,如今迎来了一个自媒体乱象频仍的时期,为社会增加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与困扰。
“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已为自媒体治理指出了基本的路径。
对于自媒体的监管,势在必行。
保护舆论生态
2018年10月20日,某微信公众号一篇题为《估值175亿的旅游独角兽,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文章引爆网络和媒体圈。文章直指“马蜂窝旅行网”涉嫌评论抄袭和造假。
10月21日,马蜂窝旅游网发布紧急声明称:对全站游记、攻略、嗡嗡(旅行故事)、问答、点评等数据进行了核查,并对涉嫌虚假的信息展开查处。点评内容在马蜂窝整体数据量中仅占比2.91%,涉嫌虚假点评的账号数量在整体用户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马蜂窝已对这部分账号进行清理。自媒体文章所述的马蜂窝用户数量,与事实和第三方机构数据都严重不符。
马蜂窝还表示,该自媒体将不法商家的违规行为归结于马蜂窝,与事实严重不符。马蜂窝将正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审查漏洞并采取积极改进措施,但不容许任何个人或机构将每位热情且真诚的马蜂窝用户称为“僵尸”和“水军”,将千万用户共同构建的社区描述为一座“鬼城”,并企图摧毁它。针对该文中歪曲事实的言论,和已被查证的有组织攻击行为,马蜂窝已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当晚,该公众号便发布了题为《马蜂窝开始毁灭证据了,但这水平真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的文章拉开了双方第二轮的交锋。文章对马蜂窝删除数据的行为提出质疑。第二天,该公众号又推送《我承认,我们是有组织攻击马蜂窝的》一文,面对马蜂窝的起诉,摆出要与之抗衡到底的架势。
如今从该公众号点开推送的前两篇文章,微信平台都会提示“以下内容存在争议”,但仍然可以继续阅读。
至此,“马蜂窝事件”尚未有最终定论。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自媒体洗稿抄袭及利用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平台涉嫌网络诽谤、损害商业信誉的事件屡屡发生,而这也只是这些年来自媒体乱象中的冰山一角。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舆情风险评估实验室主任阙天舒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在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没有终端,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因此,自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自媒体带来话语权,无形中放大了一部分人的存在感和控制欲,一些不满的情绪很容易被点燃,不断发酵升级,导致私人问题最后变成了社会公共问题。此外,如今的自媒体上存在大量错误、虚假的信息,不但掩盖了事实的真相,误导民众,扭曲价值观,加剧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还会造成潜在的社会风险。”
曾经,自媒体的出现确实给中国社会带来一种新鲜的声音和不一样的平台。“围观改变中国”这是2010年“微博元年”打出的最振奋人心的一个标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瑛清楚地记得,当时很多事件大家都是通过微博得知的,“很多人就觉得,自媒体(微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与公共决策,倾听民声的渠道。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网络空间看似虚拟,实则与真实空间并无二致,甚至比现实空间更为复杂。所有的媒体、人群、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都可以在网络空间,尤其是自媒体空间中运行。“这时人性丰富、复杂的层面会全部暴露出来,甚至在不同环境下,还能够扮演不同角色。”吴瑛强调,在这么一个复杂的场域中,“当然是要对它进行监管了,但监管也是在尊重新媒体传播规律基础上的。”
事实上,言论自由在任何国家都不是一个抽象的、绝对的、高于一切的概念,而是与其历史、文化和传统,以及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像美国虽然在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明确了言论自由,但在很多其他的法律规定中都会涉及一些相应的管理规定。“包括奥巴马政府也成立过关于社交媒体的监控中心。还有英国和西亚、北非的一些国家也都设立过类似的机构。”吴瑛告诉记者。
而任何一个业态的良性发展也绝不等于任其自由发展,野蛮生长。《2018自媒体行业白皮书》指出,2017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从业人数达到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仅微博一家头部自媒体账号平均阅读量就超过2.3亿人次。值得注意的是,自媒体流量由聚集趋向分散,多平台共生发展。除最主流的自媒体平台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外,短视频霸主快手拥有超7亿的用户,问答社区平台知乎月活跃用户超过3亿,社交平台陌陌即将突破亿级数量。
在阙天舒看来,正因为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拥有发声的权利,更能够借助自媒体平台发表自身的看法与判断,就更需要合理有效的监管。
将监管落地
梳理历年来有关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新民周刊》记者发现,规定愈加明晰,监管举措逐层加码,有关部门对自媒体的管控力度在不断加强。
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明确规定: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这意味着网络敲诈、有偿删帖被纳入刑责,对相关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强化。
2014年8月,国家网信办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标志着对自媒体规范管理迈出重要一步。业界也将其称为“微信十条”。针对种种乱象,该规定明确了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的公众账号资质,并明确提出: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应当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
2015年,网信办还陆续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即“账号十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定》(即“约谈十条”),确保自媒体账号、头像、简介等严守底线,并加大了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
2017年6月1日起,我国最新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施行。规定明确指出,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
今年7月16日,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启动为期四个月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8”专项行动,整治的重点是自媒体“洗稿”和短视频平台。
“事实上,我们从来不缺少法律,缺的是法律的执行。”在阙天舒看来,真正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有关部门早就处理了,“现在难的就是对于那些还够不上量刑,处在灰色地带的自媒体的监管。”
阙天舒表示,现在通常的做法就是事后监管,“约谈、罚款、封号”,“那是否能做到事前监管?一方面,在登记注册的时候,利用身份证号的独特性,采取实名制,并和个人信用挂钩,纳入诚信体系监管。另一方面,可以做一些监管上的‘负面清单’,事先规定好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同时,监管亟待跟上自媒体发展的步伐。阙天舒表示,要利用强大的技术保障来提升规范自媒体网络平台的能力,“如完善‘词频库’,算法的定制等”;还可以利用动态监测等方式来预判,从而高效遏制自媒体平台可能会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
鉴于自媒体种类繁多,传播的功能取向不一,阙天舒的建议是,应该本着分类管理的思路对自媒体进行监管。
“切忌一刀切。国家制定总的法律,由地方或行业协会作出一些细则并明确各项责任主体,针对不同的公众号,分领域、分层级地进一步细化,逐步做到全覆盖。”阙天舒进一步说明,可以根据账号的身份和资质,做好分类备案,为不同类型的账号贴上不同标识,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如以发布新闻资讯为主的社交类自媒体,实质上从事的是信息的创作和生产,既然办的是新闻媒体,理所当然应该具备新闻从业者的资质条件。
此外,对自媒体还可以进行等级评定。“比方说被评为一类等级的自媒体,对其发布的条数、粉丝的阅读量可以不作限制,但二类自媒体在各方面就要有所限定。二类自媒体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晋级资格,等级由主管部门来评定,各平台执行。”阙天舒补充道,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一个主体拥有多个账号,或者被封号后换个名称重新注册的情况,“只有开的第一个账号可以被评为一类。”
不过,吴瑛提醒道,不管是自媒体企业,还是自媒体运营平台,都是资本和利益驱动的,当然要给予其利润的空间。“这中间就可能要在公权力和私权利之间寻求平衡。公权力,就如习主席讲的,我们需要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而在私权利上,如果不鼓励企业去营利,那整个业态就无法迎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所以,一方面要给予自媒体发展空间,尽可能提供言论能够自由流通的平台;另一方面要对其进行合理规制。吴瑛说,这对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的挑战是很大的,“但政府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大有可为,也是新媒体时代政府探索公共管理新模式的契机。”
不要被“初心”打脸
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自媒体时代,如今一些流量大号的名声不算甚好。
还记得咪蒙从传统媒体转战新媒体之前,在韩寒《独唱团》的创刊号上发表过一篇至今仍被大家津津乐道、赞叹不已的文章——《好疼的金圣叹》。当时,很多人被其文笔深深折服,也是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咪蒙这个人。
时过境迁,自媒体百花齐放,当初那个古典文学毕业的文学硕士,擅长解构名人、颠覆常识的文学大拿,却变成文章中充斥着“贱人,low,loser,婊子,滚”等词汇的自媒体人。
炮制出一篇10万+令多少自媒体人日思夜想,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标题党”是新媒体小编的必修课,各大新媒体招聘的岗位描述中,甚至还明文要求“要写过10万+的文章”。
10万+数字的背后,多少人放弃了自己的初心——只要学会如何取一个足够爆炸的标题,内容的质量不重要;挑选一个足够激起民众情绪的选题,传播戾气聚集看客;更加不惜搬弄是非颠倒黑白,玩弄大众智商。
二更的创始人此前在道歉信里说,作为一个传统媒体出身的创业人,初心是做一家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有责任的企业。但现在说起二更食堂,人们更多想起的是它为了蹭热点无所不用其极。
“初心”二字不应当只是被当做犯错之后的一句说辞,它应该是每天悬在头上的一把刀,时刻谨记。“初心”更应该是作为自媒体从业人员所应坚守的网络伦理操守和自律。
因此,在处理无底线的自媒体时,不能“对号不对人”。既要“对号”,即处理自媒体号,该限号的要限号,该封号的要封号;也要“对人”,即建立行业黑名单,对于严重突破底线的,要限制和剥夺其进入行业的资格。
“不管法律有多健全,法律都只是公民行为的底线,法律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很多时候要通过行业协会,通过社会第三方机构等多方面的约束与引导,组织一些媒介素养的培训,对各种权利义务进行普及,多管齐下一起来做好自媒体的监管工作。”吴瑛表示,“现在的新闻教育当然是要加强每个人的媒介素养,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更别说是新闻专业的学生了。在学校,新闻专业会有新闻伦理课,还有新闻法规课。但网络空间媒介素养这门课,以后其实可以变成一个全校的公选课,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这方面的素养。”
除了惩罚措施,吴瑛建议,有关方面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或评选,对行业内做得比较好的自媒体进行宣传和肯定,并给予相应的扶持,“尽可能地去树立一些优秀典型,弘扬优秀事例,从而慢慢形成一种社会共识,努力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