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中国HPV疾病预防,迈入“男女共防”新阶段

日期:2025-04-2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只有实现“男女共防”,才能切断HPV的传播链条,保护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全。
记者|黄 祺


  从广东医科大学毕业不久的小梁,4月15日这天成为中国男性九价HPV疫苗获批后的首批接种者之一。“我是在网上看到进口九价HPV疫苗男性可以接种的信息的,预约了家附近的卫生服务中心。之前从社交媒体上和学校学习中了解到,HPV感染不仅会导致女性疾病,和男性也有关。所以我们两个都接种疫苗,可以保护我们自己。”小梁说,前几年女友已经接种了九价HPV疫苗,现在他也及时接种,共同防护。“九价HPV疫苗覆盖的病毒型别更多,能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广州市白云区金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介绍,自HPV疫苗男性适应证获批以来,接种点收到的预约和咨询量呈倍数增长。“许多妈妈带着儿子来咨询,还有不少大学生也主动了解接种流程。”

2025年2月23日,上海,南京路下沉广场,男生也要预防HPV的广告十分抢眼,提醒大家早预防早保护。


  随着九价HPV疫苗男性适应证的获批,中国正式进入了“男女共防HPV相关癌症及疾病”的新阶段,也意味着中国朝着消除HPV相关疾病、实现全民防癌、防病的目标,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获批次日,“首针”在广州、长沙、西安同时开打,多地共同行动,助力扩大HPV相关疾病的预防覆盖面,从源头上减少HPV的传播。

  事实上在国内正式获批前,一些着急的家长已经带着自己家的男孩子到香港或者其他先行一步的地方接种了HPV疫苗。“早一天接种、早一点得到保护”是这些家长的共识。

  “男性九价HPV疫苗获批后,如果疫苗接种率能持续提升,那么中国的HPV预防就能补齐另一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治中心隋龙教授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女性接种HPV疫苗只完成了HPV预防浩大工程的一半。


男性这些癌症,和HPV高度相关


  男性感染HPV病毒后的严重后果,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男性接种疫苗不仅体现出对女性防病的责任感,也能够避免自身肛门癌、口咽癌等严重疾病的发生。隋龙教授介绍,除了子宫颈癌,其他的HPV感染疾病,对男性和女性“一视同仁”。

  刚刚在中国获批的男性九价HPV疫苗,适用于16~26岁男性接种,可预防HPV16、18引起的肛门癌,HPV6和11引起的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由HPV6、11、16、18引起的以下癌前病变或不典型病变:1级、2级、3级肛门上皮内瘤样病变(AIN)。

  HPV传播方式为多途径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外伤或皮肤破损也是HPV感染的重要因素。全球数据显示,男性青少年时期的HPV感染率较高,15岁-19岁男性生殖器HPV感染率达28%。

  对于男性来说,与HPV感染相关度最高的恶性疾病包括肛门癌、口咽癌、阴茎癌等,还有一些常见疾病如扁平疣、尖锐湿疣,是由低危型HPV感染造成的。

  据统计,大约88%的肛门癌归因于HPV持续感染,男性群体近100%鳞状细胞肛门癌与HPV感染相关。而HPV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疣容易复发,且90%的生殖器疣跟低危型的HPV6及HPV11亚型感染相关。HPV6、11、16、18及52是中国男性常见的感染型别。

  所有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肛门癌虽然发病率不算高,但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逐年增长。同时,肛门癌往往很难早期发现,即便接受治疗,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肛门癌的发生和高危型HPV病毒感染密切相关,HPV感染是肛管癌最重要的发病因素,其中HPV16、18两型与肛管癌的关系最为密切,超过一半的肛管鳞癌患者HPV18型或HPV16型呈阳性,当然也包括HPV31、33、35、45、52、58等亚型。

  男性因HPV感染导致的另一类严重疾病,是口咽癌。有报告显示,全球口咽癌发病率在持续走高,特别是北欧、北美,口咽癌在男性中的发病率(8/10万)已明显高于女性(2.5/10万)。

  HPV病毒是一种很容易感染口腔黏膜的病毒,除了子宫颈以外,口腔和咽喉部的黏膜也很容易感染,诱发相应部位的肿瘤。中国口咽癌患者中,30%-40%是HPV阳性感染者,欧美的口咽癌患者中HPV阳性感染者比例高出将近一倍。

  隋龙教授表示,在缺少筛查,也很难做到早期筛查的大背景下,男性接种HPV疫苗是避免患这些癌症最有效的方法。

隋龙教授(右)与奥运冠军钟天使是上海市消除宫颈癌宣传大使。


切断宫颈癌传播链条,男性也有责任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一间简单的会议室里,隋龙教授详细地为《新民周刊》记者解释男性和女性共同接种HPV疫苗的重要性。他的语气中带着关切,因为几十年的临床医生生涯,让他看到了太多悲剧。特别是看到年轻女性确诊宫颈癌,他更加能体会到对患者自身和家庭带来的沉重打击。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及宫腔疾病诊疗中心创建于1975年,是全国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专业宫颈及宫腔疾病诊疗中心之一。这里每天接诊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宫颈癌病人。“中国是宫颈癌高发的国家,近二三十年中国临床医疗技术大幅度提升,宫颈癌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更大的愿望是不要生病。”

  HPV庞大家族按照分子生物学分型,有200多种亚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经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有14种亚型,这14种亚型被定义为“高危型”,“高危型”HPV与宫颈癌有着确凿的相关性。

  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措施,指的是提高HPV疫苗接种率,以及提高宫颈癌和HPV致癌知识的知晓率;二级预防指的是面向适龄妇女开展宫颈癌筛查;三级预防主要是针对已经罹患宫颈癌的妇女,通过规范的诊断和治疗延长她们的生命,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引起公众和相关部门对HPV预防的重视,隋龙教授多年来积极投身科普事业,他还是上海市消除宫颈癌宣传公益大使。

  “只要是公益性的科普活动,无论哪个部门邀请我,我有时间都会参加。”我国女性接种HPV疫苗仅有不到十年的时间,接种率和接种时间到目前都还不足以影响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的趋势。隋龙教授急切地希望,包括接种HPV疫苗在内的三级预防措施,能够做得更好,尽快让宫颈癌发病率降下来。

  临床研究发现,女性感染HPV,其男性伴侣往往有80%可能已感染。在全球范围内,超过90%男性在其一生中至少感染一次HPV,男性生殖器HPV的感染率实际上高于女性。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到,只有女性接种HPV疫苗,对于宫颈癌的预防的确是只做了一半,九价HPV疫苗男性适应证在中国获批,有望尽快将另一半补齐。

2025年4月15日,长沙一位男士接种九价HPV疫苗。摄影/长沙晚报邓迪


  2024年11月,由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IPVS)主办的第36届国际乳头瘤病毒学术大会暨基础科学、临床和公共卫生研讨会在英国爱丁堡召开。会议上,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IPVS)表示,为了进一步响应WHO《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的‘90-70-90’的阶段性目标,呼吁各个国家早日采取男女共防的疫苗接种计划,即向适龄男孩、女孩同等推广HPV疫苗,以扩大疫苗接种覆盖人群,最大化提升群体免疫效果。

  隋龙教授总结说,“男女共防HPV相关癌症及疾病”概念的提出,对于传染病的防控是一个巨大的进步。HPV是一种既可以感染女性并致病,也可以感染男性并致病的病毒,除了宫颈癌之外,肛门癌、口腔癌等恶性肿瘤和相关疾病与HPV感染高度相关。只有实现“男女共防”,才能切断HPV的传播链条,保护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全。


越来越多男性,认可“男女共防”


  “预防宫颈癌的疫苗,跟我有什么关系?”在采访前,记者主观臆测男性对接种HPV疫苗会持抵触或者漠不关心的态度,但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无论是随机采访的普通人还是从临床医生处得到的信息,都说明越来越多的男性愿意接种HPV疫苗。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我们可以搜索到不少男性博主,将自己接种HPV疫苗的故事分享给粉丝,并倡导大家一起接种。主动预防HPV感染的观念,正在通过少部分人影响多数人。

  近些年由于牵头男性HPV疫苗的临床研究,隋龙教授接触了不少参与临床研究的志愿者。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及宫腔疾病诊疗中心开设了肛门及肛周病变特色门诊,其中高分辨率肛门镜检查、肛门及肛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对于肛门癌前病变已开展激光治疗,并发表多篇论文。

  由于这样的技术和学术背景,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及宫腔疾病诊疗中心是国内多个重要的HPV疫苗临床研究的牵头单位,临床科研人员通过大样本研究,来证实HPV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3年,复旦大学校园内的预防HPV疾病科普活动。


  隋龙教授告诉记者,男性HPV疫苗临床研究招募志愿者的信息一发出,就接收到不少志愿者的报名信息,这些男性出于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关注,非常愿意早一点接种HPV疫苗。

  当然,男性接种HPV疫苗观念的普及,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公共卫生专家指出,除了通过多种多样的科普让更多男性了解并理解接种HPV疫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外,还应该考虑采用何种措施方便男性接种。比如提供在线便捷预约、开设接种专场、延长接种服务时间,或者面向特定人群提供定制化的接种服务等等。

  “男女共防”策略将如何影响HPV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我们可以从一些更早普及HPV疫苗的国家的数据中看到成果。

  作为临床专家,隋龙教授表示,HPV疫苗是世界上迄今唯一能够明确预防癌症发生的疫苗,HPV疫苗接种的推广,无论从公共卫生角度还是卫生经济学的角度,都是一项重要而有价值的工作。“男女共防”是消除HPV相关疾病最有力也是最关键的措施,“男女共防”,需要每个人的参与。HPV“男女共防”的观念还需要继续普及、形成共识。记者|黄祺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