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胡兵:在时间的水道上,优雅破浪

日期:2025-09-2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胡兵,情人节出生在上海成都路上的一家海军医院。父亲胡玉书是第一届全运会赛艇银牌获得者,在父母的影响下,胡兵从小便开始从事赛艇运动。从国家队退役后,胡兵转行模特,成为中国首位登上国际T台的世界级男模,以无可匹敌的东方魅力征服了全球时尚圈。
记者|阙 政


  9月25日,再次踏入青浦淀山湖畔的上海水上运动中心,胡兵的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蓝天白云,草木清香,增氧机带出的潮湿水汽,还有蓝顶白边的老宿舍楼……熟悉得仿佛从未离开;然而眼前与赛事有关的一切,又崭新得让他几乎认不出来。

  作为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推广大使,胡兵从国际航班一落地便马不停蹄地履职——并非仅是优雅亮相的“形象”担当,而是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每一个赛事细节。

2025赛艇世锦赛推广活动上,胡兵(右)与当年他在赛艇国家队的教练李建新在一起。


  他如数家珍地为新民周刊记者介绍水上运动中心的一切新鲜事,连食堂也没落下:“食堂你去过了吧?有一个很高级的AI配餐区:运动员只要扫一扫脸,马上就能知道是轻量级还是重量级,这一餐应该摄入多少热量,需要补充哪些营养素——你要知道如果是轻量级的选手,体重哪怕只超出一二两,也会被取消比赛资格的——这个系统对超模也很友好,我很希望我也有这么一个AI,哈哈哈。”

  这天他赶到食堂,还是为了在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前,给两位运动员鼓励。“邹佳琪对我说:哥,今天你在,国旗肯定会升起。我说:国旗升起还不够,要拿到金牌!”结果不出胡兵所料,国旗升起,国歌响彻淀山湖畔,这块中国队的首金,也是本届世锦赛的首金,中国组合邹佳琪、富灵,拿到了!

  虽然已经几十年没有划赛艇了,但一回到熟悉的淀山湖,看到昔日教练李建新掌舵,几代国家队运动员同坐一艇训练时,胡兵心中的赛魂瞬间被激活——他毫不犹豫地“下水”,手上磨出了几个新泡,心中的火焰重新燃起。这一次,他看到的不只是输赢,而是一项运动的继承,几代体育人的心血;是一座城市的体育精神,也是他自己精彩跌宕的人生。

  在赛场一旁的休息室里,胡兵向《新民周刊》毫无保留地敞开心扉,讲述了那段深埋心底的“冠军之心”;讲述赛艇运动如何成为他人生最坚固的“压舱石”;以及在他眼中,上海这座“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澎湃现在与璀璨未来。


那个喜欢“深夜复盘”的孩子


  30多年前,水上运动中心曾有一首属于“运动员胡兵”的交响曲:教练严肃的呐喊与叮咛、桨叶划破水面的哗哗声、队友们在极限状态下沉重的喘息,还有清晨五点催人起床的闹铃……

  “运动员哪有不苦的。”胡兵说。正因为吃苦是必然,时隔多年再忆运动员生涯,浮起的滋味却不是苦涩,而是和教练调皮玩闹的时光。

  上海赛艇公开赛赛事总监李建新曾是胡兵的教练。在他眼里,胡兵当年是个喜欢“深夜复盘”的孩子。无数个复盘的深夜,胡兵到底在研究什么呢?“各种量,从桨叶入水的角度,到身体发力的时机,一毫米一毫米量,看怎样划水能够更好地做功,怎样更省力让赛艇跑得更快……”胡兵还会去调取训练时的分段录像,“拉片一样看,哪里可以再省一秒,哪里可以再快一点”。一遍遍地慢放、暂停、对比。

  对于这样一位擅使“巧劲”的技术型选手来说,“成绩”是履历上最耀眼的勋章,而“遗憾”也是心底最深刻的烙印。胡兵的赛艇生涯,浓缩了这两者极致的交织。

  那段关于1991年罗马世界杯的记忆,即便过去了30多年,他的记忆依旧清晰如昨。

1991年罗马赛艇世界杯期间,居中者为胡兵。


  “我的身高有1米9,跟欧洲运动员一样高。但是当时我们去参加比赛的时候,站在队伍后面,你是看不见我的——我到了赛场上就发现,欧洲运动员的‘门板’太宽了,细长如我,消失在队伍中。看到他们一个个都这么壮,我觉得我肯定吃亏啊,得多吃点,加紧训练。”

  不愧是“巧劲”选手,胡兵很快就对当时带队的教练说:“赛艇是自己划自己体重的,对吧?”90公斤的外国选手固然有自己的肌肉优势,但70公斤的胡兵也有自己轻量级身材的优势,“我的船小,阻力也小”。

  那一场硬战,胡兵与搭档拿下男子双人单桨无舵手第七名——虽然并非前三,却已是当时中国男子赛艇的历史最好成绩。在中国赛艇界,这不亚于一声惊雷。第七名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名次,更是一种信念的建立——让这群年轻人相信,自己与世界顶尖水平的距离虽然存在,却并不遥远。

  胡兵还记得,比赛当天天气恶劣,下起了雪。但祸兮福所倚,许多外国运动员受阻于风雪天气,中国队反而逆境求生。“我们中国教练都会说一句话:别说下雪,下刀子你都得划,除非天上‘下大便’,你才可以不训练!”

  因为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赶超的可能,胡兵开始更加拼命地练习。但命运就在此时展露出了残酷的一面:超负荷训练导致的腰伤,让胡兵不得不提早退役。


赛艇运动员的乌云都镶着金边


  那一年,他只有20岁。一个运动员最黄金的年龄,一个“赛艇世家”出身的孩子,却不得不提前告别了心心念念的赛场和梦寐以求的奥运金牌。

  若说完全没有遗憾,肯定是假的。“但赛艇教会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在逆境中保持自己的节奏。”赛艇是一项“背向终点”的运动,你永远看不见终点线在哪里,只能相信自己的节奏,心无旁骛地划好眼前的每一桨。

  告别运动员生涯后,胡兵选择进入时尚圈当模特。他感谢赛艇给了自己模特生涯“第一桶金”:“赛艇运动是能调动全身肌肉最多的一种运动——很多人觉得划船主要是用手,其实手臂才多少肌肉?划赛艇就像拎着一个很重的水桶,要带着船身和自身的重量,一起走很长一段路——光靠手臂力量远远不够,要调动腿部、背部,调动全身的肌肉去联动发力才行。”

  所以赛艇运动员全都“盘靓条顺”,转型模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胡兵最近刚刚举办伦敦时装周的HUBING SELECTS大秀,其主题为GOLDEN AGE(黄金时代),向改变时尚格局的传奇设计师皮尔·卡丹致敬。在那期间,他的一张与国际超模郝允祥的街拍合照引爆网络,人们惊叹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绝佳状态。

  但在胡兵看来,赛艇运动给他最大的锻炼还不是身材,而是意志。

  “比赛比到最后500米的时候,大家都到了体能的极限,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他到现在都还记得,咬牙冲刺到终点时,喉头泛起的一丝血腥味,“那个时候就是跟自己斗,每多划一下,多坚持一下,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有人说,赛艇运动最爽的一点,是冠军能够看到对手被自己一路抛下,是那种“背后空无一人”的一骑绝尘。但胡兵会看到它的反面:“你会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超过你,一旦心理防线被冲破,一个冠军可能瞬间掉到第六名——所以即便冲刺的时候再累,我们也要保持微笑——赛艇运动员的乌云都是镶着金边的,在最黑暗的时候,也许你就突破了,乌云褪去,金光四射。”

  从赛艇运动队出来的人,转型去别的行业,也不会太差——“我们心理素质好,能吃苦,而且,能够扛过关键的一秒钟。”

胡兵《真情告白》剧照。


  事实上,当模特已经不是胡兵的唯一一次转型。1999年,他因为青春偶像剧《真情告白》风靡大江南北,又从模特跨界演员和歌手,成为当时最流行的“影视歌三栖明星”。在“流量明星”这个词诞生之前,胡兵已经是巨大的流量明星,这个情人节出身的偶像,是多少人的梦中情人。连电视剧《粉红女郎》里给他的角色名字,都直接叫“白马王子”。

  但偶像剧演着演着,观众忽然发现胡兵渐渐淡出了荧屏。再回来的时候,他的舞台从16:9的电视屏幕,变成了9:16的手机屏幕。“时尚界的人对未来发生的事情会有敏锐的感觉。”胡兵说,“当时已经感觉到新的时代要到来了,大家看手机越来越多。”

  于是,在国内还没有“网红”这个概念的时候,胡兵已经决定,用十年时间转型成一个超级KOL:“一开始也很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有点偶像包袱……学了十年,慢慢把我的吃穿用度,怎么保持身材,如何护肤,分享给大家。”

  直到现在,他都保持着紧跟时代的步伐。“今天刚刚和两位曾经拿到奥运金牌的运动员聊了一个多小时,我觉得运动员最重要的还是多学习,要跟国际同步,要跟社会同步,这非常重要,无论是对于现在还是将来的退役转型。”

  他会鼓励运动员边参赛边做自媒体:“全世界来这里参赛的运动员那么多,14枚金牌都将各归其主,你就教他们举着金牌用中文说一句:‘你好,上海’——也会很有看点。”

  他还会对运动员说:“我希望你们到洛杉矶参加下一届奥运会,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发消息给我,我来给你们做心理辅导。要是这个周期真的坚持不下来,想退役转行,也可以找兵哥哥,来做模特儿,我包你们成为马艳丽!”


拼命要做一百分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很多观众观赏赛艇比赛,关心的都是一个问题:哪支队伍最先冲过终点线。

  但在胡兵眼里,赛艇的力与美,智慧与哲学,却是贯穿于整个2000米赛道的。

  “2000米的赛道,如果用跑步来对比,就是一个中长跑。所以赛艇运动员,一定要具备中长跑的体能和心肺功能。在启航的时候,前500米可能烟幕弹很多,有各种战术、策略、打法,运动员往往保持在一个很高的心率——但是到了中间,必须从无氧转化为有氧,调动全身的肌肉,去转化为‘中途划’,放慢桨频,加大每一划的做功,让自己变得好像一个泳者,很稳,很顺——这样的人才能坚持剩下的1500米,才有希望夺冠。”

  在很多人眼中,当一叶赛艇丝滑如一尾鱼摇曳过湖面时,它的优雅和迷人都达到了顶峰,湖面泛起的涟漪都仿佛在演奏海顿的交响曲……但只有亲身经历过赛艇运动员生涯的胡兵才知道,就像那句“鸡汤文”里写的一样: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优雅的背后,是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在发力。

  从退役转型的青年模特,到如今的亚洲时尚界第一人,胡兵在时尚界这条赛道上,发力整整37年。从亚洲到欧美,很少有一个超模能够37年不离开舞台,每年都出现在时装周和国际时尚大秀上。“如果这是一条2000米的赛道,那我已经划了1700米。”胡兵笑着说,“再过几年,我可以去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2025伦敦时装周,胡兵(左)与超模郝允祥一同街拍。


  在担任赛艇世锦赛大使前,他已经是中国国际时装周全球大使、伦敦时装周全球大使、英国时尚协会全球大使……但胡兵的雄心,不只是大使,他的下一个十年,剑指伦敦时装周主席。“我在做一个中国百张时尚面孔出海的项目,每年把十位年轻的中国设计师带到国际舞台,这是我给自己的一个任务,需要十年时间去完成。同时我也会把国外的百张时尚面孔带入中国国际时装周,让两个舞台可以双向交流。”

  他自称“卷王”,卷到有时候都要先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我还单身啊,时尚行业的人没法谈恋爱,因为我们太忙了,没有人愿意跟我们谈恋爱,一年下来人都见不着几天。”刚从伦敦时装周飞往上海担任赛艇世锦赛大使,赛事结束又要长途飞机赶往巴黎。

  很多朋友都说,到胡兵这个咖位,已经算是进入了时尚圈的“奥委会”,可以喘口气了。但胡兵却拿《穿Prada的女王》来自比:“我觉得这部电影讲的就是我们时尚界的生活,一模一样,因为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百分的完美——这个一百分,谁都没有达到过,只是存在于传说中,大家都在拼命要做成这传说中的一百分。”

  某种程度上,这很像竞技体育——永远有人打破纪录;永远有人突破人类极限;永远有人,比你更快0.1秒。“我相信我就是卷王,永远往前冲,永远在追求所谓的完美。”胡兵说,“但我也知道,时尚界每一年都在洗牌,拿到冠军以后,冠军就会立即归零,要做好准备进入下一个循环:训练、参赛、再夺冠、再归零。”


2025年9月24日,赛艇世锦赛举办之际,胡兵(左二)与当年国家队的老队友们相聚,在上海水上运动中心同划赛艇。


  尽管已经跑赢了岁月,尽管拥有1米9的身高而体脂率常年维持在个位数,但胡兵也不是没有年龄和身材焦虑:“我最大的障碍是年龄,再过几年,我的年龄是不是能够让我一直保持这样的身材?我也不知道。”甚至他会“利用”这次当大使之便,找到从前的队友,一个个问:“兄弟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什么原因开始发胖的吗?”


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雄心与诗意


  怀疑自己的时候,胡兵很喜欢回到水上运动中心走走。他最初取得赛艇好成绩,就是在这条淀山湖水道上。“这条水道很旺我的。”他笑着说,“正好最近伦敦时装周压力也非常大,来了以后好像打了鸡血一样,又精神满满的了。明天背上包裹继续飞巴黎,备战巴黎时装周去!”

胡兵(左)在2025伦敦时装周。


  水上运动中心和赛艇运动,俨然成了胡兵的“充电宝”。

  “这里不只有赛道,还有游泳馆、乒乓馆、足球场、偌大的媒体中心……加起来不就是一个奥林匹克中心嘛!我希望将来上海能够成功申办奥运会!”胡兵自豪地说,“赛艇世锦赛结束以后,你看吧,上海和赛艇相关的赛事会越来越多——根据我这几天的观察,外国运动员都非常享受这里的一切。”

  对于正在全力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上海而言,赛艇世锦赛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赛事本身——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全民的体育热情,培养深厚的体育文化。就像当年胡兵拍摄《真情告白》一样,刻意选择了赛艇运动,用更多元、更时尚、更贴近年轻人语境的方式,让公众接触赛艇,让它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

  2025赛艇世锦赛后,紧接着将在苏州河举行2025上海赛艇公开赛。未来的这项赛事,也许就是中国的“亨利杯”——一个集体育竞技、文化展演、时尚社交于一体的盛大城市嘉年华。让赛艇,真正融入上海的城市肌理,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苏州河上办赛艇比赛,我非常期待!”胡兵说。把赛艇从略显遥远的“贵族运动”拉到市中心,拉到老百姓的窗前和眼前;那画面,正如一幅流动的城市画卷,修长的赛艇在其中劈波斩浪,美不胜收。记者|阙政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