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行程难掩美国中东困局
在2025年5月的中东之行中,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以其一贯的张扬风格,展开了一场充满浮华与喧嚣的外交秀。从沙特的金碧辉煌到卡塔尔的巨额订单,再到阿联酋的象征性礼物,这场访问表面上成果丰硕,大大满足了美国领导人的某种心理需求,但从战略博弈和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此次访问中美国的所得缺乏实际战略意义,并持续暴露出美国在中东政策上的系统性困境。
特朗普此行宣称与中东三国签署了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包括沙特的6000亿美元、卡塔尔的1.2万亿美元以及阿联酋的2000亿美元,涵盖人工智能、国防、航空等多个领域。然而,媒体对这些数字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指出其中许多协议缺乏具体细节,更多是意向性声明,实际落实仍需时间检验,简而言之,特朗普沉迷于纸面上的数字,并试图让美国支持者相信,这些“意愿”可以很快转化为美国民众可以享受的真金白银,但各方观察者,则要谨慎得多,因为观察者都意识到,用额度巨大,标的明确,但缺乏执行和交付细节的计划作为礼物,已经成为一种应对本届美国领导人的系统性套路。
至于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博弈问题上,特朗普此行始终就未能提出清晰的战略目标,各类举动充满了极为显著的随意性特征。他与叙利亚新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会面,宣布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试图推动叙利亚加入《亚伯拉罕协议》,但此举在美国国内引发争议,认为过于仓促,缺乏对叙利亚局势的深入了解。
在伊朗问题上,特朗普一方面延续了“最大压力”政策,另一方面又表示愿意与伊朗就核问题重新谈判,提出在两个月内达成协议的期限,否则将采取军事行动。这种矛盾的立场使得美国在伊朗问题上的政策方向显得模糊不清。
此外,特朗普此行未访问以色列,也未与以色列领导人会面,这引发了各方的好奇与猜测;同时,以色列选择在特朗普访问期间提升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强度,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关于美国和以色列在加沙问题等议题上出现深刻分歧的猜测。就目前的观察而言,特朗普的中东政策,至少在短期内,似乎更倾向于与海湾国家建立经济合作关系,而非传统的以色列优先战略。
西方媒体指出,特朗普的中东之行充满了张扬与浮华,巨额的投资协议、奢华的接待和象征性的礼物构成了这场外交秀的表面繁荣。然而,缺乏实质性的战略目标和系统性的政策规划,使得这次访问更像是一场短暂的表演,难以为美国在中东的长期利益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中东局势下,美国需要的是深思熟虑、系统性强的外交战略,而非短期的交易和表面的繁荣。可以理性预期的是,特朗普政府若不能在战略层面进行深度调整,未来在中东的影响力将面临持续的挑战。撰稿 沈逸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