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观察家 > 正文

韩国青年躺平族

日期:2025-08-2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在短期内,政府需要为青年提供有效的计划,培养他们的实用技能。因为增加青年就业是国家增长的原动力。
撰稿|詹小洪 编辑|詹小洪


  “躺平族”这个网络流行词2024年才来到韩国,据韩国媒体说源自中国。韩国青年躺平族,经济统计上指的是在15至29岁的青年人口中,既没有工作,也不积极求职的非劳动人口。表现是这类年轻人选择放弃社会期望,没有特殊原因既不工作也不求职、以无欲无求的态度生活,不结婚、不生小孩、不买房、不买车,并降低物质欲望。

  韩国统计厅今年3月12日发布的“2月就业动向”资料显示,15至29岁年龄段选择“躺平”的“无特殊理由息工待岗”的人员达到50.4万人,占同年龄段 人口的5.4%,创下自2003年开始这项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而在这50多万人之中,表明没有工作意愿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三。而且每四个“躺平者”当中,就有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

  据调查,韩国青年躺平族躺平前四分之三曾有过工作经历。但近九成是在收入低、工作条件、企业文化与年轻人都不匹配的中、小、微企业就业,只有12.2%的青年就业者有过大企业的工作经历。

  韩国青年躺平原因复杂。韩媒分析认为,主因是这些年轻人找工作不顺,最终脱离就业市场。一方面,韩国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市场两极分化严重。而韩国经济是大企业为主,中小微企业较受就业者排斥。近年韩国大企业的平均月薪为591万韩元,中小企业仅286万,两者相差1.6倍,青年更倾向于等待大企业机会。但大企业近年缩减招聘规模、人力结构转向更有经验的中高龄人才,压缩了年轻人的就业空间。另一方面,韩国青年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更注重自身性格、专业匹配,追求能发挥个人兴趣和才能的工作,而非单纯高薪稳定,找不到符合期望的工作也是他们躺平的重要因素。

  青年人因找不到理想工作,往往放弃恋爱、结婚和生育,导致韩国生育率持续走低,这对少子化、老龄化日益深重的韩国社会无异于雪上加霜。

  对社会消费与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明显。年轻人不就业,他们收入减少会引起内需萎缩,导致经济低增长,拖累整体经济活力。 据韩国经济人协会估算,2019—2023 年因该群体导致的 GDP 损失累计达 53.4 万亿韩元。

  此外,对韩国社会心理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社会出现“青年孤独死”“蛰居”等极端案例,公共心理健康支出上升。显然,青年躺平族的增加是社会层面和经济层面的损失,青年层的技能和潜力被浪费,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利用。然而,韩国青年“躺平”并非简单的懒惰,而是在高度竞争、机会不均、生活成本飙升下,年轻人的“止损”反应。要想扭转趋势,就需要进行劳动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还要缩小收入与地域差距,并为青年提供更完善的心理与职业支持。在短期内,政府需要为青年提供有效的计划,培养他们的实用技能。因为增加青年就业是国家增长的原动力。撰稿 詹小洪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