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观察家 > 正文

李在明任内能收回韩军战时指挥权吗?

日期:2025-10-1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纵观历史与现实,李在明欲在任内收回战时指挥权的目标几无实现可能。
撰稿|詹小洪 编辑|詹小洪


  2025年10月1日,李在明总统在韩国建军日纪念会上讲话,指出“将在韩美同盟基础上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由韩国主导韩美联合防卫态势”。讲话中,李在明三次提及“自主国防”一词。9月21日李在明就在 “脸书”表示,“认为没有外国军队就无法实现自主国防的想法是一种屈从性思维”。 李在明这一表态不仅延续了其竞选承诺,也再次将韩国社会长期关注的“韩军战时指挥权回归”议题推向风口浪尖。

  韩军战时指挥权问题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1950年韩国将军队指挥权移交联合国军司令部,1994年韩国虽收回平时作战指挥权,但战时指挥权始终由驻韩美军掌握。此后,韩国虽经历民主化与经济腾飞,但在安全事务上始终难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战时指挥权成为韩国主权完整性的象征,也成为进步派与保守派在外交安保路线上的分水岭。

  围绕该问题,韩国政坛历来分歧鲜明。卢武铉、文在寅、李在明等进步派总统始终将收回战时指挥权视为实现“国防自主”与“国家尊严”的核心目标,强调自主指挥能提升战备效率。而李明博、朴槿惠、尹锡悦等保守派总统则以朝鲜威胁为由不断拖延,强调韩美同盟优先,担忧自主国防削弱安保可靠性。

  在韩军收回战时指挥权问题上,美国始终扮演着“表面支持、实则阻挠”的角色。自2006年起,韩美虽多次商定移交时间表,但美方始终以“韩军能力不足”“安全环境不稳”为由推迟进程。

  李在明的讲话在韩国国内引发强烈反响。安保自主派对其表态表示欢迎,认为这是“恢复国家尊严”的关键一步。在执政党(共同民主党)的“自主派”中,有人认为转换作战指挥权应基于“时期”而非“条件”,称:“如果收回作战指挥权,韩国进行南北对话的地位将大不相同。”

  安保同盟派则警告此举可能动摇韩美同盟根基。在野的国民力量党批评李在明“以主权之名行冒险之实”,认为在当前朝鲜核导威胁升级的背景下,收回指挥权将削弱对朝威慑力,甚至引发美国撤军疑虑。更何况,为了实现作战指挥权的转换,韩国每年的国防预算必须增加8%。

  美国方面对李在明的讲话反应谨慎。五角大楼发言人表示,美方“支持韩军能力提升”,但强调“移交必须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进行”。驻韩美军高层则私下表示担忧,认为韩国政府可能“政治优先于军事现实”,影响联合防卫体系稳定。然而,纵观历史与现实,李在明欲在任内收回战时指挥权的目标几无实现可能。战时指挥权问题,既是韩国民族主义与安全依赖之间的深刻矛盾,也是东北亚地缘博弈的缩影。李在明的豪言壮语或许能激发一时热议,但真正实现“国防自主”,仍需跨越政治、军事与战略的层层壁垒。在可见的未来,这一目标仍将是一个遥远而艰难的梦。撰稿 詹小洪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