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重提“G2”难改中国“多边”初心
近日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后,美国总统在社交媒体上以“G2”框架定义中美关系,美国国防部长更在与总统通话后声称当前中美关系处于最佳状态,同样套用“两国集团”(G2)的提法。这一动向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
所谓“G2”,是2005年前后,由美方部分学者倡导的概念,指由中美两国共同主导全球事务的概念。然而,中国政府对此概念保持高度清醒和审慎态度。中美可以携手承担大国责任,合作解决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重大问题,但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这种回答既没有掉入美方预设的“G2”话语陷阱,又坚定表明中国不会改变多边外交初心。中国主张“合作而不共治、平等而不主导”,绝不接受所谓中美两国共管世界的定位。
正如有外交事务资深观察者指出的,“G2”概念一旦当真,反而会将中国孤立于广大第三世界之外。坦率地说,这种充满西方私利算计的所谓创新提法,其实是根本行不通的。中国倡导的“真正的多边主义”,强调的是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下由各国共议共行,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制定。其中包含两层基本意涵,一是主权平等,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二是开放包容,绝不搞排他性集团对抗。这是一种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新视野,强调以全人类前途福祉为依归,而非某两国利益优先。无论是立意又或者是对国际体系秩序深层变革规律的洞察,都远非G2可比。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所言,中美应该在国际舞台上良性互动,携手为世界多做有益之事。然而,合作不等于共治,伙伴不等于盟主。中国将始终恪守独立自主的外交传统,坚定站在全球南方一边,继续维护以联合国和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换言之,中国与任何国家发展关系,都不会损及第三方利益,更不会搞排他性的权力共谋。中美关系再重要,也必须置于多边框架和国际法原则之下。这一立场既是对“G2”论调的有力回应,也是对世界各国的郑重承诺。
当今国际体系深层次结构性缺陷频出,治理赤字日益凸显,个别大国奉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导致全球治理机制失灵。面对这一“治理困境”,中国给出的答案不是仿效旧思维搞两强垄断,而是更加坚定地呼吁团结合作、开放包容。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与各国一道高举真正多边主义的火炬,反对一切形式的小圈子或者新冷战图谋,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美丽新世界。这条道路代表了时代发展的大势,顺应了各国人民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可以预见,“G2”这样的西方迷思终将因不得人心而逐渐退场;而由中国倡导并实践的多边主义,将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为破解全球治理困局提供源源不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撰稿 沈逸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