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广域 > 正文

嘴上犯错

日期:2014-07-2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申 海(北京,文化公司编辑)
 
  前几天早上,正在一个著名的包子铺埋头吃饭。不经意抬起头,见从外面进来一个时髦的年轻小伙子走到柜台前,对服务员说,来一两猪肉大葱包子,一碗玉米cha。
  我不由一愣,玉米cha?以我在这包子铺吃过几十次的经验,怎么没有听说过?但我很快反应过来,非玉米cha,实玉米zha(渣)也。
  这个年轻小伙大概是第一次到这边吃饭,他点餐时,对着柜台边上的食谱看了好一会。玉米渣对他来说大概是陌生的,所以念错了字。但想想似乎不应该,岂不见大名鼎鼎的名词——“豆腐渣”,经常在报纸刊物和电视上热力十足地露面么?
  这大概是个心中和眼中及口中皆没有“豆腐渣”的新时代的年轻人。只见他很快地喝完了他的玉米cha,但临了又犯了错,这次是在地名方面。只听到其问服务员,“东四十、条”怎么走?服务员很热情地说,不是“东四十、条”,是“东四、十条”,出了门,坐上公共汽车,很快便到了。
  将玉米渣读成了玉米cha,多半是因为对文字不熟悉。但还有跟文字脸熟却也犯错的。上学时有段时间,“脍炙人口”这个词语常常在学习古代诗文时出现,以用来形容诗文受人喜欢的程度,像《送元二使安西》,是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名篇。于是“脍炙人口”这个词飞快地脍炙人口,让人念念不忘。有个同学,在一次逛街要吃饭时,指着一个河南烩面店,大声说道:“走,我们去吃脍面。”
  不管是玉米cha还是脍面,都是嘴上犯错,但并不影响最终落入嘴里的东西。可有时候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嘴上犯错,也可能起些风浪的。
  几年前,我不远万里来到南国,在此地打工的表弟主动请客,去一个饭店吃饭。没有菜单,只能凭空乱点一气。点了几个菜,皆被旁边站着的一个女服务员冷着脸告知没有。表弟颇为不高兴,觉得很没有面子,有些生气地大声说道:“那番茄炒蛋总该有了吧?”孰料那个看上去像个土豆的满脸淡定的女服务员悠悠地说:“对不起,没有番茄炒蛋,只有西红柿炒蛋。”表弟无声地看了女服务员一眼,转而对里面大喊一声:“老板……”如看官们所想,很快,那个女服务员被老板迅速地开掉了。
  可是套用一句老话:你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后来,表弟成了这个生意冷清的饭店的老板,再后来,那个女服务员成了我的表弟媳妇。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