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广域 > 正文

孙平医生谈文科

日期:2025-04-2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撰稿| 王泠一(上海,学者)

  春天里,诞生过马相伯、傅雷、叶辛等人文领域杰出校友的百年学府徐汇中学,在党委书记吴洁和科创校长曾宪一引领下展开了高中生未来职业探访活动,第一站是地处漕宝路的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热情接待汇学高中师生代表并深入交流的主角是八院骨科主任孙平教授和其同事陈晨。祖籍青岛的孙平如今是上海好医生和区域名医这两项行业殊荣的获得者!

  高中生们告诉我这位课外辅导员:“此次八院骨科之旅主题活动,我们见证了骨科微创手术的精密仪器。七八组器械分门别类陈列如精密仪器阵列,每一件工具都承载着独特的临床功能。无菌环境下的手术操作,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现代医学对精准度与规范性品质的极致追求,更对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产生了由衷敬意。我们还了解到,有些医院一些不敢做的手术,在孙平医生这里就敢做,这也体现了他的极强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经验。孙医生的医者仁心,化为一个个敬业小故事,让我们深刻体悟到他的坚守、他的热爱、他的付出,也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此次主题活动前夕,恰逢两会医疗界代表热议智慧医疗。我觉得孙医生的临床实践恰是对“推动医疗智能化”提案的生动诠释。徐汇中学带队老师陈诺则表示:孙平为我们拓宽了视野,让我们思考人工智能能为现代医疗精进些什么,这种将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熔铸一体的医疗实践,让我们明白——医学服务人民的真正高度,永远建立在仁心铸就的基石之上。

  而语文教师、徐汇中学党委副书记郑静洁和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曹令先称,她们印象深刻的是孙平和陈晨的口才都很出色。据了解这不仅是向群众进行科普的需要,也是其自身文科修养多年积淀的气质。巧合的是:他们最近的核心交流议题就是《新民周刊》1323期,封面报道主题“文科,有什么用?”。我自己当然也是感触良深!就医学从业者而言,不具备文科的基本素养是难以想象的。我就和孙平交流:如果都不熟悉古汉语的表达方式,怎么有效继承《伤寒论》《本草纲目》等祖国传统医学精髓呢?

  孙平认为:骨科最早就是中医先贤们认知生命、收获哲理、观察健康、反思生活方式的大舞台。他同时深情地回忆起自己1996年毕业的高中母校胶南三中(现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三高级中学)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刘德志,并强调是刘老师在当年给他打下了坚实的文科基础,包括熟读豪放派宋词。胶南秦代设县,在辛弃疾北伐时即宋军和金兵交战的最北方战线。虽然词人军事家壮志未酬,但其不朽的传世作品却铸就了青年孙平最早的家国情怀!说到医患和谐、全民健康战略和卫生领域的公共财政投入,孙平认为都离不开文科的支撑。撰稿 王泠一(上海,学者)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