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师童谣包起帆
红五月,是劳模进校园的美好季节。5月7日,著名全国劳模包起帆应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劳模)、特级校长宓莹的邀请,走进了汇师小学(1870年建校)中城校区,为师生们带来一场主题报告。5月15日,汇师学子回访包起帆!
在回复地处浦东的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之前,领头的红领巾代表、汇师小学楷模馆馆长刘佳媛要求我这位课外辅导员创作一首汇师童谣作为礼物。今年正好是我学习和熟悉包起帆先进事迹四十周年,也是曾经面对面和他讨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选址三十周年,所以我很快就完成了这个任务:“包起帆,包起帆;精忠报国六十年。抓斗大王人人赞,感动中国千千万!伯伯好学总不倦,忙碌之夜灯闪闪;闪闪星光耀汇演,港口进步就领先。全国劳模多垂范,国际视野天地宽;享誉巴黎发明展,上海比肩鹿特丹。下港口,上讲坛;兴办物流研究院。还有劳模新学院,培育人才薪火传!我们汇师小学堂,致敬劳模在校园。道路自信勤登攀,未来大树可参天!”宓莹校长紧接着又安排了学校的小书法家进行了楷书撰写并装裱。
包起帆很高兴地收下了这份汇师礼物,他回赠红领巾的则是反映其港口技术革新的连环画《抓斗大王包起帆》签名本。刘佳媛告知我:“参观过程中,包起帆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他从一名普通工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开拓创新,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劳模的故事。场馆里的一幕幕场景,生产效率从落后低效,改革到先进高效;工作环境从充满危险,改革到安全舒适,无不体现了包起帆老师工作以来的创新结果。”她的同学马贵琨赞叹:“包起帆的创新不止步,特别是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一系列创新中提升了上海港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包起帆的汇师演讲和造访创新之路展示馆,2015年出生的孩子们知道了以前上海港的主战场就是黄浦江。那三十年前为什么要选择离开呢?我接着告诉孩子们:当年上海港的吞吐量为516万标准箱,需求增长态势强劲。但黄浦江其实不是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深水港,水深仅7米、地下还有厚厚的淤泥;而国际大港如釜山附属的光阳港就水深21米!当时一艘大型海运物流船规模是装载三千只标准箱,现在已是八千只标准箱了。1995年集装箱船海上来,进黄浦江港口已必须仰仗潮汐;而耽误一夜的租金是3万美元。于是,奔向洋山深水港是必然选择。
如今以洋山深水港为主战场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业界已经遥遥领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6万标准箱,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我想当年包起帆们万般不舍,但今天的骄傲足以对得起他们曾经的热泪!撰稿 王泠一(上海,学者)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