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不得
撰稿|耿艳菊(北京,作家)
街口有一家开了很多年的小吃店,店主是一位慈眉善目、说话慢条斯理、总是笑盈盈的阿婆。她只卖炸馅饼,传统手法精心调制时令食材,且她的馅饼不是炸好先放在筐子里的,顾客何时来,她何时“开启流程”。多年来,曾有不少人劝她可以多炸出一些放着,这样效率高、人轻松、赚得多,但阿婆坚持现包现炸,保证鲜美。
阿婆做事舒缓有致。有急脾气的人在一旁催呀催,阿婆就笑,说,急不得呢。包一个馅饼,虽是很小的事儿,但每一步都很关键,不然,味道就不对了。闲暇时,阿婆常坐在店门前的老藤椅上,看街口来来往往的行人,若他们步履匆匆,连红绿灯都不耐烦等,满脸都写着焦躁,阿婆便会悠悠笑道,别急,急不得哦。声音里满是温柔爱护,而听到的人,往往也会递给阿婆一个笑容,脚下的步子,变得缓和从容些了。
故乡的邻居赵奶奶和小吃店阿婆一样,也拥有自己的“急不得”生活哲学。犹记少年时学骑自行车,我总学不会,赵奶奶看着我倔强骑车的身影,常关切地安慰说,慢慢来呀,孩子,千万别摔着了。那年升学考试,成绩不理想,攥着成绩单含着泪,父母亦难免忧心忡忡。而赵奶奶特意送来她自己种的西瓜,对我说,孩子呀,没什么大不了的,东窗不亮西窗亮,别着急,慢慢来。后来,我结婚成家了,自己尝试下厨,可是饭常常烧糊,菜也总是半生不熟,不是咸了就是淡了。打电话给母亲抱怨、自责,赵奶奶也在旁边,她在电话里说,孩子,你可不笨,慢慢来,慢慢就好了,谁都是慢慢摸索着过来的。
细碎人生,浮浮沉沉,酸甜苦辣,岁月漫漫。笑容和暖的小吃店阿婆和赵奶奶是平凡的妇人,亦是生活的哲人。越急,越不能得,反而可能会失去很多。人生的确急不得,生活需要慢慢来。撰稿 耿艳菊(北京,作家)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