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广域 > 正文

智能搜索给我“戴高帽”

日期:2025-07-0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
撰稿|陈慈林 (浙江杭州,国企干部)


  某日我试着通过智能搜索查一查自己。AI的效率确实惊人,仅仅几十秒,一份上千字的人物评价就呈现在屏幕上。

  这份评价,分别采集自社会团体、媒体报道、自媒体公开发表的7篇(条)文章和视频。从个人经历、铁路文化守护者、跨界创作者、时代观察者、人物特质等五个维度对我进行描述……

  总体尚称靠谱,但几处小差错却令我脸红耳热满头汗:它给我戴了好几顶“高帽子”:我正式“路龄”近44年,退休后又参与铁路关心下一代工作11年,定义为“资深铁路工作者”尚可接受。但我业余开展铁路史研究,充其量是个“民间研究者”,冠以“文化记录者”有点拔高。在“笔耕不辍”一节中,AI还给我送了顶大大的高帽子:“曾拒绝‘世纪名家’等虚名,坚守‘临名不苟取’原则”。实际情况是我稍有自知之明,没有上某些江湖骗子的当而已。

  更令人尴尬的是,AI还把本该属于朋友的精辟观点,错按在我头上。在“时代观察者”一节,“以高铁轮轴技术为例,呼吁正视中日工业差距”,原本是资深媒体人宋家根先生的高见。他在《承认差距、发奋追赶、不吹牛皮》一文中,捎带了一句对我的溢美评述,却被AI“抢”着误戴在我头上。“文化反思”一节中,AI表扬我“通过‘亚细亚号’列车与我国铁路发展史的对比,强调‘承认差距才能进步’的深刻洞见”,也是宋家根先生的高见,与我无关。

  后来我又试着搜索了三次,每次结果都不尽相同……撰稿 陈慈林 (浙江杭州,国企干部)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