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广域 > 正文

八年和八十年

日期:2025-08-0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撰稿|王泠一(上海,学者)

  7月20日,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中一年级女生王淇仪,欣喜地收到了历经百战的新四军百岁老战士厉敏之奶奶的亲切回信。性格爽朗的厉奶奶和蔼地告诉八年前结识的小朋友:“你的来信,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已经九十多岁,想好好休息。你来信后,我觉得还可以多为祖国报效。谢谢你的鼓励。你的朋友,厉敏之。”忽然,奶奶又想起自己七月一日刚庆生,紧接着再言:“我今年已经一百岁了。希望你好好学习,为国争光”!奶奶的钢笔笔迹,清丽隽永!

  厉敏之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多才多艺的离休干部,曾任社科院副秘书长的重要职务。奶奶的回信,给王淇仪全家、给她的初中母校徐汇中学党委书记吴洁和我,都是极大鼓舞。仅仅前一天,王淇仪小朋友就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为主题给奶奶写了致敬信;温暖地回忆了自己八年前结识奶奶,并从此自觉地接受红色基因的熏陶、以革命前辈为榜样投入学习和全面发展。

  王淇仪在致敬信中,就向她敬爱的厉奶奶真挚地表示:“二〇一七年七月一日,暑假的第一天,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那时懵懂的我怀着敬仰和一丝丝紧张,第一次遇见您。您慈祥的笑容、平和而坚毅的眼神,瞬间融化了我的拘谨。记得我手捧鲜花,脱口而出的祝福是‘祝厉奶奶早日健康’!您欣然接过花,亲切地拉着我的手,仿佛一位邻家奶奶,那般平易近人。当听到您讲述年轻时作为新四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抗击、在淮海战役的硝烟里冲锋、为解放上海而英勇战斗的峥嵘岁月,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那一刻,书本上‘英雄’‘奉献’这些词汇,第一次变得如此鲜活、具体而崇高。那次拜访,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慰问,更是我人生中一堂无比珍贵的革命传统启蒙课。这份珍贵的记忆和从中汲取的精神力量,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当年小朋友八岁,是其小学的大队长!

  很自豪的是,我就是小朋友和这位新四军革命前辈之间的牵线人。而当年的社科院党委书记于信汇教授,很支持这样的忘年交并鼓励我展开高端智库的红色基因研究。我在当时社科院党委组织部周洁莉同志(现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和社科院老干部办曹敏同志(现哲学所办公室主任)的帮助下,并借助市委老干部局档案依据,厘清了厉敏之投身革命即抗战中的基本脉络。她一九四二年参加新四军,曾先后战斗在如皋警卫团和海防团。

  在入伍之前,厉敏之在上海的虹口区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中小学期间成绩优异,经常得到父亲的大餐奖励。但日军侵华和野蛮轰炸上海后,不愿意当亡国奴的她毅然通过地下党组织找到新四军。从此她从校园投身战场而九死一生,包括参加了新四军对日寇最后一战即著名的高邮战役。战役由粟裕亲自指挥,于1945年12月26日完胜;消灭顽固不化的日军一千一百余人以及伪军五千余人。这是新四军首次大规模攻城作战,此后成为野战军!撰稿 王泠一(上海,学者)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