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卖员”初体验
撰稿|刘笑辰(山西大同,职员)
想成为外卖员的念头,在我心里盘桓许久了。由于全职外卖需要固定时间出勤,单量也有硬性要求,我便一直观望。最近,在便利店偶遇兼职“外卖员”,才打破了这份犹豫。
那天购物时,我撞见一位穿防晒服的女生,没背外卖箱,直接来取餐。好奇询问下,她坦言是跑外卖兼职的。因为她急着送下一单没空细说,只是简单告诉我直接下载软件、线上注册就能接单,无需复杂流程。
回家后,我马上行动,结合网上攻略,一边摸索下载软件,一边留意新人补贴,还在朋友圈疯狂转发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送外卖,是一项兼具体力、社交属性的事儿:体力上,有人骑电动车,有人蹬自行车,甚至有人纯靠步行,各行从业者、男女老少都能参与;社交上,跑单时会遇到不同顾客、商家,也算“见世面”,接触人间烟火。
我在网上查了很多攻略,下载软件后,还要通过新手教程和考试,这行看着简单,实则需要细心和学习力。
第一天送外卖,我激动得失眠,真正取到餐、要配送时,又慌了神:咋联系顾客?咋在手机上点选?这些问题挨个冒出来,好在一回生二回熟,跑个两三单就摸透了流程,从“老新人”慢慢像样起来。现在派送前,遇到模糊地址,我仍会打电话确认:“您好,我是外卖骑手,想确认下您的具体位置。” 这通电话,成了我的 “定心丸”。
送外卖,送的是餐,积攒的是生活经历;跑的是路,也是人生的思考。每一次确认地址、每一回应对突发状况,都在教我:别怕试错,别慌选择,每一条路都有不同的精彩,每一个岔路都会有翻盘的转机。撰稿 刘笑辰(山西大同,职员)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