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广域 > 正文

温故而知新

日期:2025-09-1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撰稿|王泠一(上海,学者)


  9月,新学期开学季。总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崭新面貌。1985年9月,我入学复旦大学历史系。班上有历史学和文博学即两个专业的各地同学,其中文博专业本科是国家首次于复旦设置。如今,当年文博专业同学大都成为了国家各文博著名单位顶梁柱!

  与此同时,上海的中小学生暑假里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到各地博物馆和著名遗址研学。如今迎来建校七十周年华诞的上海市高安路第一小学即如此。上海市劳模马骥校长和学校朱海燕书记希望我能和孩子们展开文博主题互动,最后确定二年级八班举行首次文博主题班会!

  在班主任朱宏瑾老师和家长鼎力支持下,学子代表述说的文博传奇极为自然、精彩。如女孩苏子珊的叙述非常清晰。她落落大方地告诉同学们: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1983年铜奔马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从而名扬天下;如今又推出了绿马钥匙扣和冰箱贴等多款式文创产品,成为公众了解丝绸之路灿烂文明的启蒙钥匙。

  男孩宋余明泽也向大家分享了暑期研学前往国博的所有心得。特别是司母戊鼎——国博最有名的鼎。鼎上有许多精美的花纹,其中最多的是饕餮纹。在鼎里放上肉,用火烹煮,肉的香味传到天上,在天上的妈妈就能闻到,品尝到鲜美的肉了。司母戊鼎,表达了商王对母亲戊的思念。这是迄今为止,我所听到的最优美解读!宋余明泽特地强调:国博中的宝贝还有许许多多。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有:鹰形陶鼎、涡纹四系彩陶罐、玉琮、青铜错金银犀尊、红山玉龙等等。

  另一位男孩温钦尧,暑假里在父母陪伴下瞻仰了著名红色遗址——平型关大捷战场。他的曾祖父温凤山就是位参战部队骨干,并在争夺关键居高点老爷庙的战斗中负重伤。我告知孩子妈妈:曾对温凤山前辈事迹进行过整理,他后因南下支援江南抗战而成新四军团长。

  让我感慨的是:四十年前同时段里,有三位知识渊博的大学者分别给我讲解过上述三个文博故事。他们分别是复旦大学历史系邓庭爵教授、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教授和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杨伯仪。其中,杨教授是我父亲的同学;而他的父辈也是平型关大捷的参战功臣!

  光阴似箭!但时隔四十年两个开学季的收获,更让我真挚地感受到了什么叫温故而知新!撰稿 王泠一(上海,学者)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