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广域 > 正文

植物的秘密

日期:2025-09-2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撰稿| 陆小鹿(上海,白领)


  天气晴好时,我喜欢边走路,边留心观察身边的植物。

  去年夏天在西双版纳野象谷徒步,撞见奇景:山路边一种植物的叶子上,满是密密麻麻的圆洞。“难道是被虫子咬的?”“可哪有虫子能把洞咬得这么圆?”拍图上网查询才知,这是海芋的叶子,圆洞是锚阿波萤叶甲的“杰作”。这种昆虫取食前,会先在叶片上“裁”出圆圈,切断叶片传导的毒素,这样就能安全啃食圈内叶片。而圆洞对海芋也有益处——能让雨水漏过,还能增加通风透气性,这种相互作用,恰好助力了两者种群的延续与扩展。

  立夏那天散步,见小区几棵树挂着“禁止采摘”牌。仰头一看,枝头有串“紫葡萄”, 大小如花生米,伸手摸去硬硬的,显然不是葡萄。用手机App识别,大吃一惊——竟是桂花树,而这“紫葡萄”是少见的桂子,只有“结子桂”能结。站在树下,我暗暗记下:等秋天桂花谢了,一定要来拍它刚结出的绿果子。观察一棵树在四季里的细微变化,看时光让它开出金小花、结出绿果与紫果,体会生命的不同历程,既有趣,也考验耐心。

  前几天在家门口绿化带散步,偶然发现一种植物的叶子上,凸起不少粉红色“小东西”,像极了花骨朵。上网查询后又吃一惊:居然是虫瘿——虫瘿是昆虫、真菌或病毒感染后,导致植物组织异常生长形成的,粉色虫瘿就相当于人类的肿瘤。望着这棵生病的树,心中满是怅然:植物世界和人类世界,在某些地方竟如此相似。

  小区里有好几棵鸡爪槭,每到秋天,满树红叶格外喜人。春末夏初之际,鸡爪槭会结出像“红蜻蜓”似的翅果,模样和童年玩的竹蜻蜓差不多。双手一搓、猛地发力松开,它就会螺旋着飞出去很远。长了“翅膀”的果实,轻盈又飘逸,借着风力就能把种子带向远方,真是浪漫。哈斯凯尔在《看不见的森林》里就写过:“将种子维系在母株身上的长条组织,在干燥的午后最脆弱。而午后恰好是风力最强盛的时候,树木精准瞄准时机放飞种子,抓住了那阵最好的风。”

  今年回老家探亲,我去了家乡的博物苑。在“藤东水榭”景点,看到一株粗壮的紫藤树。景点牌介绍,“藤东水榭”建于1913年,因西枕藤萝、东临濠河而得名。藤萝即紫藤。我仰起头,想象着来年春天它花开如霞的模样,却意外发现紫藤树上垂着许多淡绿色豆荚,原来这是紫藤果。紫藤春天开花、夏季结果,到了秋天就开始落叶,像人的一生要经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植物用不同姿态来“表达”自己,让我多了些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人生滋味的咀嚼,也让我学会放慢脚步,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事物。撰稿 陆小鹿(上海,白领)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