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Z世代“孤狼”出没
“这就像是一场旧时代的复兴,一场旧时代的复兴……”当地时间9月21日下午,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农场体育馆,美国总统特朗普当着体育馆内外逾十万众,口中喃喃地说道。紧接着,座中戴着红色“让美国再次伟大”棒球帽的人们纷纷发出欢呼,连体育场马路对过聚集着的没有机会进场的人们,也看着镜头中的特朗普而欢呼。然而,特朗普所说道的则是,查理·柯克“是美国自由的殉道者”——无论如何,这是一场追悼大会,本不该出现欢乐的氛围。同时,也要看到,美国总统再怎么在“悼词”中给逝者查理·柯克涂脂抹粉,都难以掩饰查理·柯克是一名“枪支自由主义者”。
当地时间9月10日,在犹他州奥勒姆市的犹他山谷大学,31岁的查理·柯克拿着话筒对现场听众大谈“枪击是持枪自由的代价”,哪怕有人因此丧生,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紧接着,从距离其所在约160米的位置射出的子弹,一枪致命,击毙了查理·柯克——柯克终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回看的话,从查理·柯克之死,到2024年12月美国保险巨头“联合健康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布赖恩·汤普森之死,再到2024年7月13日正在竞选美国总统的特朗普遭遇枪击——三起枪击案,都是“不差钱的年轻人”干的。他们动枪的目的,似乎很“纯粹”,但正因如此,才更证明美国社会愈发撕裂……
与此同时,枪声不绝于耳,令美国的社会治安问题愈发严峻!
上图:9月10日查理·柯克在美国犹他州奥勒姆市的犹他山谷大学遭枪击前发表演讲。
原谅还是不原谅
特朗普几乎将共和党的整个重要班底搬到了追悼会现场。他一一介绍——副总统詹姆斯·万斯、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还有我们庞大的内阁团队”……然后,他声称,查理·柯克“并不恨他的对手,他希望他们好,这就是我与他意见相左的地方”。特朗普现场解读,查理·柯克认为对他批评的人大多数是“受雇的煽动者”。在特朗普自称自己与查理·柯克不同,自己恨自己的对手之后,查理·柯克的遗孀艾莉卡·柯克来到特朗普身边。
上图:特朗普在柯克的追悼会上拥抱其遗孀。
特朗普由轻轻到紧紧拥抱艾莉卡·柯克,亲吻她的双颊,然后拥着她走到讲台,接着一言不发,抚触艾莉卡·柯克后背,似乎有说不尽的悲伤与怀念。艾莉卡·柯克脸庞看着似乎挤出无限悲情,几乎一字一顿地说道:“查理想拯救像夺走他生命那样的年轻人。我原谅他,我原谅他,因为这是查理会做的。查理遇刺后,我们没有看到暴力,也没有看到骚乱,解决仇恨的答案不是仇恨。”接下来,某种程度上艾莉卡·柯克的一些话,似乎在希望美国年轻一代的中产们能够回到祖辈的价值观。她说,希望年轻男性在婚姻和为人父方面以她丈夫为榜样。她称男性是家庭的精神领袖,而妻子是丈夫的帮手,不是“仆人、雇员和奴隶”。
问题在于犯罪嫌疑人泰勒·鲁滨逊的态度。他的心里是不是对艾莉卡·柯克代表逝者所发之原谅领情。特朗普恨不得对泰勒·鲁滨逊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而泰勒·鲁滨逊背后的人们又恨不得将特朗普立即拉下马,哪怕在国会弹劾一顿也好。这样的撕裂局面下,单单艾莉卡·柯克一句“原谅”,能连接甚至弥合美国社会吗?难!
法庭所现,年仅22岁的鲁滨逊打死了特朗普最年轻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由此初步面临7项罪名指控:严重谋杀、非法开枪、妨碍司法、干扰证人证言和在未成年人面前实施暴力……某种程度上说,这有点像特朗普在再次入主白宫之前,于2024年4月曾面临财务欺诈案、名誉诽谤案等多项罪名指控,最高刑期高达136年。当然,就一般意义理解,严重谋杀、非法开枪等罪名要比特朗普面临的那些看似纠缠不清的罪名严重得多。问题在于未来美国相关法院、法官、陪审团会如何来判!
泰勒·鲁滨逊于当地时间9月11日晚被逮捕。16日,在犹他州第四地方法院远程视频出庭以后,有消息爆出,如果他罪名成立,可能被判处死刑。犹他县检察官杰夫·格雷宣称,检方未明确要求死刑,但其会提交一份寻求判处死刑的意向通知给法庭。此前,特朗普曾在福克斯新闻台一档访谈节目中直言,希望判处泰勒·鲁滨逊死刑!
Z世代“孤狼”
左图:托马斯·克鲁克斯。
右图:泰勒·鲁滨逊。
泰勒·鲁滨逊之所以非常顺利地归案,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父亲之指认。据央视报道,犹他州州长斯潘塞·考克斯和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确认泰勒·鲁滨逊被捕之际,美国媒体曾披露,泰勒·鲁滨逊的父亲在联邦调查局发布的嫌疑人视频中发现儿子的身影。质问之下,泰勒·鲁滨逊承认自己就是枪手。鲁滨逊的父亲通过一位朋友将这一切告知了华盛顿县治安官办公室,随后,调查人员找到了物证和人证。由此,也使得已收到1.1万条举报线索、完成200次询问的调查人员终于能紧急收网,抓获鲁滨逊。也正因此,鲁滨逊的父亲被一些网友评价为“大义灭亲”。
问题在于,泰勒·鲁滨逊的父母结婚25年,看上去家庭挺和谐的。泰勒·鲁滨逊作为家中三个孩子之一,成人后也一直与父母同住。新华社报道称,2021年,他曾以高额奖学金被犹他州立大学录取,但在那里仅读了一个学期。他目前是迪克西技术学院大三学生。甚至还有报道称,泰勒·鲁滨逊的父亲在政治倾向上是特别拥护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亦即与查理·柯克观点相似。但泰勒·鲁滨逊在这方面与父亲观点迥异。近年来,泰勒·鲁滨逊在政治倾向上越来越偏左,亦即接近民主党理念,还花大量时间在“互联网的阴暗角落”,并且“走得很深”“变得激进”。他恨透了查理·柯克,一大可能在于他的恋爱对象是个变性人,而柯克反对变性人的主张。如果这一推断是真的,倒也符合相关逻辑!要知道,1月20日,特朗普在美国国会大厦进行美国第47任总统就职演讲时,曾誓言要“让法律和秩序重回社会,正式政策将只承认两种性别:男性和女性”。特朗普不是说说而已,在他再次入主白宫后,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很快就终止了拜登政府时期在移民表格上提供第三性别选项的做法,而只剩下男性、女性两档可选。
再次当选总统前后,特朗普曾多次表示美国只有两种性别,最新的一次如此强调,是在9月20日于乔治·华盛顿故居弗农山庄晚宴上,特朗普重申,“美国只有两种性别”。紧接着,他还反问:“到底谁对此不满?”此际,已是泰勒·鲁滨逊被捕并第一次在线出庭以后了!
有学者观察到,泰勒·鲁滨逊与2024年刺杀赖恩·汤普森、特朗普的两人,有不少共同之处!
刺杀赖恩·汤普森者,为一20多岁的年轻男性,家境良好,受过高等教育。其长期在网络上撰文,质疑金融资本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勾连。警方找到的文字材料显示,凶手并未遭遇个人经济困境,而是对美国金融政治体系失望已久,并迁怒于赖恩·汤普森。
刺杀特朗普未遂者——时年20岁的托马斯·克鲁克斯,尽管出生于蓝领工人为主的宾夕法尼亚州伯特利公园市,可其父母都算是白领——健康咨询师。“他的家庭在当地可以称得上是中产,一家人在当地风评很好。”美媒曾如此报道。
尽管特朗普与查理柯克是政治盟友,但总体上看,托马斯·克鲁克斯、泰勒·鲁滨逊的击杀目标是不尽相同的,与刺杀赖恩·汤普森者更是目标迥异。但作案者的年龄、阶层与教育背景高度重合:年轻、中产、受过教育。他们都是在强烈的政治与价值判断下,做出去组织化、个体化的极端抉择。
这一现象被一部分专家解读为“美国代际叙事失灵”。亦即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前期出生的婴儿潮一代成长于战后繁荣和冷战胜利时期,享受产业扩张和社会流动的红利,对“美国例外论”和“美国再次伟大”的叙事高度认同。此后的X世代也享受到美国发展的红利。但之后的“千禧一代”却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遭遇重大冲击,小日子过得没有前辈滋润了。到了1997年之后至2012年出生的Z世代,成长于产业外迁、学贷高企与疫情冲击之下,再由特朗普们挥着拳头高喊“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些美国年轻人却总感觉无力啊无力,不知特朗普之所云。
上图:2024年7月13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特勤局人员听到枪声后围住正在进行竞选演说的特朗普。
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的调查显示,仅约30%的Z世代受访者表示“信任美国政府能做正确的事”,而婴儿潮一代的比例接近60%。调查还显示,在对美国国会、媒体和司法体系的信任度上,年轻一代普遍比老一代低20个百分点以上。美国选举委员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期选举中,18至29岁群体的投票率仅为27%,远低于老年群体超过60%的水平。虽然当时的美国政府是拜登总统的民主党班底,但国会、司法体系已经渐渐由共和党控制了。还需注意盖洛普的民调显示,超过一半的年轻人对美国整个的民主制度、精英体制“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比例明显高于婴儿潮一代。
然后,在社交媒体精准推送信息所造成的信息茧房之下,一些自以为是又实际上存在认知冲突的年轻人,选择了冷漠地进行“自我追求”。除了“键盘侠”以外,其中一部分人动起了线下开枪的脑筋。也正是由于信息传播、沟通渠道的变化,才使得类似“孤狼”的高学历行动者冒了出来。刺杀特朗普未遂的托马斯·克鲁克斯,刺杀查理·柯克的泰勒·鲁滨逊,都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杀手之训练。他们所掌握的枪械知识和刺杀手段,大多来自于个人临时在网上搜寻习得!
“Z世代”孤狼如此出没,给美国政界、社会等等出了新的难题!主笔|姜浩峰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