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协第40届年会举行,新民周刊5件作品获赵超构新闻奖!
10月29日,主题为“融合向新 春城同行”的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晚协)第40届年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昆明云报传媒广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家主流媒体的社长、总编120余人齐聚一堂,交流互鉴,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探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路径方法。

会议现场
大会宣布了2024年度赵超构新闻奖名单,并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作为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成员单位,新民晚报社新民周刊共有5件作品获奖。其中,特等奖1件、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1件。报道《一位意大利律师,在上海开了8家面包店》获2024年度赵超构新闻奖特等奖。获一等奖的作品是《“号源”攻坚战(系列报道)》;获二等奖的作品是《繁花盛放,软红十丈》《为什么是杨妞花》;获三等奖的作品是《马英九再访大陆,到北京令人瞩目!》。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祖坤致欢迎词;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刘海陵回顾了中国晚协40年光辉历程;中国记协国内部会员处处长李莹宣读中国记协贺信,热烈祝贺中国晚协成立40周年。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祖坤 致欢迎词
何祖坤表示,近年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和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坚持内容为王,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立足云南实际,大力实施精品工程,致力于创作正能量、高品质、高流量的新闻产品。例如“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全网点击量达600亿次,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积极推进全媒体平台建设,探索系统性变革,实施移动优先战略,主攻互联网主战场。建立媒体融合实验室,强化技术赋能,建设国际传播中心,提升海外影响力,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坚守安全底线,保障媒体平台稳定运行、安全运转。
何祖坤说,今年是春城晚报创刊45周年,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次会议的召开对春城晚报进一步改革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刘海陵 回顾了中国晚协40年光辉历程
刘海陵表示,中国晚协会成立40年来,始终锚定新闻舆论工作核心方向,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记录时代变迁中创作了大量兼具思想性与传播力的优秀新闻作品。40年间,会员从最初的十几家逐步发展至如今的165家,覆盖了全国所有城市晚报。这40年,中国晚协既见证了晚报人以笔为犁、深耕时代沃土的坚守,更带领行业在新技术浪潮中突破困境,续写新篇。回望来时路,那些镌刻在新闻史上的民生温度、时代印记,以及媒体融合转型中的探索阵痛与技术突破,共同勾勒出中国晚报事业40年砥砺前行的完整轨迹。
刘海陵说,面向未来,中国晚协将强化精品创作研讨等机制,进一步搭建“晚报精品数据库”“创新分享”等举措,让优质内容资源实现长效传播与价值再生;适时建立跨区域的智媒联盟,整合会员单位的内容、技术、渠道、服务场景,形成“单兵精锐+集团军作战”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优势,搭建共享经营平台,协助会员破解经营难题,为行业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中国记协国内部会员处处长李莹 宣读中国记协贺信
中国记协在贺信中说,中国晚协作为联系全国晚报媒体的重要桥梁纽带,自1985年成立以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团结带领全国晚报,深耕民生领域,创新传播形式,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鲜明特色,记录时代变迁,传递百姓心声,让晚报这一品牌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彰显独特价值。希望中国晚协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团结带领全国晚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新部署、新要求,牢记国之大者,坚守为民初心,让晚报声音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为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春城晚报10位小记者
现场诵读《忆昆明——寄春城的小读者》

大会对部分为晚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原任、现任总编辑代表颁发奖牌和证书
大会审议了中国晚协工作报告,报告对中国晚协第39届年会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谋划明年中国晚协的工作重点。大会对部分为晚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原任、现任总编辑给予了高度评价,致以崇高敬意。

大会向赵超构新闻奖特等奖单位代表颁奖

大会向春城晚报获得赵超构新闻奖的记者、编辑颁奖
本次年会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主办,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春晚传媒有限公司(春城晚报社)承办。
编辑 | 王仲昀
综合自春城晚报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