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狂飙,让世界看到中国工人阶级力量
在近代中国工人运动史上,五卅运动如一道惊雷,劈开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沉夜幕。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首个全国性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具有诸多特别重要之价值和意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记载,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得到国际革命组织、海外华侨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援。共产国际发表文章驳斥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运动的种种歪曲,号召属下的所有机关募捐支援中国罢工工人,还派遣代表来华参加运动。
舆论支持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的五卅惨案震惊全国,北京学生第二天就作出响应,全国各大都市工人学生先后罢工、罢课进行反帝国主义示威运动,随即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
史料记载,五卅运动的口号在几天内即从“改善工人经济状况”提升到“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口号,这一发展变化随即吸引了苏联、共产国际的注意。当时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季诺维也夫指出:“从要求十小时工作制到要求外国军队离开中国——中国工人现在总共只在几天之内即取得了这一进步……中国工人正在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
由此可见,共产国际领导人对五卅运动的表现感到惊喜,并且对此给与高度评价。共产国际认为,五卅运动的爆发证明世界形势在政治上的局部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它希望将五卅运动打造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斗争的榜样。
因此,在五卅运动爆发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苏联及共产国际都相当关心。同时,为让世界各国看到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为五卅运动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苏联、共产国际利用其媒体宣传打破帝国主义的信息封锁,传播五卅运动的真相并带动各国共产党与革命团体声援五卅运动。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
在国内,中共中央专门创办由瞿秋白主编的《热血日报》,对五卅运动近况和国内外的支援进行报道,并开辟专栏“舆论之裁判”用以反驳国内外错误言论;在国外,共产国际于1925年6月7日在苏共机关报——《真理报》上刊登《关于青岛和上海惨案告工人、农民和全体劳动人民书》,对五卅运动的爆发及其经过进行报道,赞扬中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一起为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而进行的忘我斗争,呼吁全世界工人、农民和士兵支持中国工人的斗争。季诺维也夫在《真理报》上发表《上海事件的世界历史意义》,文中高度赞扬上海事件,称其“为全中国、印度、埃及、爪哇等地发生的事件的楷模,中国的无产阶级正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的前哨”。
除传播五卅运动的真相外,苏联还利用共产国际网络争取其他国家的革命团体的同情与支持。在共产国际的宣传号召下,各国无产阶级组织也在各自机关报上刊登有关上海事变的评论文章,表达对中国工人运动的支持:在美国,“纽约工人日报”详细登载了上海血案的记录,指出中国工人的现状将来即是美国工人的影子,以此激励美国工人阶级的示威运动;在德国,德国共产党的机关报《红旗》专门开辟半版详载中国反抗帝国主义运动的消息;在日本,工人发表告中国人书,指出此次帝国主义对上海的屠杀已激起各国民众的同情,希望中国民众保持奋进形势;在英国,英国工会中央委员会致电中国北京大学,对中国工人力争改良劳工生活的行为表示敬意……
在中共中央的努力和苏联、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五卅惨案的真相逐渐为世界各国民众所了解。与此同时,他们将中国工人运动的浪潮视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哨、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榜样。
募捐资金
面对帝国主义的舆论控制、经济干预、军事威胁,五卅运动要想持续有力地开展下去,仅争取到国内外群众的舆论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解决罢工罢市工人、商人的救济金问题。
自五卅惨案发生后,国际工人后援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即刻发出两封电报,分别致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请它们与它通力合作,援助中国的工友。莫斯科工团国际很快答复了国际后援会,并通知所属各部,各尽其能,以物质或精神形式帮助工人后援会。
“五卅运动发生以后,国际各个方面都非常关注,罢工会给工人带来很多困难。苏共中央拨出了10万卢布来支援罢工的工人,全俄工会也拿出了5万卢布来支援上海的工人罢工。”邵维正表示。
在苏联、共产国际的带头示范与号召下,苏联国内普通工人及各国共产党、革命团体也在积极募捐资金声援五卅运动。
苏联工人将募捐所得6.5万金卢布寄往中国,苏联铁路工人总会将募捐所得1万卢布交由上海总工会,并致电国际运动工会说明组织世界工人联合战线,帮助中国工人反抗帝国主义的必要性。旅俄学习的北大教授陈启修在其致北大教务长顾君的信件中描述了苏俄人民对中国五卅运动的热烈援助。信中写道:苏联的工会已经前后两次捐助10万卢布给中国的罢工牺牲者,至今仍在继续募捐,工会以外团体也在参与募捐帮助中国工人。
五卅期间,香港、广州工人和各界群众10万多人举行游行。
1925年6月18日,巴黎统一劳动同盟致电中国,捐助5万法郎援助中国罢工工人;19日,捷克革命工会联合会电祝中国工人民族及阶级解放运动的胜利,并捐助中国罢工工人2000美元;26日,国际工人救济会同各国工会、联合会一道,募捐2万金马克寄往上海援助中国。
据不完全统计,在五卅运动持续的三个月里,苏联、共产国际及其影响下各国共产党和国际组织的捐款金额不下154万银元,上海参与罢工工人数约为20万人,而在当时1银元能够购买18斤大米、7斤猪肉、8尺棉布,普通工人一天工资为2角(12角=1元),相当于给所有罢工工人照常发一个半月的工资。这笔国际援助金额在此次运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这个省港大罢工起来以后,十几万香港的工人来到了广州。罢工了以后工资停了,这十几万人他食衣住行都有很大的困难。苏联知道这个情况以后,派了一个大的商轮,运了很多生活必需品。到了1926年7月,罢工已经持续了一年了,罢工工人的生活非常困难,全世界发起了募捐运动,像分散在100多个国家的华侨就捐助了190多万银元。美洲的华侨他捐赠了100万美元来支持工人的罢工。”邵维正进一步介绍道,“这些工人不仅需要生活的保障,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所以,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的工人组织了一个国际工人代表团来到广州慰问罢工的工人。”
“不许干涉中国”活动
苏联工人举着“不许干涉中国”的横幅隆重集会。图片来源/省港大罢工纪念馆
此外,世界各国共产党及革命组织也在各国国内开展“不许干涉中国”活动向政府施压。
1925年6月11日,莫斯科举行多场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残暴政策,12日上午继续举行50万人的大游行示威声援中国工人运动。而苏联境内各都市连日举行示威运动,要求苏联的无产阶级起来尽力援助中国罢工者。
6月17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在致法国、意大利、美国和其他国家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电报中提议各国共产党努力与社会各界人士和无党派的工人一道组织抗议大会和募捐;建议社会民主党和阿姆斯特丹国际的成员采取一致行动。
英法日等国政党及国际工人组织响应共产国际政策,积极采取抗议、罢工、示威等形式向各自政府施压以支援五卅运动。
日本工人得知上海五卅事件的消息后,为抗议日本资本家和日本政府对中国工人的压迫,36个劳动团体在东京一会馆以“放弃对华帝国主义”为口号,召开大型示威演说会;德国共产党自6月22日起,在柏林及各大都市共计举行17次公开会议,对中国民众的遭遇表示同情;英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出倡议,在英国国内组织“勿侵略中国会”,联络全英工人一致展开行动,截阻装载军火运往中国的车船,工党应随职工联合会一起组织全国示威运动,国会工党应在下院破坏到底直至英国军队从中国撤出;7月2日,荷兰共产党要求荷兰政府须与德意志、波斯、智利、苏维埃俄罗斯与墨西哥等国家,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及治外法权;美国工人于7月14日起在华盛顿、纽约等各州市,每天举办“反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集会和示威运动,并伴有不同的演讲者,运动长达12天;7月15日,英国殖民地各部落劳工党与澳大利亚矿工全体宣告罢工以反对帝国主义对工人的屠杀。
可以说,五卅运动国际影响大,获得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
“中国工人阶级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是从五卅惨案之后,而中国共产党在整个五卅运动中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联系中国近现代历史来看五卅运动,就能知道它为什么可以在国内掀起反帝浪潮,1700多万人民起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惨案可能是偶然的现象,但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它是必然的。因此,在国际上它也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代表了世界正义的呼声。”邵维正表示。
据记载,五卅运动给在华西方列强势力造成很大的冲击。这一壮举“使帝国主义者异常地惊惧……各地工人群众的斗争,有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之趋势”,甚至是“帝国主义对华统治之终结的开端”。五卅运动参与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和对列强冲击力之大,一度成为诸列强难以抹去的伤疤——“五卅惨案像一场恶梦留在外国人的记忆之中”,比如“一个英国人打了人力车夫一记耳光。新鲜的是,一些外国人围住了那个英国人,使他很尴尬。‘您忘记五卅事件了!——他们就是这样对他说的’。”所以在华外国人不敢再轻易欺辱中国人,害怕“新五卅事件的危险”。记者|应琛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