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薪火映初心:他们身上藏着中国发展的密码
1925年,五卅运动如惊雷般划破旧中国的沉沉黑夜,上海工人阶级以血肉之躯掀起反帝爱国浪潮,铸就了“爱国、团结、抗争、奉献”的精神丰碑。百年后的今天,这份精神火种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孕育出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内核的时代新貌。
三位来自上海不同领域的劳模——外企工会主席王承,用“以柔克刚” 的智慧,折射出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 “和而不同” 的处世哲学——不是被动接受规则,而是用创造力重新定义合作的边界,让外企看到工会不仅是权益守护者,更是企业与社会的纽带,企业和员工的桥梁;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李健团队用数十年时间啃下嵌入式系统的 “硬骨头”,驱动着高铁飞驰、汽车无人驾驶、机器人起舞,用代码和算法书写 “大国重器” 的魂;张华在检修台的 “较劲”,从 “换件式维修” 到 “芯片级修复” ,从 “整列等待” 到 “动力单元检修” 的创新,让中国高铁不仅有 “速度”,更有 “温度”—— 当动车组以 0.01 毫米的精度完成部件修复,当千万乘客安全抵达终点时,我们看到的是 “工匠精神” 的当代注脚:所谓卓越,从来不是天赋异禀,而是对每个细节的极致追求。
他们用各自的奋斗故事,勾勒出五卅精神在当代的鲜活轮廓,诠释着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工人阶级的浮雕形象惟妙惟肖。摄影/孙中钦
王承:在博弈中守护劳动者之光
2005年,王承加入上海某国际知名家居品牌企业时,外企工会仍是一片待开垦的“荒漠”。“企业管理层对工会充满警惕疑惑,认为这是‘找麻烦’的组织。”回忆起最初的起步阶段,他的语气中仍带着几分感慨。
作为安全风险经理,他穿梭于仓库与卖场之间排查隐患,多次化解重大突发事件。作为工会主席,他深知工会不仅是职工权益的守护者,更是中外文化融合的桥梁。他千方百计与公司管理者和行政部门沟通,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签订了涵盖劳动条件、薪酬发放、女职工保护等内容的工资集体协议,他耐心向相关各方解释工会的意义:“工会不是跟企业对着干,而是帮大家争取合理权益,让工作环境更公平。”
2020年,王承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企业工会成立后,王承没有止步于传统的劳资协调,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需求。2018年,上海市总工会发起“爱心妈咪小屋”项目,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既是服务女职工的民生工程,也是展现外企社会责任的契机。“很多企业觉得搭建妈咪小屋是‘麻烦事’,但我们把它变成了‘双赢项目’。”
他带领团队免费为社区、企业设计小屋方案,用公司的模块化家具打造灵活空间,提供更多解决方案——楼梯间改造成温馨哺乳室,会议室变身多功能休息站。最典型的案例是徐汇区尚汇豪庭居委会的改造:原本刻板的办公区域被改造成“社区客厅”,暖色调的沙发、可调节的书桌、隐藏式储物柜,让居民从“路过门口都不想进”变成“每天来喝杯茶聊聊天”。居委会主任感慨地说:“这真是在搭建人心相通的桥梁。”
“五卅精神不是简单的对抗,而是敢于发声、善于行动的担当。”王承如此解读百年前的精神传承。在外企工作的二十余年,他经历了多任店长的更迭,每一次都要重新介绍中国工会的定位和作用。有一次,某任外籍店长对工会活动有自己的想法,觉得耽误工作。他不急不躁,拉着店长一同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店长认识熟悉了更多的同事,而且大家坐在一起做游戏,互相叙述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还碰撞迸发出不少解决问题的“金点子”。最终,店长主动拉着王承的手说:“工会活动以后要多搞,收获太大了。”
2020年,他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他看来,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就是善于“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劳模,就是让自己用工作的激情去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当我们面对困难想要放弃或者躺平的时候,应当如何去积极面对、改变自我?现代劳模并不是简单地从事一些低端的重复性劳动,而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将自己的工作设法做到极致。这个奋斗的过程是痛苦的,甚至是枯燥的,但奋斗结果一定是甜的。他常对年轻同事说:“真正的强大不是硬碰硬,而是让对方从心底认可我们的价值。”
李健:用代码构筑大国重器的“魂”
李健加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第三十二所时,国内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几乎被欧美企业垄断。“高铁、核电等关键领域的核心系统,全靠进口。”此后数十年,他带领团队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为了通过国际安全认证,他们逐行解析几十万行代码,模拟上千种故障场景,连外方专家都惊叹:“你们对细节的执着,比德国工程师还严格。”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第三十二所李健。
李健率领团队主持研发的“锐华”系列化产品,是国内首个通过国际最高功能安全等级认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现在高端关键装备领域中与国外产品的同台竞争,为国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国防高端电子装备与民用重大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推进作出了重大贡献。“嵌入式系统,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小到一个智能插座的控制,大到高铁大飞机,它们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工智能浪潮的兴起,李健敏锐地意识到,传统嵌入式系统必须与AI深度融合。他带领团队跨界学习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算法和运行的底层逻辑,除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让AI更好地赋能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团队为国产人形机器人打造“小脑”——嵌入式运动控制算法,让机器人手臂的动作精度进一步提升。“以前我们仰望硅谷,现在我们要让世界看见中国‘智’造。”李健认为,年轻人可以在机器人领域深耕发力,比如研发养老机器人为老龄化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李健说,“后疫情,后全球化,后霸权”时代,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我国目前在国际竞争中仍存在“缺芯少魂”的问题。 “五卅先辈用血肉之躯抗争,我们用代码和算法突围,本质都是勇担使命,心怀家国,为加强自主创新,锻造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而努力奋斗。”
在李健看来,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核心是“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与国家同频共振”。劳模并不是一个人的荣誉,而是一个团队协作的成果。目前,团队研发的嵌入式系统实现了部分国产替代,但在部分高端市场仍需突破。他常对年轻工程师说:“工匠精神不仅仅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同时也是通过创新突破技术的边界,推动相关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李健获得国家劳模称号。他感慨:“真正的工匠精神不是重复劳动,而是永远保持‘差一点’的危机感——代码还能优化0.1%,效率还能提升0.1毫秒,正是这种‘不满足’,推动着技术不断向前。”
张华:动车线上的“心脏医生”
2007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上海动车段调试车间工长张华成为国内首批动车组机械师时,动车组检修还是“换件式维修”——一个传感器故障,就要更换整个控制模块;一块电路板损坏,就得返厂维修。“外方售后人员来一趟,光差旅费就得上万元,更别说配件价格了。”他至今记得某型动车组的温度监控模块频繁故障,外方却以“技术保密”为由拒绝提供维修方案,导致多列高铁停摆。“我们不能永远当‘修理工’,必须成为‘设计师’。”
上海动车段调试车间工长张华。
没有图纸,就用万用表逐根测电路;不懂原理,就熬夜啃英文技术手册;缺乏设备,就自己改装试验台。经过上百次失败,他们终于摸清了模块的控制逻辑,成功修复了首个“卡脖子”部件。如今,在张华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拧成一股绳,打破厂商技术壁垒,研制新型工具装备28种,开发检测平台12套,填补了一系列行业技术空白,零差错优质调试高速动车组近千列,累计为企业直接降本增效数千万元。
随着中国高铁进入“万列时代”,传统检修模式的效率瓶颈日益凸显。“一列16节编组的动车组检修需要400米长的轨道,轨道长度不够就没法开展整列检修,而整列动车组一旦分解成一节一节的车厢,又会受网络通信和供电环路影响,无法进行带电作业,检修效率势必受到制约。”张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一次逛商场时,儿童玩具火车的可拼接设计让他灵感乍现:“动车组为什么不能像玩具一样灵活拆分?”经数千次试验,技术瓶颈终于被攻克——2018年,国内首个以动力单元为对象的调试检修新模式在张华团队手中问世,直接推动了行业动车组高级修生产组织变革。张华表示:“检修动车就像登山,修程越往上,检修难度越大,就越需要创新。”
“五卅精神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能低头,要敢于‘闯’和‘创’。”在他看来,新时代劳模精神就是“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动车组有10万条电路、上万个部件,每个螺丝的松紧度、每根线束的走向都关乎安全,只有把‘差不多’变成‘零误差’,才能对得起自己的称号。” 他常对徒弟们说:“学历不等于能力,起点不决定终点。”
作为中专学历的技术骨干,他用20多年的时间从普通检测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长三角铁路动车组高级修领军人物,靠的是“每天多学一小时、每次多问一个为什么”的坚持。耳听异音、身感振动,就能快速预诊故障,张华成为了中国顶尖的“高铁医生”,并在202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五卅先辈用鲜血争取民族独立,当代劳模用创新谋求国家发展,不变的是“不服输、敢争先”的精气神;早期工人运动强调阶级团结,新时代劳模更注重跨界协作——王承整合企业与社区资源、李健推动“软件+硬件+AI”融合、张华组建“技师+工程师”团队,体现全球化、智能化时代的团队价值创造,展现“劳动创造幸福”的深层内涵。
站在五卅运动百年的历史节点回望,我们看到五卅精神从未远去,它早已融入新时代劳模的血脉,化作“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执着。从五卅运动的反帝浪潮,到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国的发展密码从来都藏在 “较劲” 里——那是一种 “宁可啃碎骨头,也要打通道路” 的血性,也是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当更多人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用 “较劲” 的姿态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时,我们终将汇聚成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这,就是三位劳模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的中国答案,也是百年精神传承最动人的注脚。记者|陈冰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