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爆米花,一手洛阳铲
在国产流行文化的版图里,盗墓题材本身也宛如一座神秘的古墓,吸引着创作者与受众如“摸金校尉”般前去探寻。从扣人心弦的小说,到具象化的影视改编,再到互动拉满的游戏,盗墓元素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不同领域开枝散叶,构建起一个充满奇诡想象与神秘冒险的世界。
就让我们躺在沙发里,捧起爆米花,在文艺世界里拿起“洛阳铲”,走入那些藏在书页、荧幕与游戏中的盗墓故事。
国产盗墓小说的“绝代双骄”
《鬼吹灯》这个IP有严谨的逻辑、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主角团“为生存解谜而非贪财”的务实态度。
提到国产盗墓题材小说,《鬼吹灯》与《盗墓笔记》无疑是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鬼吹灯》作者天下霸唱(张牧野)的创作灵感,与其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他在地质队大院长大,从小耳濡目染古墓发掘场景,后来在期货公司工作时又接触到大量风水知识,这些真实经历为书中细节注入了扎实的“写实基因”。
2006年,《鬼吹灯》率先在天涯论坛网络连载,随后被起点中文网获得版权,同年9月第一卷《精绝古城》出版,2008年4月《巫峡棺山》出版标志着全系列8卷故事的完结。
《鬼吹灯》系列中,胡八一、王胖子和Shirley杨组成的“摸金三人组”,凭借半本《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游走于各大古墓之间。他们的探险有着明确目标——解除红斑诅咒。从精绝古城的神秘鬼洞到昆仑神宫的九层妖塔,主角团一路遭遇的人面蜘蛛、红犼、尸蹩等怪物,并非作者完全凭空想象,而是融入了《山海经》《搜神记》等古籍中的神话元素,再结合现代探险视角进行重构。
天下霸唱构建的盗墓体系极为严谨,“摸金、发丘、搬山、卸岭”四大盗墓流派设定鲜明,“人点烛,鬼吹灯,鸡鸣灯灭不摸金”等“盗墓行规”,参考了民间盗墓传闻与传统禁忌,再加上对新疆沙漠、云南雨林、东北雪原等地域风土人情的细致描写,整个故事充溢着真实与厚重。
就在《鬼吹灯》开始网络连载后不久的同一年,南派三叔(徐磊)在起点中文网开启了他的《盗墓笔记》连载。谈到最初的创作动机,他坦言是受《鬼吹灯》启发,想创作一部“更侧重人物命运”的盗墓故事。
南派三叔确实做到了,《盗墓笔记》系列后来形成了自身独立的世界观。虽然书中的主角团也是一个“铁三角”,但整体人物关系相较于《鬼吹灯》更为复杂,围绕老九门(吴、张、李、陈等家族)的百年恩怨,编织出一张庞大且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甚至牵扯出“它”组织、张家与汪家的跨世纪对抗。
吴邪、张起灵、王胖子的冒险中,青铜门后的终极秘密、长生之谜等悬念贯穿始终,从七星鲁王宫的神秘棺椁、西沙海底墓的“真假三叔”疑云,到云顶天宫的青铜门守护、张家古楼的家族秘辛,每一步都紧紧揪住读者的心。
不过,网状叙事的短处就是“挖坑太多,很难每个都填上”,部分谜团的解释稍显仓促牵强。2011年系列的《大结局(上、下)》出版后,仍有读者对“终极未明说”“陈皮阿四伏笔未回收”等问题感到遗憾。
两部作品都创造了持久的现象级热度。据起点中文网当年数据显示,《鬼吹灯》连载期间创下千万点击率,2006年被玄幻界称为“《鬼吹灯》年”。至2011年,系列销量破千万册,长期占据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而《盗墓笔记》单本平均销量过百万,九部总销量超1200万册,2016年荣登“中国IP价值榜-网络文学榜Top10”,在《2017猫片·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中排名第二。
“绝代双骄”风格各异。《鬼吹灯》严谨的逻辑、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主角团“为生存解谜而非贪财”的务实态度,让人钟情。有读者在书评中写道:“胡八一三人组像现实里会遇到的糙汉子,他们会害怕、会吐槽,最后选择金盆洗手,这种‘冒险终有尽头’的设定特别真实。”
而《盗墓笔记》的粉丝更偏爱书中神秘莫测的氛围、深刻的人物羁绊。“十年之约”“用一生换十年”等情节甚至催生出从2015年开始,每年8月17日在长白山举办的IP专属粉丝节日活动“稻米节”。有“稻米”表示:“吴邪从天真少爷到背负家族责任的成长,张起灵‘没有过去未来’的孤独,让我看到的不只是盗墓,更是一代人的宿命与坚守。”
古墓光影:影视改编的挑战
《盗墓笔记》的影视改编之路更为坎坷,早期改编作品多陷争议。
随着小说的爆火,《鬼吹灯》与《盗墓笔记》纷纷被搬上荧幕,开启了光影中的盗墓传奇。然而,IP改编永远是把双刃剑,这些影视作品既有口碑爆款,也不乏“扑街之作”。
在《鬼吹灯》的影视改编中,2016年的网剧《精绝古城》是公认的佳作。该剧由孔笙执导,靳东、陈乔恩、赵达主演,是严格的“原著党”,剧情几乎复刻小说关键情节,连“Shirley杨的美式口语”“考古队成员的性格差异”等细节都还原呈现。剧中对“精绝女王”“鬼洞族”的视觉化呈现,虽受限于当年特效技术,但通过阴暗的光影、诡异的音效,成功营造出“未知恐惧”。剧目的网络评分稳定在7.9分,有观众评价:“孔笙导演把盗墓拍成了‘考古探险纪录片’,节奏舒缓却不拖沓,看完像真的跟着走了一趟沙漠。”
2020年网剧《龙岭迷窟》在还原基础上实现了“风格升级”。这部剧由费振翔执导,潘粤明、张雨绮、姜超主演,开篇就用“胡八一摸金遇尸变”“王胖子被骗买假古董”等情节抓住观众,随后每一幕都紧张刺激。剧中对场景的搭建极为用心,黄土高坡的荒凉沟壑、迷窟内潮湿的岩壁与滴落的水珠,甚至角色脸上的泥土污渍,都真实得仿佛能触摸到。演员们的出色表演更征服了观众:潘粤明饰演的胡八一,既有退伍军人的果敢,又带着几分中年人的沧桑与幽默;张雨绮版本的Shirley杨理性飒爽,姜超演绎的王胖子完美还原了“嘴碎却靠谱”的形象。该剧在网络收获8.1分高分,成为《鬼吹灯》影视改编的“标杆之作”,甚至带动潘粤明后续主演《云南虫谷》《昆仑神宫》,形成“潘版胡八一”的系列IP。
不过,《鬼吹灯》系列也有改编失利的案例。2017年网剧《黄皮子坟》由阮经天主演,因将胡八一的“北京糙汉”人设改为“台湾腔知青”,且新增大量原创角色与感情线,偏离原著,评分仅5.2分。有观众吐槽:“看到阮经天说‘我是胡八一’时,瞬间出戏,这不是我认识的摸金校尉。”2015年电影《九层妖塔》则因过度改编,将“盗墓”变为“打怪科幻片”,连原著作者天下霸唱都公开表示电影“与原著无关”,最终该片的票房口碑双扑街。
《盗墓笔记》的影视改编之路更为坎坷,早期改编作品多陷争议。2015年,《盗墓笔记》首部网剧上线,虽凭IP热度创下24小时播放量破亿的纪录,但因“上交国家”的台词改编、“五毛特效”、剧情拖沓等问题,评分仅4.4分,成为“改编毁原著”的典型。2016年电影《盗墓笔记》同样口碑不佳,观众批评其“为了卖腐牺牲剧情”“古墓场景像游乐园”。
直到2020年《终极笔记》上线,才扭转了《盗墓笔记》影视改编的口碑颓势。这部剧因制作成本较低、演员多为新人,开播前并未被看好,却凭借“尊重原著”的诚意逆袭。该剧被众多“稻米”视为“最贴近原著的改编版本”,有粉丝在弹幕中留言:“终于等到一部不魔改的《盗墓笔记》,看到铁三角并肩作战,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次看书的时候。”
盗墓游戏:沉浸式古墓探秘
直接由《鬼吹灯》《盗墓笔记》IP转化而来的游戏多为网游,很难给玩家留下深刻印象。实际上,盗墓元素一直在游戏中十分常见,许多迷宫的环节都设置成了古墓探索。国产盗墓小说有“双骄”,国产仙侠角色扮演游戏也有著名的“双剑”,盗墓在其中几部作品中成为关键要素。
游戏《仙剑奇侠传四》中,女主角韩菱纱出身盗墓世家,自小在潮湿阴冷的墓室廊道里摸爬滚打,那双被洛阳铲木柄磨出厚茧的手,早已将祖传的分金定穴秘术刻进血脉。游戏开篇,暮色如墨,她腰间铜铃随着急促步伐叮当作响,月光在缠满符咒的黑缎披风上投下诡异暗影,指尖夹着的朱砂罗盘飞速转动,最终指针死死锁定青鸾峰下的龙脊背。“跟紧了!”她反手甩出软索,青锋匕首精准揳入石壁,带着未经世事的男主角云天河坠入布满星图的墓道。
游戏《仙剑奇侠传四》。
随着深入墓室,水银铸就的星河在穹顶流淌,机关兽的青铜瞳孔在火把照耀下泛着冷光,而她脖颈后若隐若现的血红色诅咒印记,在每次使用盗墓秘术时都会泛起刺目红光。家族世代背负的“寿元短促,不得善终”的谶语,随着冒险推进逐渐应验——玩家惊觉,这看似无畏的盗墓冒险,实则是她在与宿命进行最后的抗争。每一次破解机关的惊险,每一场与怪物的恶战,都在加速吞噬她的生命,这种在绝境中绽放的凄美,让无数玩家为她的命运肝肠寸断。
相较于《仙剑奇侠传》系列的架空设定,《轩辕剑》系列更注重与史实的结合,这让盗墓的融入更增现实感。《轩辕剑肆:黑龙舞兮云飞扬》里,玩家需要深入战国韩国时期的古墓展开探索。古墓内机关重重,烛台、石壁、隐秘按钮等机关设置巧妙,玩家需仔细观察、开动脑筋才能顺利通过。同时,古墓中还有“砍头三人组”的鬼魂、长寿君等敌人,战斗过程紧张激烈。
《轩辕剑柒》则以西汉末年留侯墓出土的竹简引发离奇事件为背景,玩家在游戏中围绕古墓相关事件展开冒险。游戏对古墓场景的刻画细腻,阴暗的墓道、神秘的壁画、尘封的棺椁,都营造出浓厚的盗墓氛围。
在这些游戏中,玩家通过操作角色,亲身感受古墓探险的乐趣,同时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墓葬、风水等领域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书中的奇思妙想、荧幕上的精彩呈现,还是游戏里的沉浸式体验,都让我们可以瞬间化身为古墓中的冒险者,穿梭于古今虚实之间。翻开书页、打开屏幕,握好手中的洛阳铲,期待下一段惊奇旅程。记者|王煜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