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貌取人
阅读提示:创作者有了“旧瓶”做保障,就可以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灌装“新酒”上。
撰稿/电影筛子
对电影人来说,“间谍”这个题材好像总也玩不腻,且不提刚劲硬朗的《谍影重重》,团队联动的《碟中谍》,单是007这样靠着高科技单枪匹马完成任务顺带泡妞耍帅的模式,玩了50多年仍然魅力不减——最新的第24部007《大破幽灵危机》将在年底上映,各种戏仿和恶搞“007模式”的影片也依然层出不穷。早些年的“仿品”就不提了,去年《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的热潮还未彻底散尽,今年的《女间谍》就又火了一把。
这模式为何被青睐至今?从《女间谍》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部分答案。首先,观众对这个模式已经相当熟悉,所以讲故事的时候就省了许多事,甚至很多观众从一开始就认同了故事各环节发展趋势的可能性。拿《女间谍》来说:超强毁灭性武器被盗——间谍找到武器持有者——间谍身份暴露遇险——成功逃脱——得知武器放置地点——阻止武器交易或爆炸——抓住坏人。这么一个故事模式,只要大体合理,没有明显漏洞,观众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不会去斤斤计较。这样一来,创作者有了“旧瓶”做保障,就可以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灌装“新酒”上。
对本片来说,“新酒”自然是梅丽莎·麦卡锡饰演的间谍苏珊。她原本是特工部门中搞后勤工作的,因为身材很胖,性格又随和,虽然实际上身怀作战绝技,但一直被同事们无视,甚至瞧不起。整日合作的帅哥间谍对于她的爱慕无动于衷,送她的首饰竟然是特别丑的塑料玩具;技术部门同事为她准备的“小机关”尽是用“脚气喷雾剂”、“痔疮湿巾”伪装的秘密武器,听着就让人尴尬;上级为她安排的伪装身份也很悲惨,先是抚养着四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后是养着十只猫的单身女人……所有这些刻板印象对苏珊的间谍工作似乎是幸事,但对她本人来说,一定是充满了无奈和苦衷。若不是内心足够强大,开朗进取的苏珊或许真就变成了他们印象中的那个样子了吧。
没办法,人们就是喜欢给一个人贴上标签,然后就把各种相关特征一股脑往这人身上安放,这点在片中由杰森·斯坦森饰演的硬汉特工身上同样适用。从《玩命快递》到《敢死队》再到《速度与激情7》,斯坦森多年来一直扮演着银幕硬汉,这回在《女间谍》里同样是演特工,也足够硬气,却仍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他看似和女主角苏珊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给苏珊添了很多麻烦。这哥们一大特点就是吹牛,好像是被各种特工传奇洗了脑,把自己的经历吹得天花乱坠,什么“给自己做心脏复苏”、“吞下的芯片能组装一台电脑”、“在国会大厦前成功冒充总统奥巴马”……斯坦森一大段贯口下来让人前仰后合,但笑过之后仔细想想,我们以前还真在各种影片里看过不少类似情节,甚至其中不少英雄壮举还就是斯坦森自己演的。如今这么一回想,有些地方还真是离谱得可笑。
不用问,故事到了最后,重要武器被追回,恶人也都被绳之以法,功臣自然是女间谍苏珊,她在这次任务中展现出的机智英勇,令各位特工同事十分意外。是的,事情背后的真相常常与我们想象中和看上去的大相径庭。与其说这片子在恶搞前辈间谍片,还不如说是在提醒观众,甚至带着点儿嘲讽的姿态,告诉我们——切莫以貌取人,很多事情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个样子。好在这提醒以喜剧外壳包装,辅以明星、靓车、美景做陪衬,哪怕带着点嘲讽的语气,想来观众们也是能够欣然接受的吧。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