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牡丹花开,古曲新声

日期:2025-04-2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每一位参与者,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完成了精彩的舞台表演,更会在心中多一份传承民族文化经典的“使命感”。
撰稿|王悦阳


  牡丹花开二十年,姹紫嫣红春满园。在春和景明的江南四月天,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由东南大学主办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青年表演人才培训”在江苏大剧院结项汇报公演,水袖翻飞,青春律动,满台生辉,今夕何夕,古曲新声。

  “青春版《牡丹亭》,确实年轻人爱看。舞台、服装、人物,都非常美。”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充分肯定了二十年来青春版《牡丹亭》在守正创新,传承经典上的不懈努力与巨大成就。二十年前,由白先勇先生牵头,集结大陆及港澳台各路文化艺术精英群策群力,共同打造一部全部由年轻人担纲主演的古典爱情经典名剧,以此完成了古老昆剧艺术在21世纪初从业者与观赏者的新老交替,使昆剧的观众与演员年龄普遍下降二十岁,这无疑是青春版《牡丹亭》成功完成的第一文化使命。而通过该剧在海内外盛大巡演,特别是多次走进各大高校引起大学生追捧,继而引领一股昆曲学习、传承、研究热潮,则是青春版《牡丹亭》在近十年来完成的第二阶段文化使命。

  如今,总书记口中“年轻人爱看”的青春版《牡丹亭》,已逐渐开启第三阶段的文化使命,通过校园版的传承、演出,使得年轻人从“爱看”到“爱演”,不仅赓续了昆剧艺术的文脉,更为之注入了大量新生力量,使得汤显祖“玉茗堂”前的这株牡丹花,历经四百余年,依旧欣欣向荣,生生不息,始终花开不败,美意延年。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来自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等地的青年学子为之付出了一腔热忱与万分执着。在这群青春靓丽的年轻人中,既有多年来喜爱昆剧艺术的票友,也有完全零基础的“小白”,通过严格而认真地层层筛选,他们因青春版《牡丹亭》而聚集在一处,宛如一团火炬,点燃了传承的薪火。而一年多时间里,通过俞玖林、沈丰英、吕佳、沈国芳等原班角儿口传心授的认真教学,使得这群聪明好学且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人身上的参与感、自豪感与自信心越来越强,舞台呈现自然也越来越好。直到这群可爱的年轻人最终穿上戏服,粉墨登场的那一刻,明显可以感知他们已经从原先的“参与感”,一下子升华为对角色,对艺术的“代入感”,举手投足,唱念做打,像模像样。而每一位参与者,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完成了精彩的舞台表演,更会在心中多一份传承民族文化经典的“使命感”,宛如一颗颗生命力强大的种子,最终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由此,青春版《牡丹亭》通过校园版的传承,在新时代开启了全新的第三重文化使命,令人期待。撰稿|王悦阳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