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琵琶弦上说江南 爵士乐里见星河

日期:2025-07-2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在这个奇妙的夜晚,六百年的评弹与百年的爵士,在上海的夜空绽放出令人心醉的火花。
撰稿|王悦阳


  镁光灯下,一袭素雅旗袍的陆锦花怀抱琵琶,指尖流转间,《声声慢》的苏州话唱词与爵士小号的即兴华彩奇妙交融。近日,一场名为“锦花世界乐队声声慢——无界演唱会”的艺术实验正在打破传统与当代的次元壁。

  当晚,评弹青年艺术家陆锦花演唱了《洋泾浜英语》《苏州河上一座桥》《上海滩》等十多首曲目。每一首曲目都是精心挑选的,代表了她创作表演的心路历程,传统评弹《义激陈廉》是陆锦花首次和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爵士小号演奏家李晓川合作用爵士风格表达,让老听客们耳目一新;《天涯歌女》《四季歌》的重新编配让大家情不自禁地鼓掌。一首原创歌曲《爸爸,外婆笑了》的旋律响起,外婆的红烧肉、童年的电子琴……陆锦花的声音突然哽咽:“30岁前我不敢讲述这个故事。”

  《声声慢》是2021年陆锦花第一个改编为苏州话版本的流行歌曲,也让这个版本迅速走红,成为苏州话改编歌曲的现象级作品。作为返场曲目的《上海滩》,则是陆锦花精心编排的,前奏的旋律由著名小号表演艺术家李晓川演奏,小号一响,燃爆全场,陆锦花用了粤语、上海话和苏州话三种方言演唱,让现场观众惊喜不断。对此,陆锦花调侃道:“粤语是洋泾浜的,上海话是带有苏州腔的,苏州话呢是滴滴糯的,听听看苏州话唱《上海滩》啥个味道。”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陆锦花觉得今天的这场音乐会有着特殊意义:“我是上海评弹团的演员,也是‘丽调’传人,我经常在网络上做一点传播,生活中性格也比较直率,比较热心,所以大家都喜欢叫我‘花姐’。作为上海市政协委员,也是全国青联委员,对于上海的文化建设,包括青少年的文化活动,我也会出谋划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次在爵士乐中心演出真是第一次,林肯爵士乐中心是一个国际舞台,评弹在这里演出也毫无违和感。这场演出我从前期的策划、导演、编配到主持、演唱,都是坚持一个人完成,因为我觉得也是我作为一个传统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我们要把‘非遗’传承发展创新。‘锦花世界乐队’这个乐队是前几年就已经组建的,乐队成员都是从事当代流行音乐的,这一次重新编排这么多节目,是源自我和小伙伴们对于生命有了更多的一些认知,以及对于宇宙的一些思考,自然而然我们的艺术表达方式也该变了,因为艺术都是由心而发的。”

  这场持续两小时的艺术实验证明:最传统的根脉,恰恰能长出最先锋的枝桠。正如陆锦花谢幕时所说:“艺术没有边界,就像爱没有边界。”在这个奇妙的夜晚,六百年的评弹与百年的爵士,在上海的夜空绽放出令人心醉的火花。撰稿|王悦阳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