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德化瓷白

日期:2025-08-0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期待通过本次“万象本色”的展览与学术研讨,延续“海上丝绸之路”的文脉,将德化白瓷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撰稿|王悦阳

  白,素朴无染,纯净澄明,是道的显现,也是德化窑火淬炼的天地本色。当电影《神话》中玉漱公主的瓷骨仙姿卓然独立,当时隔十五载“世界瓷王”《世博和鼎》重归浦江,当陶瓷界首创《极彩·如愿多宝佛》以卓绝技艺惊艳申城……一场独属“中国白”的瓷艺华章已然开启。

  千年古县德化,于3700年前夏商时期即开始青瓷的烧造。尔后薪火相传,一跃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交流的珍宝。在新时代,德化白瓷更是以与时俱进的姿态,承载着不断发展变革的艺术和人文理想,昭示着来日可期的中国文化未来。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百余年来不仅间接地参与了德化白瓷的全球流通进程,业已成为德化白瓷的市场引擎与研究、收藏高地。

  近日,“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盛大开幕,带来超两百件白瓷精品,是上海近年文脉最深厚、规模最宏大的德化瓷大展。通过清晰的学术梳理,构建“盛世鼎新·历史钩沉·未来可器”三大板块叙事空间,系统呈现德化瓷的历史底蕴与当代创新。

  在“盛世鼎新”板块,以德化白瓷的守正创新为叙事主题,集中展示当代大师的经典力作,并置展出不同大师的同类型作品,观众可于匠心对话中窥见德化瓷的传承与变革。参展作品主要分器物和人物两大类,如曾入选金砖国礼的《玉玲珑梅瓶》、特设滴水声效的《滴水观音》等。而在“历史钩沉”板块,则以泰兴号沉船装置为核心,紧扣时间线索展示泉州博物馆历代德化陶瓷珍品。更有夏商时期原始青瓷窑址出土的隹鸟,以及各类历史文献和影像记录,全方位呈现德化瓷深厚的历史积淀。

  在“未来可器”主题中,主要聚焦当代性、观念性、实验性的探索,展品或突破传统题材,或解构固有形象框架,展示德化瓷的无限可能。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展览策展人张晓凌表示,“万象本色”大展深度呈现德化瓷“凝天地素色,铸中华美魂”的精神内核;立足“海上丝绸之路”史实,探讨德化瓷的跨文化价值与世界意义;在传承与创新的双向奔赴中探索当代价值,并深研文创产业背景下德化瓷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策展人项苙苹介绍,展览旨在以德化瓷为媒介,呈现中国传统“文质兼备”精神的当代演绎,既溯源历史根基,亦探索未来走向。通过文与质、素与绚、工与艺、人物与器物、写实与抽象、物质性与精神性等多重维度,呈现德化瓷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活泼泼的生命力。期待通过本次“万象本色”的展览与学术研讨,延续“海上丝绸之路”的文脉,将德化白瓷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化交流平台。撰稿|王悦阳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