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春云
在近现代名家林立的海派画坛,唐云先生以其“高雅可嘉”的无上人品、清新俊逸的高超画艺以及独具慧眼的鉴藏眼力,独立高标,享誉画坛。其花鸟、山水、人物、书法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可谓诗书画皆至妙境,花鸟画成就尤为卓著。 他用一生的创作实践,向世人诠释了“爱画入骨髓,吐词合风骚”的丹青心迹。近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年度重磅展览“海上春云·唐云艺术展”,齐集80余件唐云力作与旧藏,展示唐云这位海派花鸟大家的传奇艺术人生,首度全景式呈现唐云从自由艺术家到海派文化旗手的蜕变之路,一探其如何以笔墨革新撬动海派花鸟画百年转型。
作为与江寒汀、张大壮、陆抑非齐名的“海上四大花旦”之一,唐云的花鸟画兼有北方的沉郁雄厚,又有南方的清新俊逸,不仅革新了海派小写意花鸟画的表现范式,更实现了艺术价值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统一。唐云二十余岁便因画名震杭州,被誉为“杭州唐伯虎”。来到上海后,更是凭借敏锐的市场眼光迅速转向花鸟画的创作,并推动了小写意花鸟画革新的成功实践。在展览的第一板块“海上雅韵绽芳华”中,“清新烟火气”的《幽兰灵芝图》不仅见证了唐云与挚友若瓢的“跨界合作”,更引出挚友若瓢为其策划的轰动一时的“杯水画展”,助力唐云在上海画坛一战成名的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唐云主动转型为“时代画笔”,不仅筹建上海中国画院、策划1961年首届“上海花鸟画展”进京展出,更在《人民日报》发文《画人民喜闻乐见的花鸟画》,力破“花鸟画是小画种”偏见。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火热的生活中都是唐云的创作养分,展品中满满都绘就了崭新的社会风貌。在展览的第二板块“笔墨逐浪绘新篇”中,不乏如《棉花稻谷》《葵花朵朵向太阳》等这一时期唐云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让传统笔墨迸发出磅礴时代力量。此外,如《毛主席诗意图》《革命圣地》等山水创作,则展现出唐云将石涛“搜尽奇峰”的写生理念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视觉叙事。
“丹青筑梦写春秋”则展示了唐云的大量收藏精品,事实上,唐云的收藏清单堪称“中国美术史教科书”:石涛的狂野、八大的孤傲、金农的古拙、任伯年的市井烟火气……过展这一板块,观众将清晰感受到唐云的艺术生涯正完美诠释了“以藏养学、以学促创”的治艺理念。正如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本次展览学术主持陈翔所表示的那样:“唐云作为海派一个重要的标志性艺术家,塑造了独有的艺术样式,既有海派绘画贯通古今的风格特点,又有新时代花鸟画雅俗共赏的审美价值。他充实了海派的内涵,也续写了海派在1949年之后的辉煌篇章。”撰稿|王悦阳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