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梅花情种”彭玉麟

日期:2025-09-1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似彭玉麟这般爱人及梅至深者,别无二人。
撰稿|喻 军


  多年来常见到晚清彭玉麟的梅花图。起先并未留意,见多了难免惊诧于彭玉麟怎么只画梅花呢?经了解后,方知这一切缘于一段感人至深的“情缘”。

  彭玉麟非等闲人物,曾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被称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湘军水师创立者)。有人称彭玉麟为“别样柔情的伟丈夫”,就连民国狂人辜鸿铭每提及彭玉麟,也不吝擢赞其为“天下第一奇男子”。其实“柔”也好,“奇”也罢,都和一位叫“梅姑”的女子有关。

  少年彭玉麟与贫家女王竹宾暗生情愫且私订终身。由于彭玉麟外祖母把王竹宾收为养女,使之“理论上”成为彭玉麟的长辈,彭玉麟只好改称其为“梅姑”。王竹宾年长彭玉麟一岁,由于这突然错位的“辈分”,给二人无形中挖下一道交往的鸿沟。后在彭母撮合下,梅姑嫁入一户姚姓人家。四年后梅姑因难产而死,彭玉麟闻此噩耗,痛彻肝肠,认定梅姑之死乃自己的懦弱所致,也使自己就此失去终生至爱(彭玉麟成婚后,与原配感情一直不洽)。某日他到梅姑坟前起誓,此生要画十万幅梅花,来纪念这份终身不渝之情。发这样的誓,表明彭玉麟是个不折不扣的“情种”,可画十万幅梅花是个什么概念?每天一幅,也须270年才能完成;即便一天画五幅,也得花上54年,而彭玉麟的享年不过74岁。

  或许我们不必用“十万”作量化指标,我们只须知道,彭玉麟此后无论戎马倥偬,文案积山;或年岁渐长,身体抱恙,他都不舍昼夜,画梅不辍,可谓数十年如一日,只为兑现这份承诺,缅怀这段深情。即便到了弥留之际,彭玉麟仍颤颤巍巍站起身来,在家人搀扶下去到画桌旁,一笔笔勾写他的梅花。他这一生,不光画梅花,还写下不计其数的梅花诗,大多题之于画,这里仅录一首:“一生知己是梅花,魂梦相依萼绿华。别有闲情逸韵在,水窗烟月影横斜。”

  彭玉麟还于湖口水师大营周边遍植梅花,号“梅花坞”。他晚年居杭州,还把梅姑的墓迁来西湖之畔,以方便凭吊。这样的痴情男子,该让人如何形容呢?我在阅读和行旅中,“遭遇”过林和靖、吴镇、王冕、金农等爱梅者的遗迹,大多以梅寄怀,一展孤洁的风骨。然似彭玉麟这般爱人及梅至深者,别无二人。

  那彭玉麟的梅花究竟画得如何呢?我以为尤其他的墨梅,与一般文人画还是有所区别:其造型铁骨铮铮,多画古拙结疤的粗干。章法构图尽得纵横之势,上不见顶,下不露根,以直幅居多而一力挺拔,被人称为“兵家梅”。同时其书法、题诗也属上乘,彰显出他的多才。有人把郑板桥的墨竹和彭玉麟的墨梅并称为清代画坛之“双绝”。撰稿|喻军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