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齐聚长宁,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4月6日下午,“聆听世界·共享‘风琴’”长三角及全国优秀手风琴节目展演在虹桥艺术中心举办,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青少儿手风琴琴童与名家聚集于此,展演多元化创新作品。
当悠扬的手风琴声在虹桥艺术中心响起,一场视听盛宴正式拉开帷幕。舞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手风琴演奏者们用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之旅。
首先登场的金城曦以一曲《云雀》开启了这场音乐盛宴。虽然仅有14岁,但这位曾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川音附中的少年台风稳健,琴声如行云流水,灵动的音符仿佛带着观众飞向了蓝天白云之间,让人感受到了手风琴音乐的无限魅力。紧接着,另一位9岁的小小演奏家施亦骁带来了一首经典的《秋叶》,那浪漫而优美的旋律,如同秋日里飘落的树叶,触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弦。
随着演出的深入,舞台上的表演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手风琴与管乐团合奏的《接过雷锋的枪》,将手风琴的柔美与管乐团的激昂完美融合,展现出了一种别样的力量感;手风琴合奏《克利奥帕》,则以欢快的节奏和明快的旋律,带领观众领略了异国风情。
舞台上,手风琴与唢呐的跨界合作《赛马》格外令人惊艳。唢呐的高亢嘹亮与手风琴的灵动音色相互交织,仿佛让人置身于广袤的草原,看到了骏马奔腾的壮观景象。这种中西乐器的巧妙结合,不仅让观众耳目一新,也让人们对传统乐器的创新有了更多的期待。“我小时候就喜欢在收音机里听手风琴曲,对手风琴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天看到这么多优秀的演奏家和创新的作品,真的太感动了。手风琴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真的让人欣喜。”观众赵阿姨感慨道。
演出的后半段同样精彩纷呈。手风琴合奏《高速列车》以其快速的节奏和紧凑的旋律,仿佛让人感受到了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而《蒸汽&赛博朋克》则将手风琴的音色与现代科技元素相结合,展现出了一种未来感十足的音乐风格。
此外,展现帕米尔高原神秘与民族风情的塔吉克民歌《冰山上的来客》;充满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和赞美之情的《我开火车游祖国》;改编自广东民歌,并融入爵士与探戈元素的《彩云追月》;演绎桑巴热情,展现音乐的多元魅力的《音乐会桑巴》,以及手风琴与民乐、打击乐合奏,展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民族风格的舞曲组曲《梦之旅》,都让观众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演出结束后,国际手风琴联盟的专家们还对参演团队进行了现场点评,为年轻的演奏者们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指导。同时,展演还颁发了“最佳创新作品奖”“最具潜力琴手奖”等多个奖项,以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手风琴艺术的创作和演奏中。
这场展演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场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来自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的手风琴演奏家们用自己的音乐语言,讲述着各自的故事,传递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让更多观众深深感受到了手风琴艺术的魅力。“这次展演真的太精彩了,尤其是几位孩子的表演让我看到了手风琴艺术的未来和希望。我自己也学过手风琴,看到孩子们在舞台上自信地演奏,我仿佛又找回了自己学琴时的那份热爱。”一位年轻的琴童家长王先生说。
随着这场展演的落幕,第七届“上海之春”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周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届艺术周以“传统与现代的回响”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多个国家的顶尖手风琴艺术家及长三角地区的优秀演奏家,通过多场高水准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市民游客共享了一场“处处可遇见”的手风琴文化盛宴。从古典到现代,从传统到创新,手风琴艺术周活动举办场地从剧院延伸至商业载体和网红街区,在长宁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进一步推动了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未来,长宁还将通过艺术赋能城市更新,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提升不同文化艺术的附加值,做大做深国际文化交流,让多元文化触达更多角落。
图片来源于区文化和旅游局
撰稿:甘力心
编辑:程 前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