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美图来袭!来看看他们镜头里的新泾……
方寸光影间 定格生态人文记忆
步入展厅,一幅幅作品串联起新泾镇的四季更迭与生活百态。生境花园的春樱夏荷、秋枫冬梅在镜头下舒展身姿,居民晨练的矫健身影与街巷市井的烟火气息跃然于画面。
其中,“乐伯摄影沙龙”队长陈建的作品《乐颐之乐》抓拍太极爱好者凝神运气的瞬间,衣袂翻飞间尽显传统韵律;原“乐伯摄影沙龙”队长黄祖德的作品《笑看夕阳》则以暖橘色调定格了几位老人在周家浜协和路桥凭栏远眺的剪影,他们看暖阳西下,享晚风送凉。
“这张夕阳照拍摄于三年前,当时桥西侧视野开阔,落日余晖能洒满整个河面。”摄影队成员指着作品感慨道。随着对面楼宇的拔地而起,昔日“长河落日圆”的景致已成回忆,如今,这些照片成了难得的回忆,无意间反映出居民们生活环境的变迁。
区别于专业艺术展览,这场摄影展的独特之处在于参展的80余幅作品全部出自社区“乐伯摄影沙龙”老年爱好者之手,且多为成员们在市、区等各级影展中的获奖佳作,他们用光影记录家园变迁。
对乐伯摄影队的成员而言,摄影不仅是爱好,也是晚年生活的精神支点。69岁的李阿姨退休后一度陷入“无所事事”的焦虑中,加入摄影队后,她跟着团队成员学习构图、光影技巧,甚至自学修图软件,“现在每天背着相机出门,感觉自己又找到了‘上班’的节奏。”摄影队还定期举办采风活动和作品评鉴会,老人们互相切磋技艺,其乐融融。
展览现场,摄影爱好者与居民们畅谈创作故事。“我们追着太阳,拍过日出日落;也冒着高温,拍过生境花园的各类小动物……”陈建介绍,“乐伯摄影沙龙”队伍成立五年来,成员们用脚步丈量社区每个角落,既拍摄生态修复后白鹭翩跹的自然之美,也关注加装电梯、口袋公园建设等民生细节,近30位成员以生境博物馆为基地,常态化开展团队活动和学术交流。
绿八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观锡告诉记者,“这场‘居民拍、拍居民、居民看’的展览,既让居民发挥特长,重拾价值感,又留存了珍贵的地方记忆。”
据悉,本次“万类霜天竞自由生态摄影展”展出至5月31日,年内还将以社区金婚活动为主题,开展创作展示活动,进一步融入“家园同心树”的社区自治和家园共治。
展览地址
协和路239弄新泾镇绿八居民区宁聚里(XIN邻驿家)四楼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六
(9:00—11:00、14:00—16:00)
(节假日除外)
部分图片来源于绿八居民区
撰稿/图片:季佳佳
编辑:史焕焕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