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服务覆盖率100%!长宁这项工作有点“暖”~

日期:2025-04-18 【 来源 : 上海长宁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4月17日,2025年长宁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推进会在北新泾街道吾爱家召开。近年来,长宁区聚焦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为精神障碍困难人群带来“暖流”。

  自2021年全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试点项目”开展以来,长宁区作为全市起步最早、试点成效比较突出的中心城区,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服务覆盖率从20%逐渐增加至今年的100%,实现街镇全覆盖。

  长宁区建立完善了由区民政局、卫健委、残联、试点街镇、精卫中心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参与推进的工作机制,主动协调区卫健委、区残联,共同组建长宁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区级专家组。各试点街镇积极建立项目工作小组,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

  北新泾街道爱馨苑智慧康养服务中心

  心理咨询(辅导)室

  咖啡烘焙室

  手工作品义卖区(展示区)

  心理咨询(辅导)室、咖啡烘焙室、手工技能(职业技能)培训室……北新泾街道爱馨苑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援助、活动支持和技能指导服务的设施齐全。作为长宁区首个智能化、精准化、精细化的智慧康养服务中心、智慧型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爱馨苑承载着“科技为人”的理念,为北新泾街道“数字+精康融合2.0”模式搭建平台基础。北新泾街道强化数据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深化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管理和康复,科学落实“防治-康复-转介”精康体系建设,提供“全维、全面、全程、全心、全力、全效”的服务。

  虹桥街道建立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多方力量融合服务协作平台,创新“民政资金+社区资源+专业机构”与医疗卫生专业机构的协同工作服务模式,逐步建设成适合区内发展的“社区康复中心”,自主运行特色康复团体,拓展社区深化服务;新泾镇聚焦患者需求,逐步构建起以家庭为基础、专项社工站为支撑、社会力量为推动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通过“标准化”引领,进一步推进康复工作提质增效;天山路街道以“康复成效”为核心目标,坚持“大胆创新、稳步推进”的原则,设计“一人一案”康复计划,总结出一套“1+2+N”服务体系,形成常态化康复机制。

  在各街镇精康团队的服务支持下,不少服务对象已有了明显改善。居民G先生(化名)患重度精神发育迟滞,长期自卑退缩,社交能力严重受限。精康团队介入后,通过心理社会评估、问题根源分析,制定个性化干预计划,教授他家务技能、建立奖励机制,增强其自信心。在G先生有了一定康复后,精康团队联系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为其争取到咖吧实习机会。G先生认真完成了实习工作,社交能力和精神状态显著提升。

  为进一步增强服务专业性、稳定性、可及性,形成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长效机制,今年,长宁区将进一步规范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在服务对象选择、评估转介等方面发挥协同机制效能,逐步完善长效推进机制,深耕细作、注重个案,建好长宁特色品牌,共同推进“精康融合行动”落地见效的长宁探索。

  图片来源于区民政局

  撰稿:谭奕茂

  编辑:程 前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