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延安西路地铁站共享单车“瘦身”成功!这是怎么做到的?

日期:2025-06-27 【 来源 : 上海长宁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最近,来往的市民发现,延安西路地铁站周边停放的共享单车“瘦身”了。经过华阳路街道联合多方力量综合整治,延安西路地铁站周边的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明显改善,人行道通行空间得到有效释放。

  整治前

  3、4号线延安西路地铁站是华阳路街道辖区内的重要交通枢纽,毗邻海粟文化公园,日常人流量大,非机动车停放问题一度十分突出。据统计,高峰时段该区域的共享单车数量高达900余辆,其中地铁站周边就聚集了500多辆。大量共享单车、外卖车辆以及个人非机动车的叠加停放,导致人行道通行空间被严重挤占,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整治后

  为解决这一难题,华阳路街道第三综合网格主动牵头,联合区建管委、延安西路地铁站、街道管理办、城运中心、综合执法队等多方力量,通过专题党建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在长宁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综合治理工作小组的指导下,第三综合网格与区城管执法局、区交警支队形成联动监管体系,并与美团、哈啰、青桔三家共享单车企业签订《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投放运营协议》,明确企业主体责任。

  为强化协调联动,第三综合网格创新推出“双向任职”机制,即街道网格长兼任地铁站“零号站长”,地铁站长担任网格工作站兼职副站长。这一机制有效促进了街道与轨交站点在平安建设、交通疏导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在具体措施上,第三综合网格首先通过动态监测和高效调度,将区域共享单车总量从高峰时段的900余辆压缩至300辆,其中地铁站周边控制在150辆。三家共享单车企业各配备1辆运维车辆,在早晚高峰时段加强保障,并引入第三方清运企业作为托底。

  其次,在地铁站周边设立共享单车禁停区域,预留非机动车停放空间,同时设置两处推荐停放点,可容纳150辆单车停放。通过“电子围栏”技术限制共享单车在禁停区域落锁,督促企业加快新型车辆迭代,用电子定位锁替代原有机械锁,利用手机端定位还车功能规范用户停放行为。

  此外,第三综合网格还深入挖掘地铁站周边潜在的非机动车停放空间,作为高峰时段的“蓄水池”,通过“短途接驳+集中清运”提升清运效能。结合今年市民心工程中“B+R”(骑车+地铁)提升项目,进一步优化非机动车停放区域设置,按单车品牌颜色划分停放区,增设艺术型停车点和地面导引标识,引导市民有序停放。

  经过综合整治,延安西路地铁站周边的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明显改善,人行道通行空间得到有效释放。接下来,第三综合网格将继续会同区建管委、延安西路地铁站、海粟文化公园等单位,在“海粟公园、天山公园与轨交3、4号线人行步廊系统”建设期间,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非机动车管理措施,切实提升市民出行满意度,用网格服务“兜”住群众稳稳的幸福。

  图片由华阳路街道提供

  撰稿:李媛媛

  编辑:陈 莎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