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丁氏推拿”走进长宁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非遗项目诊疗服务!

日期:2025-06-27 【 来源 : 上海长宁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在长宁,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受益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医术。两年多来,国家级非遗项目“丁氏推拿”代表性传承人孙武权通过坐诊、带教、科普、病例指导等多种形式,将优质医疗资源引入到长宁,落地到仙霞社区,惠及众多居民。

  6月20日,又是孙武权每月一次下沉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子。一大早,仙霞新村街道仙逸居委会活动室内便人头攒动,居民们早早选好了座位,等待孙武权主任的到来。

  讲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项目丁氏推拿的发展过程,分享丁氏推拿近年来的重要突破,孙武权的现身说法,让居民们对关节疼痛治疗有了更新的认识。

  一场深入浅出的讲解后,“上海工匠孙武权名医传承工作站”的三位成员蔡黎、向晖、刘威还通过情景剧向大家展示了腰突症的易发诱因;中心中医医生邱太阳还展示了“三招两式”传统功法改良版,引得现场居民纷纷跟随练习。

  科普只是“上海工匠孙武权名医传承工作站”落地仙霞后的多项工作之一,坐诊、带教、病例指导则占了更大的比例。

  下午时分,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诊室内,医生宋旻晏正在为8岁的康康(化名)进行推拿,在她身边进行指导的就是孙武权。

  “小孙子以前不爱吃饭,在宋医生这里推拿了几次后,胃口明显好了很多。”在康康奶奶看来,在“家门口”就能调理好孙子的身体,是他们的幸运。

  “上海工匠孙武权名医传承工作站”在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揭牌之初,孙武权曾希望为社区培养一两位小儿推拿的医生,发挥丁氏推拿在治疗小儿脊柱侧弯、预防小儿近视、调理小儿肠胃方面的优势,为社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如今这些愿景已经变成了现实。

  同样获益的,还有76岁的管阿姨。一年多来,管阿姨一直忍受着反复腰痛、下肢麻痛的困扰,对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在家庭医生的建议下,管阿姨来到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接受治疗。

  “平时医生给我扎扎针灸、做做理疗,孙主任来坐诊时,还会给我推拿。”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管阿姨的症状明显好转,走路轻松了很多。

  65岁的沈阿姨平时喜爱缝纫,也导致颈椎劳损,常常会出现头晕、上肢麻木的症状,在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治疗后,症状也明显减轻。

  获益于“上海工匠孙武权名医传承工作站”的不仅仅是居民患者,社区的医生也收获满满,“通过孙主任这些年‘传帮带’,我们社区医生的个人技术不断提高,和社区居民的粘合度也不断提升。”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针推科主任黄谷介绍道,如今,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将传统推拿技法与现代社区需求有机融合。

  “作为传承百年的中医,‘丁氏推拿’有着‘简、便、效、廉’的特色,结合微调手法、功法训练等非手术疗法,主张‘筋骨并重,以筋为先’, 强调‘点为主,点面结合’的手法标准,可通过柔和深透的刺激恢复筋骨动态平衡。其适应症广泛,涵盖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并在膝关节炎治疗中创新运用大数据制定精准推拿方案,可延缓人工关节置换甚至助力术后功能重建。”说到“丁氏推拿”的特色和效果,孙武权严谨的话语中透出自信,“作为国家级的非遗项目,我们不能只是在三甲医院里孤芳自赏,更应在社区推广和发展,面对更多患者群体,发挥更大作用。”

  撰稿/摄影:赵 立

  编辑:陈 莎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