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正文

从“品类突围”到“行业标准” 塔斯汀中国汉堡如何持续破局?

日期:2025-03-21 【 来源 : 信阳新闻网 】 阅读数:0

当西式快餐巨头用全球化标准收割中国市场时,塔斯汀以“中式汉堡”的品类革命撕开裂缝,又在六年内将这场创新升维为行业标准的话语权争夺。从2018年首创手擀现烤堡胚技术,到2024年发布《2024中式汉堡品类发展报告》及《2024中国汉堡行业白皮书》,这个本土品牌用“非对称竞争”法则改写了西式汉堡快餐行业的底层逻辑——不是对既有规则的修补,而是用技术标准、文化符号与产业生态的重构,创造新的游戏规则。

品类突围:用“中国胃”解构西式霸权塔斯汀的破局起点建立在对西式汉堡快餐工业体系的精准解构。当麦当劳、肯德基用标准化维持全球品质统一时,塔斯汀反其道押注“现制化”:手工擀制的面团需经历48小时冷发酵,现烤工艺让门店操作间飘出烘烤特有的麦香。这种现场制造的“手工现烤”,恰恰是消费者一直想看到的。

标准之战:从技术参数到产业话语权2024年发布的《2024中国汉堡行业白皮书》,可以看出塔斯汀更深层的战略目标。当竞争对手还在比拼门店数量时,塔斯汀已转向更高维度的标准制定权争夺。

文化升维:从产品符号到消费意识形态当行业讨论“国潮”还停留在龙凤纹样与汉服元素时,塔斯汀已着手构建更深层的文化操作系统。醒狮图腾不仅是包装上的视觉符号,更被转化为门店陈列规范,甚至衍生出节气限定的主题产品。这种文化赋能的终极目标,是重塑消费者对快餐的价值认知。

破局启示:本土商业的第三种路径塔斯汀的崛起颠覆了两种传统认知:其一,中国餐饮品牌不必在“低成本扩张”与“高端化升级”间二选一,通过技术标准与文化势能的共振,完全可以在大众市场创造超额利润;其二,本土化创新未必是对国际化的妥协,反而可能成为反向输出的起点。

在这场从品类突围到标准输出的长征中,塔斯汀验证了一个商业真相:当中国消费市场进入“精细化竞争”时代,真正的破局者必须同时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从手擀面团的技术革命到行业白皮书的发布,这个品牌正在证明,本土商业创新的终极战场,不在市场份额的百分比里,而在那一个个改写行业参数的技术标准中。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