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正文

资本向绿:ESG投资如何驱动全面绿色转型? ——评《加快全面绿色转型的管理变革研究》

日期:2025-04-25 【 来源 : 信阳新闻网 】 阅读数:0

  在“双碳”战略深化与全球可持续金融范式转型的背景下,浙江工业大学吴宝教授团队所著《加快全面绿色转型的管理变革研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投资理论框架,阐明了资本要素如何驱动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机制。全书以“机构投资者网络ESG共享偏好”为切入点,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新范式推动绿色转型的作用路径,为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突破与实践启示。

  该书突破传统公司治理研究范式,提出“机构投资者网络协同治理”的核心观点。与单一机构投资者相比,具有ESG偏好的机构投资者的集体行动更具影响力,能够更有效地推动企业完善治理机制。他们不仅可以提交有关节能减排和低碳创新的股东提案,还能通过与企业管理层或董事会的私下沟通,甚至以“退出威胁”的方式,迫使被投企业将ESG导向与低碳创新纳入战略决策。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投资者网络还具备资源整合优势,可为被投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与智力支持,降低被投企业对创新风险的顾虑,从而提高低碳技术研发的成功概率。此外,该书探讨了绿色金融和经济不确定性在机构投资者网络ESG共享偏好推动被投企业绿色创新中的作用。具体而言,绿色金融提高了企业响应 ESG 倡议的意愿与能力,而经济不确定性则进一步放大了绿色金融的作用。这一递进式理论建构,为我国构建机构投资者治理新范式的制度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该书还系统剖析了机构投资者网络ESG共享偏好的形成机制:基于“筛选逻辑”的偏好聚合路径,体现为机构投资者主动甄别媒体信息,聚焦ESG表现优异的标的;而基于“生成逻辑”的偏好强化路径,则表现为媒体报道重塑投资理念,进而影响投资判断。实证结果显示,正面媒体报道显著提升机构投资者群体对高ESG评级企业的投资倾向,负面媒体报道则对其产生抑制效应,验证了筛选逻辑在ESG共享偏好形成过程中的占主导地位。同时,该书还考察了分析师关注与公众关注的中介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对机构投资者网络ESG共享偏好形成机制的理解,也为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积极践行 ESG、创造良好媒体形象以吸引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的管理变革研究》不仅为ESG投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还通过严谨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为我国实现全面绿色转型的治理体系创新贡献了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智慧的解决方案。(书评人:陈衍泰,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