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装协会科技委换届会暨一局安装引热入郑项目质量观摩会在豫召开
6月27日,由中国安装协会主办、中建一局安装公司协办的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换届会议暨中建一局安装公司华润登封电厂引热入郑项目质量观摩会在河南郑州隆重召开。会议以“科技赋能安装产业,创新驱动行业发展”为主题,汇聚行业权威专家、企业领军人物,全面总结第六届科技委工作成果,部署新一届科技委发展规划,并通过现场观摩重大民生工程,展现安装行业科技创新实践成果。
中国安装协会副会长,中建一局安装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皓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安装协会第七届科技委副主任,中建一局安装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大伟代表新任委员发言。来自中国安装协会的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卢皓向大会致辞,对协会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换届是协会组织建设重要环节,关乎行业未来发展。当前,建筑安装行业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贡献显著,随着“好房子”建设提速,智能建造技术、绿色建筑理念涌现,数字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成本上升、技术瓶颈、人才短缺等问题。作为协会副会长单位与建筑央企法人,公司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研制国内首台“综合管廊环境智能控制装置”“低空间机电管线安装机器人”,在华润登封电厂引热入郑项目打造机电装配式移动工厂,自主研发“压力管道建设期智慧管理平台”,推动项目一体化、可视化管控。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兴起为建筑企业提供全新管理方式,数智化转型是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希望在协会支持下,与同仁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为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周大伟代表新任委员发言,对中国安装协会40年来在搭建行业桥梁、推动产业进步方面的核心作用予以高度肯定。他指出,科技委作为行业智库,在服务国家战略、完善标准体系、促进技术革新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他表示,当前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深水区,要以更具前瞻性的布局应对“双碳”目标、新型工业化建设等国家战略需求,并围绕行业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方向作出系统性规划,强调要以四大举措赋能安装行业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关键期的高质量发展。
下午,全体代表实地观摩了中建一局安装公司承建的华润登封电厂引热入郑项目。活动中,中建一局安装公司引热入郑项目经理崔刚作项目建设经验交流,来自全国的安装行业专家对项目在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和智能建造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华润登封电厂引热入郑项目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总投资约42.2亿元,全长约64公里。自2023年3月开工建设,于2024年11月建成投运。投运后增加供热面积4667万平方米,构建了郑州“市域统筹、一网多源”的供热格局,更是创造了国内管径最大(1.6米)、高差最大(220米)、压力最大(3.0兆帕)、首次采用混压技术(2.5兆帕/3.0兆帕)、穿越压覆采空区最长(26.5公里)、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长输管网工程,堪称“翻山涉水、上天入地”的超级工程。
项目建设期间综合应用了十四项创新技术,观摩现场集中展现了七大创新技术应用:国内首次在130℃高温管道内壁采用减阻节能重防腐涂层技术;热力管道光纤检漏系统实现全线实时监测;无人机倾斜摄影与GIS技术构建1比1实景模型辅助施工;机电装配移动式生产线实现管道加工自动化;内涂层机器人解决有毒环境施工安全难题;供热管网数字化平台贯穿全生命周期管理;星璇项目管理系统实现施工人员智能管控。
华润登封电厂引热入郑项目在推动超大管径超高压长输供热管网综合关键技术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揽获河南省级工法6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1项;收获国家级QC成果3项、省部级QC成果16项,BIM大赛荣获国家、省部级大奖8项。工程建设期间穿越河流、铁路、高速公路、石头山等45处复杂区域,其施工难度与技术突破,堪称长输供热管网工程建设的“教科书级”范例。
中建一局安装公司作为GA1级长输管道资质持有企业,在项目中展现的“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建设理念,为行业树立了“科技兴企”的实践典范。随着安装行业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一局安装将进一步凝聚创新资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升级提供更强技术支撑,助力安装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未来,中建一局安装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强化科技赋能,从关键技术突破、数智化升级等方面持续探索管网产业技术创新思路,为安装行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建一局安装公司:朱书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