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部电影到一堂历史课:IMAX《南京照相馆》点燃“电影+文旅+教育”融合探索
2025年的暑期档,并不热闹。
在众多大片相继“乏力”之后,《南京照相馆》成为最意外的惊喜——凭借深沉的叙事和真诚的情感逆势突围,票房破12亿元,一跃跻身2025年度票房榜前三,猫眼预测冲刺42亿,成为当季少有的长线爆款。
而真正令人关注的,不只是这部电影的票房数字,更是它在银幕之外所激发的“外溢效应”。
8月1日,一场以《南京照相馆》为核心内容的沉浸式历史教育活动在上海举行,由IMAX中国联合浦东共青团、上海影视乐园、上观新闻共同发起,吸引了近300名来自高中、大学及青年志愿组织的青少年参与。这场名为“身临历史·心向未来”的公益教育活动,也是IMAX“随影行”计划的首站,聚焦“电影+”融合新探索,试图在新时代语境下寻找影像内容的社会延展力。
活动第一站,青少年们走进《南京照相馆》的取景地——上海影视乐园,在高度还原的1937年南京街巷中触摸斑驳砖墙、聆听拍摄故事;随后前往三林烈士陵园缅怀英烈,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在场域中完成情感沉淀。最后,观众在IMAX影院集中观看影片,沉浸式体验将历史细节与人性光辉悉数放大。
从历史现场走向光影世界,再回归现实认知,一场完整的“影旅教”闭环体验就此落地。不是简单地“种草拍照”,而是以影像为引,完成一次知识、情感与现实三维共振的旅程。它不只是“用电影带人来”,更重要的是,“让人从电影中带走些什么”。
此次观影活动也特别收到了主演刘昊然、高叶的视频寄语。刘昊然对青少年说道:“电影里被IMAX银幕放大的历史细节,会带你们走进1937年的南京,现实中的每一处人间烟火,正是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寸土山河’。”高叶则鼓励年轻观众:“愿今天的影游之旅,为你们打开回望历史的窗,也成为照亮未来的光。”
活动结束后,不少青年观众坦言:“纸上得来终觉浅,历史从未如此真实。”带队教师也表示:“这是一种能够走进人心的教育形式,让历史成为鲜活的记忆,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爱国与自强的种子。”
近年来,IMAX持续引入兼具艺术价值与教育意义的优质影片,如IMAX原创电影《小行星猎人》《象行记》。而“随影行”项目的启动,正是想要通过优质内容联动实地场景与公共议题,探索沉浸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IMAX中国首席执行官孟丹青表示:“IMAX‘随影行’项目是我们深化‘电影+’创新模式的又一有益实践,诠释了IMAX将沉浸观影体验与文化、教育价值深度融合的理念。通过《南京照相馆》,我们不仅实现IMAX大银幕上的真实还原,更将其延伸至现实场景的沉浸探索,这种链接银幕内外‘真实与真实的碰撞’,彰显了IMAX作为综合娱乐体验平台的无限可能。这既是我们对'真实'的致敬,也期待能以此启发浦东青年及更多青年群体在实践中汲取灵感与力量。”
当下的电影产业面临结构性转型,头部影片“两极分化”,中腰部内容生存艰难,单一票房变现已不再足够。如何提升影片的长尾价值、释放内容的社会功能,成为摆在所有制片方、发行方和平台面前的共同课题。而“电影+”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不断演化的产业共识。它不是简单的跨界噱头,而是一种全链路再造,此次活动正是“电影+教育+文旅”融合的现实样本。
在这个节点,IMAX“随影行”的首站落地也透露着一个信号:未来的内容平台,不只是内容的“终点”,而将成为内容价值“二次开发”的发动机。无论是沉浸教育、场景旅游,还是文化活动,围绕电影展开的延展体验,将成为拉动内容生命力、推动观众深层参与的关键杠杆。
电影,不再只是两个小时的故事。而“电影+”所连接的,是未来电影产业新范式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