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正文

全国青联委员姚圣云:以玉雕刻画非遗传承新篇章

日期:2025-09-02 【 来源 : 信阳日报 】 阅读数:0

在中国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国家级非遗技艺海派玉雕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今年7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上海市青联常委、上海非遗传承青年人才姚圣云当选第十四届全国青联委员,这既是对她多年来深耕海派玉雕技艺保护与传承的鼓励,也彰显了非遗保护与传承在青年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在上海青联发布的上海各级青联委员踊跃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感悟中,姚圣云说:“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作为一名从事非遗工作的青联委员,我将积极履职,继续加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作,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创作出更多向上向善的优秀非遗作品。同时,继续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充分发挥青联委员的纽带作用,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搭建青年非遗技艺传承传播的平台,为喜爱非遗文化、愿意学习传承非遗技艺的青少年打造广阔舞台,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就梦想。”

在多年的一线创作中,姚圣云传承并掌握双面弧雕、四面联雕、六面围雕等玉牌创作绝技和方法,并致力于玉雕造像牌创新性的探索性研究,创立了“云牌头”“平安佛牌”等,揉合了外形结合的平面高浮雕为特色的造像艺术风格,为玉雕形式开启新的思想。她曾获“全国轻工技术能手”“上海工匠”等称号,许多作品获得国家和省市级评选活动金奖。

姚圣云日常不仅潜心钻研玉雕技艺,将传统与现代艺术理念巧妙融合,创作出一系列深受国内外藏家喜爱的作品。作为全国青联委员,徐汇区政协委员,姚圣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她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工作,通过各种渠道普及玉雕知识,提高公众对玉雕非遗技艺的认识和保护。多次参与在国内外举办玉雕艺术展览和讲座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玉雕背后的文化故事,领略这项古老艺术的魅力。

翻开姚圣云今年的非遗宣传和文化推广历程,2025年初,姚圣云进入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以“美成在久——华夏玉文化的隽永与心工”为主题,带领师生们展开了一次文化与玉雕非遗技艺的深度探索。乙巳蛇年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在东方卫视春晚,姚圣云携带工艺精湛的作品来到现场,在展示非遗项目技艺的同时,为观众送出新春祝福。3月,作为徐家汇街道“她力量共璀璨”2025年度项目的主理人推动实事项目落地。4月,作为第24届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代表团成员,发挥所长,积极参与中越青年交往活动,为两国民间交流、民心相通作出自身贡献。8月,参与以“聚势・赋能・共赢——文旅商体展联动打造青春经济新动能”为主题的2025沪港澳青年经济发展论坛,共同探讨青年在经济、文化发展中的角色与贡献,以文化共鸣增强交流交融。近日,又参与了“珠豫汇”豫园珠宝时尚产业联合体首期沙龙活动,拆解 “传统玉雕怎么玩现代美学”,繁荣商圈消费生态,提升豫园商圈国际影响力,助力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姚圣云还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玉雕人才。她与弟弟全国技术能手姚圣国创办了国云玉舍玉雕工作室,亲自指导年轻学徒,传授技艺,分享经验。目前正积极筹备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协同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为海派玉雕的传承和发扬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投身于玉雕行业,为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姚圣云看来,玉雕中的工匠精神是人类千百万年积累下来的、在手工业时代达到顶峰的一种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它包含了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独具匠心的创造力,精髓在于创造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玉雕工匠精神的第一要素是乐趣和热情。玉雕师需对玉雕行业充满热爱,享受与玉石对话的过程,将玉石视为有灵性的物质,用心去雕琢,追求每一件作品的完美。”

作为上海市、区青联常委、市工会代表、区政协委员和市工商联青创联理事,以及徐汇区劳模工匠进校园讲师团成员,她积极为行业发声、参政议政、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大力宣传中国传统玉文化。“锲而不舍、传承发扬”是匠心精神,更体现匠人担当。

在未来的道路上,姚圣云表示将继续致力于玉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行业建设,为推动中国玉雕艺术走向世界舞台而不懈努力。她坚信,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玉雕艺术定能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文/许军展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