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千年智慧,启当代浪潮:问止中医-精一书院践行守正创新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句源自《尚书》的古训,如今正成为问止中医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坐标。
2021年5月,问止中医联合创始人林大栋博士秉承“惟精惟一”之心,创办三年制公益中医书院——精一书院,以“不收费、不收徒、不收礼”为宗旨,开启了中医药文化大众化传播的创新实践。在商业化浓厚的社会背景下,这一原则显得尤为珍贵。
四年多的时间,全程免费的精一书院从首期开班到第十期招生,学员规模从数百人激增至超41万名,累计开展近百场线下公益课堂,形成“线上系统授课+线下实操体验+AI中医大脑辅助”的立体传播体系。
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的背景下,精一书院的崛起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文化自觉,更构建了中医药文化“走进生活”的可复制样本,问止中医通过创办精一书院、举办中医药知识大赛、组织中医专题直播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传播中医知识,彰显着新时代中医药文化复兴的澎湃力量。
政策同频:让中医药“走进生活”
202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建设50个国家级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开展群众性中医药文化活动”的战略目标。此前发布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更强调,要“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融入生产生活,促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政策部署直指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核心痛点——专业性强、门槛过高、供需脱节。
当前中医药文化存在“知识普及不足、大众认知片面”的突出问题,亟需搭建贴近群众的传播载体。精一书院的创办,正是对这一时代命题的精准回应。传统中医传承多依赖“师带徒”模式,分科过细、传承范围有限,而现代学校教育又往往脱离生活实践,精一书院的使命就是融合二者优势,让中医智慧成为全民可学、可用的健康技能。
这种响应并非简单的政策跟随,而是深度的战略契合。书院“滚动式授课、弹性学制”的设计,打破了年龄、学历、地域的限制,从退休老人到职场青年,从中医小白到行业从业者,均可通过申请入学。
申请制入学机制,注重学员的素质、能力以及学习决心。申请要求只有:热爱中医,崇尚中国文化。申请人需要在线提交申请、完成预科班学习后,方能进入正式录取程序。
精一书院的课程体系同样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课程设置上,预科班聚焦“家庭中医小能手”培养,14课时涵盖生活常用中医知识;正式课程则以“中医结构分析”方法论为核心,由问止中医联合创始人林大栋博士主讲,把中医知识拆解成图表化、体系化、系统化的知识点,用“中医结构分析”方法论结合“人工智能中医大脑”解构东汉至今的历代中医名家学说。用48节大课串联《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历代经典,既保证学术深度,又兼顾实用价值。
生活导向:让中医融入日常
学习中医不是为了培养专业医师,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基于这样的理念,精一书院课程设计紧扣“生活化”核心,除了经典研读,还开设家庭急救法、儿童中医四季营、针灸特训营等多元化课程,让学员能学以致用。
“不收费、不收礼、不收徒”的“三不收”原则,是精一书院最鲜明的标签。作为一家纯公益性质的书院,其三年制课程全程无任何隐藏费用,仅要求学员每节课投入适量的学习时间。这一模式彻底打破了中医药教育的付费壁垒,让经济条件有限但热爱中医的群众得以平等获取知识。
书院超41万名学员中,有退休人员、有职场白领、有宝妈群体、有在校学生,还有临床医师这样的中医专业从业者,涵盖了各年龄段、各社会阶层。其公益属性不仅体现在课程免费上,更延伸到文化传播的末梢。
书院发起的“医脉寻踪”活动,林老师走访各地中医药文化地标,与精一学院线下相见;“问止杯”中医知识大赛连续四届开展,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普及中医常识。
中医药文化“破圈”的关键,在于“融入生活、走近大众”,而精一书院正是找准了这一传播密码。
文化雄心:从知识传播到文明传承
精一书院的目标不仅是传播中医,更希望让中医药成为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技术的延续,更是文明的传递。
作为陕西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林大栋博士将问止中医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中医大脑”深度融入教学。
林大栋博士曾在精一书院开学典礼上分享“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理念。“勤求古训”就是要深入浩瀚古籍,挖掘其中蕴藏的智慧瑰宝。而“博采众方”的践行者,即是人工智能中医大脑。
中医大脑以经方为基础,拓展了扶阳体系、温病体系等不同流派体系,完善了以倪师为代表的中医经方对治癌重症的中医体系,亦融入了以经络腧穴为基础的传统针灸和以耳穴、头针、腹针为代表的现代针灸体系。
经方、验方、时方、偏方、单方、秘方都能融会贯通,古人的博采智慧,在人工智能时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精一书院第十期招生通道已于2025年7月21日开启,将持续到2026年1月15日。
从第一期到第十期,精一书院如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年轮增长,新枝勃发。
正如书院的入学宣言提到的——“传岐黄正道至寰宇,示中医智慧于苍生”,这所现代中医书院正以实际行动,让中医药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响应“中医药文化走进生活”的国家号召。
《“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强调,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
精一书院的实践告诉我们,让中医药文化掀起浪潮,既需要坚守“惟精惟一”的传承初心,也需要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既需要企业的责任担当,也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
中医不仅是形而上之道,无形无象,通天达地;又是形而下之器,有形有象,医病救人。
当岐黄之学通过科技赋能变得触手可及,当中医药智慧融入日常成为文化自信,当各地通过线上课堂接续文化根脉,问止中医和问止精一书院将继续深化“科技+文化”战略,推动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华文化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