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古丝路上新,千年驿置首次开放!

日期:2025-05-1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 如今的我们依然能够想象,经过悬泉置的歌声伴着驼铃声,从西域欢乐飘荡,直至长安。
记者|孔冰欣


  万里黄沙,千年驿置。丝路上新,待我出行。

  敦煌莫高窟举世闻名,每年前往“朝圣”的游客大军仿似远征匈奴的勇士。而河西走廊敦煌与瓜州交界处安敦公路南侧的山下戈壁滩上,那座从汉代延续使用至唐、宋的戈壁驿站,大伙儿又是否知晓?

  悬泉置遗址,来头同样很大。2014年6月,它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点位之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到今年5月1日,悬泉置遗址景区交旅融合综合体项目正式对游客开放,也就是说,古老的丝路邮驿现已翩翩归来,像一位穿越时空的使者,将引领人们重返往昔辉煌记忆,醉笑驰骋阳关道。

  蠢蠢欲动的笔者,不禁盘算起如何合理使用剩余年假的问题了……


按1∶1的比例复原


  据悉,悬泉置交旅融合综合体项目将与悬泉置遗址、悬泉,以及在建的悬泉置数字展示中心共同构成交旅融合一体化运营的景区,成为国内首个“交旅融合”世界文化遗产景区。“过往司乘人员和游客可以在街区里停车、休憩、购物,前往按1∶1的比例复原的悬泉置和数字展示中心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感受悬泉清凉。”

  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除了在柳格高速公路上设置出入口外,车辆还可通过新增的ETC收费门架,从省道314线抵达景区,实现高速与省道的服务区共享。一言概之:更便捷、玩得爽。

  立足戈壁沙漠特殊地貌,悬泉置交旅融合综合体采用了下沉式设计风格——建筑以“裂缝中的重生”为灵感,街区下部结构位于地平面以下,寓意风沙掩埋后的悬泉置在戈壁裂缝中满血复活。走进街区,两侧建筑物古香古色,斗拱、纹饰等汉代装饰细节随处可见,且其间聚集了餐饮、特产销售等业态,这边厢沙棘汁、杏干、红枣一派陇味诱惑,那边厢开了家“沪上阿姨”奶茶店,主打一个覆盖多地、全年龄段吃货,舌尖心计费思量。

  在按1∶1的比例复原的悬泉置,可见高大的正方形院墙内,邮驿署、书佐署、议事署、置夫署等建筑分区面貌分明、井井有条,俨然一部“活”的史书。讲解员表示,绝大部分陈设都是根据悬泉置出土文物的记载还原的,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人办公、生活习惯,进一步加深对古丝路的认识。

  更了不得的地方在于,悬泉置交旅融合综合体也是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交响丝路1号线”项目的核心工程。“交响丝路1号线”旨在通过建设马桥路、七瓜路、双石路、榆悬路等多条旅游公路,联通悬泉置遗址、锁阳城遗址和榆林窟,串联起沿线湿地、水库、草原、沙漠、戈壁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形成与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遥相呼应的“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东部景群”,推动河西走廊文旅产业加速发展。

  胡风汉韵不绝,丝路之光不灭。


“快递站”也是“招待所”


  悬泉置遗址堪称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驿置机构遗址。其揭开了大汉王朝当年传递律令、上报军情、接待国宾的秘密。

  悬泉置的名称,相传与汉武帝时期的将军李广利有关。西征大宛后回京途中,前路崎岖天气炎热,人马疲惫饥渴不堪,李将军心急如焚,决定亲自去找水。绕着戈壁悬崖转来转去,他甚是恼火,但拔剑劈砍,居然有清泉自石缝中汩汩地涌了出来。因泉水从山崖上流下,当地人遂以“悬泉”呼之。

  史载,为促进与西域诸国间的政经文化交流,汉武帝除命令设立河西四郡外,又命令设置若干邮驿设施,其中悬泉置的规模最大。从出土汉简看,它的人员编制有官卒徒御37人、定额员马40匹、传车10—15辆,还养牛若干,有牛车3—5辆。

  值得一提的是悬泉置“快递站”身份之外兼职“招待所”的趣闻。长罗侯常惠曾六次率使团从长安出发途经悬泉置前往西域。汉宣帝元康五年(公元前61年)的一天,常惠又一次率领三四百人的庞大外交使团出使乌孙国,途中要在悬泉置短暂留宿。而根据《悬泉置元康五年正月过长罗侯费用簿》记载,当年常惠的部属吃掉了3只羊、21只鸡、180斤牛肉、10条鱼、4斗小米、48石大米,还喝了20石酒……估计忙坏了做饭的人。

  唐代诗人贾岛亦曾赋诗一首,描绘留宿悬泉驿时的感受:“晓行沥水楼,暮到悬泉驿。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天高长安远,抬头云遮月,所以思念中原、思念故土的诗人难逃“愁寂”之绪,万千惆怅无从说起。

  199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悬泉置遗址实施全面发掘,出土简牍文书、丝织品、农作物等文物7万余件。其中,汉简数量达3.5万枚,记录详尽,犹如“两千年前的丝路百科”。丰富的历史遗存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使悬泉置遗址成为研究汉代邮驿制度、边疆治理、丝绸之路交通体系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关键实证。

  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如今的我们依然能够想象,经过悬泉置的歌声伴着驼铃声,从西域欢乐飘荡,直至长安。记者|孔冰欣


链接:“驿使图”壁画砖


  嘉峪关市魏晋5号墓出土。砖上绘一信使,头戴黑帻,着皂缘领袖中衣,左手持棨传文书,跃马疾驰。这块写实砖画,在我国邮政史上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80年代初,在世界万国邮政博览会上,此画曾作为中国邮政标志物。为纪念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邮电部于1982年8月25日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小型张)一枚。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