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若问佛门古今事,请君只看白马寺

日期:2025-08-0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若问佛门古今事,请君只看白马寺。千年岁月里,此地见证过太多的荣辱交替、明星上升与黯然沉寂。
记者|孔冰欣


  少林寺换住持之事近来颇受公众注目,根据官方消息,此番整顿风气、重振声威的重任,最终落在了洛阳白马寺原方丈印乐法师身上。

  白马寺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它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系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而“第一古刹”禅音不绝的神奇开端,相传缘于“做梦”。


禅音悠远


  结合《洛阳伽蓝记》记载:汉明帝曾夜梦金神,高一丈六尺,头背后有日月光明。胡人称做佛,遂派遣使臣“西天取经”去。后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天竺僧人迦叶摩(Kā.yapa Māta ga)、竺法兰(Dharmaratna)等与白马负经而来皆有功,因以白马为寺名。明帝驾崩,在陵墓上建起精舍。从此以后,百姓坟上也有造佛塔的。

  寺里经函至北魏犹存,烧香供养之,“经函时放光明,耀于堂宇。是以道俗礼敬之,如仰真容”。浮图前“荼林、蒲萄异于余处,枝叶繁衍,子实甚大”。果味殊美,冠绝京城,皇帝会用来赏赐宫人,更流布着“白马寺甜榴,一个值一头牛”的夸张说法。

  有沙门宝公者,形貌丑陋,心识通达,过去未来,预睹三世。发言似谶,当时难解,事过之后,始验其实。胡太后询问这位宝公和尚,对曰:“把粟给鸡呼朱朱。”这句莫名其妙的话,直到尔朱荣搞死了魔幻操作不断、失去控场能力的胡太后,吃瓜群众方恍然大悟。另有洛阳人赵法和请占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袭爵,回答:“大竹箭,不须羽;东厢屋,急手作。”过了十多天,法和父丧,原来“大竹箭”是指丧礼所用的竹杖;“东厢屋”是指服丧者的住处……

  佛光虽于冥冥中闪烁,但白马寺并非次次如有神助、未受兵燹之祸。公元190年,孙坚进攻洛阳,董卓胁献帝西迁,杀京师福室,没其财物,悉驱徙百姓数百万口于长安,又悉烧宫室民居,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国都繁华,已成泡影,白马寺同样难逃此劫。

  三国鼎立时代,曹魏重新营建了洛阳城和白马寺。公元250年,名僧昙柯迦罗来到白马寺传授戒律。公元260年,朱士行为佛法感召,在白马寺成了第一个削发出家的汉人。


佛前问史


  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及南北朝的战事频仍,让白马寺旧伤未愈再添新伤。唐代,女皇武则天欲借用佛教强化政权为神权,下令重新规划设计白马寺,命男宠薛怀义为住持,又使古刹得以“满血复活”,攀上巅峰。“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今天的我们,还是能够从王昌龄的诗句中,一窥白马寺鼎盛时期的风采。

  宋元明清至民国,白马寺经历了几轮大大小小的破坏与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于上世纪50年代三次拨专款修葺。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2年,国家再一次全面重修白马寺,翻修主要殿阁,彩绘天棚、梁、架、斗拱,油漆门窗、殿柱,请能工巧匠补塑佛像,贴金涂彩,培植花木,彻阶修路。一座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焕然一新的白马寺,重启山门,对外开放。1984年,文物部门管理的白马寺交由市宗教部门领导,僧人自己管理。佛事活动正常开展,礼佛信徒络绎不绝,白马寺蜚声中外。

  上世纪90年代起,泰国、印度、缅甸在白马寺陆续出资修建了具有本国建筑风格的佛殿苑。释迦牟尼佛舍利、蓝琉璃妆金的“三季佛”、仿印度著名佛教遗址桑奇大塔建造的大佛殿、仿仰光大金塔规制缩小而建的缅甸大金塔……倘若亲临观赏,这种“八方来客”“国际视野”的体验,在国内寺院里可谓“独一份”。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如是形容白马寺所在的神都洛阳。如今,白马寺依旧香火袅袅,古今多少事,随缕缕青烟渐渐散去,只留下无尽的思绪。千年岁月里,此地见证过太多的荣辱交替、明星上升与黯然沉寂,这一刻,就让我们佛前唱偈、煮酒论史,一杯敬伟大的城、一杯敬不朽的寺。记者|孔冰欣


链接:《四十二章经》


  迦叶摩、竺法兰在白马寺清凉台译出《四十二章经》,一般认为它是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论其胜义,盖有四端:一、辞最简驯,二、义最精富,三、胪者古真,四、传最平易。用以上四重以观察于佛,则佛之全体大用明。

  在金庸小说《鹿鼎记》里,《四十二章经》则成了虚构出的关键道具,每册封皮夹层内暗含藏宝图碎片。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