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最佳战绩,这届中国男篮为何令人“陌生”
20岁的大三学生王俊杰,刚刚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
就读于旧金山大学的王俊杰,没打过职业篮球联赛,却跟随中国男篮在2025年亚洲杯上一路闯关,最终在决赛以1分之差惜败澳大利亚队,夺得亚军。打完比赛的第二天,他随即飞往美国,开始了新学期。
作为队里绝对的新人,王俊杰也并非“躺赢”。从第二场比赛开始,他场场首发,每场稳定输出,一度在对阵韩国队比赛中砍下21分。最终,6场比赛打完,王俊杰入选了赛事最佳阵容。
在国际赛场低迷许久的中国男篮,创下十年来亚洲杯最佳战绩。这一切,难道只靠一个没打过职业比赛的20岁大学生吗?王俊杰当然有功劳,但事情没这么简单。二度成为男篮主帅的郭士强,以及他一手打造的全新男篮,令球迷“陌生”,也重燃人们对2027年世界杯与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希望。
上图:2025男篮亚洲杯决赛,中国队球员廖三宁(左二)在比赛中突破。
亚洲杯亚军,含金量有多少?
本届男篮亚洲杯开打前,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小众鸡肋”比赛。
从2019年起,亚洲杯成绩与宝贵的奥运参赛资格失去了直接联系。当成绩没有了最直接的回报,亚篮联下属各篮协都不再“死磕”这项赛事,没有将全员主力悉数召回。
中国篮协允许刚刚被NBA选中的潜力新星杨瀚森不打亚洲杯,主力中锋周琦也没来;一年前,在巴黎奥运会上惊艳世人的日本队也没有派出最强阵容;至于中国男篮决赛对手澳大利亚队,其全员阵容在巴黎奥运会上打出了第六名的成绩,但那支澳大利亚队也和出战本届亚洲杯这支队伍的人员构成相去甚远。
尽管对手的竞技水平可能没有世界杯或奥运会那般顶级,但考虑到中国男篮近年来的低迷状态,赛事开始前外界普遍将其视作“下等马”,官方实力排行榜上位列第四,排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与日本之后。
然而就在各种不看好的背景下,中国男篮打出了太多惊喜。
从战绩看,小组赛和淘汰赛5连胜,闯入决赛,已经是中国男篮自2015年亚洲杯以来的最佳。赛前中国队长赵睿说,要带领中国男篮站上领奖台。他们最终做到了。
从比赛内容看,中国男篮似乎“在打一种很新的篮球”:重视三分,抓住一切快攻转换机会,能内能外,全员上场都有作用。这些本是现代篮球早已推行的理念,只不过这些年中国男篮给球迷的印象往往还停留在:要么过度依赖传统的“巨人内线”姚明、易建联;要么呆板地弧顶跑,跑半天跑不出,最后匆忙出手“打铁”。
这届亚洲杯,中国男篮三分158投命中63个、命中率高达39.9%,三分命中数和三分命中率皆为赛会第一。曾经被诟病“没几个人能投三分”的中国队,变成了赛会“三分大队”。
在被球迷嫌弃多年的罚球命中率方面,中国男篮在本届亚洲杯最终超过了80%,远远高于过往两届比赛。
6场比赛,中国队每场平均得分91.5分,排亚洲杯第三(澳大利亚94.3分,新西兰93.2分),仅有对韩国一场只拿到79分。在拼完新西兰队体力近乎透支后,仅仅休息24小时再拼澳大利亚队,依然能拿到89分,殊为不易。
三分犀利、罚球准、场均得分高,这与过往几年国际大赛上每场只能得到70分左右、进攻“便秘”的那支男篮相比,实在太不一样了。知名篮球评论员苏群分析认为,从降低节奏以提升防守,到强调防守促进攻转换,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前一种过时了,后一种才是世界潮流。
当全新的中国男篮打出上述数据与成绩,已足够令球迷欣喜。对手究竟是不是全主力,少了谁,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当胡明轩在决赛最后一秒错失绝杀澳大利亚队的投篮后,他转头走向主教练郭士强。没有想象中的抱头痛哭或懊恼,两人面对面地笑了,屏幕前的中国球迷也很久没有这样开心地笑了。
上图:夺得2025男篮亚洲杯亚军后,中国队主教练郭士强(中)和队员在颁奖仪式上合影。
最正确的十二人
2025年男篮亚洲杯的中国队参赛大名单刚刚公布时,网络上不乏对于主教练郭士强的质疑。
6场比赛打完,那些对阵容有过质疑的球迷们,排着队在网上给郭指导道歉。12名球员打出的成绩,证明了主教练没带错人。
这届亚洲杯,中国男篮没有绝对的战术核心。对约旦,后卫程帅澎20分,全队最高;半决赛对新西兰,赵睿24分,全队最高;决赛对新西兰,胡明轩26分,全队最高。大名单公布前“压哨”入选队伍的李祥波,在非常有限的上场时间里也用行动告诉球迷:可以是国家队“无名之辈”,但是只要上了场,一定能有贡献。
据郭士强及教练团队透露,此前选人的5点标准分别是:有强烈为国效力意愿、顶尖的实力、与团队适配、全力以赴的拼搏精神以及最佳竞技状态。
正是有了上述条件,球迷们发现,每一场球都有不同人站出来,敢打敢拼,改变场上局势;球员们追求团队感,有纪律,彼此信任。球队遭遇困难时,人人都愿意挺身而出,每个人都敢于担当,是郭士强这支队伍最鲜明的特色。
其实这12人中,有王俊杰这样的全新面孔,也有队长赵睿、主力中锋胡金秋这样的打过之前世界杯和杭州亚运会的老队员。距离亚运会主场失利不过两年,为何这部分老队员打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篮球?
赵睿们当然不会在两年内自行蜕变。中国男篮从精神面貌到技战术的更新,离不开主教练郭士强的调教与引导。一年前的7月,中国篮协宣布聘请郭士强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接替了此前饱受争议的塞尔维亚名帅乔尔杰维奇。
上图:2025年8月17日,中国男篮主教练郭士强在场边指挥。
这次执教中国男篮,是郭士强“二进宫”。2009年,郭士强率领中国男篮在天津亚锦赛打进决赛,最终不敌伊朗。此后16年间,他长期执教CBA球队,率队夺得联赛冠军,也曾经担任国家队助理教练。履历上看,郭士强当然不如他的前任乔尔杰维奇那般豪华,但他无疑是现阶段最熟悉中国男篮的人之一。在捏合本土球员、让球员充分理解教练意图这些事上,郭士强已经让外界见识了成果。
除了主教练郭士强功不可没,中国篮协近年来一些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也通过本届亚洲杯浮现出来。此前姚明担任篮协主席期间,大力推动体教结合、校园篮球,而王俊杰就是最好的例证。
高中时期,王俊杰就读于浙江诸暨海亮高中,是非传统体校培养的篮球人才。在全国U15决赛中,王俊杰打出碾压同龄人的表现,帮助海亮高中拿下全国冠军。之后,16岁的王俊杰被NBA全球精英计划关注到,去往澳大利亚,进入美国篮球学院澳大利亚分校。在2023年U19世青赛打出亮眼表现后,王俊杰入学NCAA(美国全国大学体育协会)一级联盟的旧金山大学。
即便不是职业篮球比赛,NCAA对年轻球员的锻炼价值依然肉眼可见。打完亚洲杯后,王俊杰在采访中表示,此前小组赛对阵沙特队等比赛,强度还没有自己平时在NCAA高。直到决赛对上澳大利亚队,王俊杰坦言才第一次有了“喘不过气”的感觉。
借助中国校园篮球和NBA精英训练营的路径,目前正有越来越多像王俊杰这样的青训人才被发掘。这些新型模式,让中国男篮在选材方面拥有了更多不一样的答案。
下一届奥运,中国男篮有戏吗?
在澳大利亚队与新西兰队参加亚洲赛事之前,中国男篮是亚洲篮坛独一档的球队。三次获得奥运会前8名,已是所有亚洲球队的最佳战绩。中国男篮迄今为止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正是在2015年亚洲杯夺冠从而拿到里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此后,国际篮联改制,亚洲杯不再能直通奥运会,世界杯成为争夺奥运入场券的“主战场”。
随着规则的改变,中国男篮也走进了低谷。2019年世界杯,周琦和赵睿对阵波兰队时的“边线球失误”至今让人意难平。2023年世界杯,归化了NBA球员李凯尔,中国男篮却一胜难求。同年亚运会半决赛,面对半主力的菲律宾队,中国男篮却在最后突然“断电”,被对手完成18分大逆转。一个月内两负菲律宾队,打进奥运会看不到希望,彼时中国队面临“至暗时刻”。
当下认为中国男篮已完全走出低谷,似乎还有些早。不过随着王俊杰横空出世、杨瀚森被NBA选中,青年才俊们成为了希望的曙光。
上图:2025男篮亚洲杯决赛,中国队球员王俊杰(前右)在比赛中投篮。
目前在四川男篮担任俱乐部副总经理的前国手霍楠,在一年前就有过预言“中国男篮在接下来的几年会迎来一个人才井喷的时刻”。目前看来,霍楠的预言已经开始变成现实。
从2003年后出生的这一批球员开始,中国男篮涌现出许多真正有实力的新星,比如有NBA合同的曾凡博、去年还在打NBA的崔永熙、今年被NBA波特兰开拓者队以16号签选中的杨瀚森,这几位已经在王俊杰之前闯出名堂的年轻人,未来不出意外都会是国家队队友。
王俊杰在旧金山大学,还有一位同龄中国队友——赵维伦。赵维伦出生在意大利,从5岁起就在欧洲接受专业篮球训练。另外,就在今年7月,18岁的中国球员郇斯楠收到了来自NCAA一级联盟普渡大学的offer。此前,已有近10所美国高校向这位年轻的中国新星抛出橄榄枝。
目前看来,中国男篮从亚洲预选赛拿到2027年世界杯的参赛资格不会有太大困难。真正的挑战会在两年后到来:能否在世界杯正赛上成为战绩最好的亚洲球队,将直接决定中国男篮是否能够重返阔别已久的奥运会。如同郭士强在亚洲杯赛后表示,通过2027年世界杯拿到2028奥运会入场券,是球队的最终目标。
“其实到2027年,我们还有两年的时间,说长也不太长,也很快。通过这两年训练,包括要打一些高水平的比赛,跟世界强队去交手,对中国男篮会有很大提高。所以在这两年当中,不管我们是窗口期的比赛,还是亚运会的比赛,还是夏天跟世界强队的热身赛,都是很重要的。”郭士强说道。
有了本届亚洲杯的精彩发挥,中国篮球界从此前世界杯与亚运会的接连失利中重拾宝贵的信心。人们有理由相信,散落在海外的中国男篮新星,以及本土效力的老队员,将在郭士强的带领下,重铸昔日荣光。记者|王仲昀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