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女足主教练水庆霞
“魔力”仍在,心态更稳
“攻上去!”上海女足从右边路推进,球多次被对手破坏出边线,滚到水庆霞身边。她每次都一把抓起球,以最快的速度扔给自己的弟子,并且大声呼喊,让她们继续向前。这是2025年11月15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女足成年组铜牌赛的最后时刻。终场哨响,上海女足以0比1不敌广东女足,获得第四名。
望着比分牌,水庆霞先是低了一下头,很快又和场上的队员一一击掌,并带领她们来到观众席前挥手致谢。面对这样的结果,她显得比以往更加平静。比赛次日,在球队于佛山的驻地,她接受了《新民周刊》记者的专访,谈论回归上海女足之后的心态变化,以及对上海女足、中国女足和自身发展的思考。
上海女足主教练水庆霞在十五运会的比赛中指挥。
面对胜负,心态更平
“队员在进攻和防守方面都尽力做到了最好,我对队员在场上的表现挺满意,但对这次的成绩肯定不满意。我是球队的主教练,要负主要责任。”无论是在十五运会女足成年组赛铜牌赛后的混合采访区,还是接受《新民周刊》记者专访时,水庆霞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从战绩来看确实令人遗憾。上海女足上一次无缘站上全运会的领奖台还是在32年前的第七届全运会,之后的七届全运会中,上海女足获得了3金2银2铜的成绩。
对于全运会的赛场,水庆霞并不陌生,并且有多次夺冠经历。球员时代,她曾在1997年和2001年帮助上海女足夺得全运会冠军;走上教练的岗位后,她在2017年带领上海女足拿到全运会金牌,又于2021年率奥运联队在全运会登顶。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全运会,本来带领上海女足出战的水庆霞被临时征调为奥运联队的主教练,结果她在决赛中带队击败的还是她培养出的上海队。
正因如此,这次水庆霞在2025年7月初回归上海女足执教,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再次冲击全运会金牌。然而,与往届最明显的区别是,以前她有几年的时间去提升球队,而这次留给她的时间只有短短四个月。
明知是临危受命,水庆霞带着对家乡女足的责任,还是把这份重担接了下来。“从运动员到教练员,我都是上海培养的,义不容辞。这次回到球队,对我个人来讲也是挑战,有很大的压力。希望在比赛中打出上海队的精气神,让大家看到上海女足团队的氛围。”
四个月的时间能做什么?在全运会比赛开始之前,她交出的答卷是:女超联赛5胜7平未尝败绩,联赛各队同期得分最高。水庆霞的“魔力”似乎又回来了。
对此,她只是简单地说:“我之前带了这支球队十几年,所以在融合度上可能比其他教练有优势。”
而球员感受到的还有她狠抓战术思想、注重细节的完善。球队后腰杨莉娜说,训练中,水导提的最多的要求是“呼应”,“每堂训练课都在抠中场细节”。
实际上,回归之后她与这支球队之间的感觉,正像她自己说的,是“熟悉的陌生人”;尽管有过去的基础,但再次磨合、提升实力也需要足够的时间。联赛的场次多、间隔长,水庆霞有相对充足的调整空间;而到了隔天一赛的全运会,除了球员体能的消耗,从小组赛开始就一路遭遇强队,在对手的实力与自身持平或者更高时,一两次失误就直接导致输球。
尽管如此,水庆霞还是在反思:“这次带训时间比较短,但这也不能成为理由。虽然各方面都尽力去做了,但可能做得还不够。”
从半决赛失利到铜牌赛憾负,水庆霞赛后更多是表达对队员场上发挥的赞扬,希望外界对姑娘们宽容些,不要因为这次没有拿到理想的成绩就对她们全盘否定。“有些新队员第一次打这样的比赛,比较紧张,这次是对她们很好的历练。有些老队员在比赛中完成了将近600米的高速跑,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队员受伤了还吃着止疼药上场,说明对赢下比赛是有着很强的渴望的。”她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我现在仍然在乎输赢,但心态上可能比之前平稳了很多。”水庆霞说,“以前输了会比较着急,现在想办法让自己静下心来,去思考输了之后该怎么办。怎么安抚队员?怎么让队员真正放开手脚去踢下一场比赛?这点我可能比之前处理得更好。”
上图:2025年11月11日,上海女足球员在与北京队的比赛中庆祝进球。
“青少年要勇于对抗”
除了留给她的备战时间很短,本次全运会上,水庆霞感受到最大的变化是各队之间的水平更加接近。全运会的女足成年组大部分参赛队是以各地的女超球队去掉外援之后为基本阵容,在她看来,从联赛到全运会,每个队伍都不好打,交手双方的水平常常在伯仲之间。过去曾出现的某几支队伍水平特别突出的情况,而如今已完全不同。
事实确实如此。本届全运会进入四强的成年女足队伍,再加上四分之一决赛中被上海女足淘汰的以本赛季女超联赛冠军为班底的北京女足,这五支球队都有争冠的实力。尽管在纸面实力上可以排出高低来,但到了充满不确定性的赛场,谁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拿下对手,就看谁抓住机会的能力更强。
“女超联赛中有七八支队伍都各有特色,整体的感觉是攻防转换速度更快,拼抢更加激烈。全运会上的队伍则更加务实,会更直接地利用自身优势向前,向两个边路的发展速度更快,再通过高中锋来完成得分。”在她看来,俱乐部球队的整体水平提升,这对中国女足的发展是好事。
虽然成年女足遗憾未能夺牌,但在全运会开幕之前已经提前结束的U16、U18女足比赛中,上海队包揽了金牌,其中U18组实现了三连冠,让上海队成为全运会历史上足球项目首次实现三连冠的队伍。
在水庆霞看来,上海青少年女足在技术层面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相对来说在身体和对抗方面不占优势。国内女足的攻防转换不断提速的情况下,今后上海队若想在全国比赛过程中占得先机,需要重视对抗中的技术应用。“首先你要跑得动,在这个基础上有很好的技术发挥,还要有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
她希望,今后的年轻女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多给自己制造难度,也就是勇于真刀真枪地对抗,养成习惯,这样在比赛过程中即使对手施加很大压力,也能把平时训练中的技战术运用自如。
虽然已经卸任女足国家队主教练,但水庆霞仍旧保持对中国女足的关注。2025年,武汉女足经过顽强拼搏,夺得了首届女足亚冠的冠军;中国队在U17女足世界杯上首次实现小组出线,创造了历史最佳战绩。U17女足国家队的主帅是来自上海的王洪亮,上海也为球队今年征战世界杯的大名单贡献了八人。
这样的突破对于中国女足而言意味着什么?水庆霞认为,首届女足亚冠上的成功,不仅证明了武汉女足的优秀,也是中国女足职业化整体水平发展的里程碑。
在U17女足世界杯比赛过程中,“大家都觉得眼前一亮,确实有很好的苗子”。
水庆霞认为,这群年轻人需要参加更多的国际大赛,看看外面的世界,然后再对比自己哪方面还需要更多提高。她们中的不少人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完全有机会进入国青队、成年国家队,甚至加盟欧洲五大联赛俱乐部、打上主力。
在她看来,年轻的女足姑娘们需要通过积累比赛经验,更自信一些。“我们中国运动员可能比较内敛,其实在赛场这个舞台应该大胆地去表现自己。”她说,每个球员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防守能力优秀,那在场上就要大胆做动作;如果意识好、个人能力强,那就在场上去直面对手,不仅是一对一,有时甚至要一对二、一对多。“哪怕是出错了,都没有问题。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出错再纠错的过程。”
上图:2023女足世界杯小组赛D组首轮比赛,时任中国女足主教练的水庆霞赛后谢场。
“教练要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这是谈到对教练这个岗位的理解时,水庆霞脱口而出的描述。在她心中,教练要向整支队伍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在二十多年的教练生涯中,无论是在上海队还是在国家队,不管在怎样的赛场,她一直都做到了这一点,“水家军”永远有紧紧凝聚在一起的力量。
成为一名教练,是水庆霞在十几岁时就萌生的想法。“我还在虹口少体校练田径的时候,我们的两个教练对我特别好,那时我就感觉这是个很神圣的职业。”球员生涯尾声时,她就已经做好了转型为教练的准备。在作为球员的告别赛结束后,她说:“我希望我以后带的球员比我做得更好。”
水庆霞认为自己在不断成长。她说,如今自己带队时,在渴望胜利之外,会更加沉下来心地去学习整个足球世界的技战术,再结合球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指出需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在她看来,不断提升自己,然后去给球员提供帮助,这是教练的天职。
她骨子里的好强一直在,只是近年来不像之前表露太多。“我觉得是因为经历多了,会从其中接受教训,可以容纳很多不同的声音、平静地看待一些问题。”
关于教练岗位上的重压,水庆霞从不避讳。此次中途接手上海女足时,她就曾坦承:压力不是一般地大。在此次接受《新民周刊》记者专访时,她回顾了当年担任中国女足主教练时的情况:“那时候压力确实很大,因为大家对中国女足寄予了很高期望,希望在任何比赛中都有良好表现。当结果没有达到期望时,肯定会有不同声音,这很正常,我个人也能理解。”赢球了会涌来各种赞美,输球了就有各种意见出来“告诉你该怎么训练”,在如今的水庆霞看来,这证明了足球教练是一项非常辛苦和充满挑战的工作。不管外界怎样评论,“这都没关系,关键是我们应该按照规律去走”。
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暂时休息一下”的想法也曾在她的脑海里闪现。但在现实中,就算今天停一下,“明天的训练和比赛还在等着你,你还要看比赛录像,和教练组、队员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确定各种计划”……最终,她没有停下来。
2026年,水庆霞就将年满60周岁。3年多前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她就曾说:即使将来退休了,也一定不会离开足球。如今,她的想法没有变。
“对我来说,一直坚持到现在,就是因为对足球的热爱,所以不觉得苦和累。现在外界信息量很大,不同声音也很多,如何守住初心最重要。承受压力后,你可能放弃,也可能更坚定地走下去。我希望成为后者。”记者|王煜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