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耀粤港澳
上海写下“十五运”精彩答卷
十五运会的烽火散去,上海代表团给你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可能有点难回答,因为难忘的瞬间实在太多。来自上海的高水平选手营造出乒乓球、跳水、游泳等“最强赛场”,110米跨栏九连冠、U18女足三连冠等统治力让人震撼。上海在竞技体育领域保持了第一集团的位置,取得27金25银31铜的成绩。
体育从来不限于竞技,上海在十五运会群众体育项目比赛类获得9金11银13铜,展演类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5个三等奖。
上海健儿场上敢打敢拼、场下谦和有礼,共有17支运动队、80人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九朝元老”“八旬老帅”与新生力量的交相辉映,是对体育精神的最好诠释与传承。
上图:2025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海代表团入场。摄影/李铭珅
顶尖选手留下“名场面”
世界级选手在全运会上的精彩表现,为人们留下一个个上海体育的“名场面”。
被誉为“地表最强”的十五运会乒乓球赛场,于11月16日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这一天,在澳门银河综艺馆,上海队选手樊振东夺得乒乓球男单金牌。当他站上领奖台的一刻,全场掌声雷动。
掌声里,既有对他卫冕成功的热烈庆贺,更藏着对这位乒坛领军者的由衷致敬。从巴黎奥运会上绝境翻盘、一举实现金满贯的辉煌,到此次澳门全运赛场连克世界排名前两位的顶尖选手,樊振东赢下一场场硬仗,彻底把对手打服。
在对阵王楚钦、林诗栋的这两场比赛中,他展现出极致的控球能力:宛如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无形之网”,将对手的冲击牢牢化解。任凭对手发起猛烈搏杀,始终难以突破他的防线拿下关键分。
荣耀背后,是非凡的抉择。主动退出世界排名体系沉淀自我,远赴海外联赛接受全新挑战。前路满是未知,但正是这份敢于走出舒适区的勇气,以及独立思考的清醒,让他锤炼出更加强大的内心,也练就了应对复杂赛场局面的过硬能力,最终活成了自己期待的模样。
在男单夺冠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樊振东坦言参赛过程中遇到过不少困难。不管是伤病困扰还是心态波动,他都经历过起伏,甚至有过崩溃、跌入低谷的时刻。他特别感谢上海代表团的理解与各方面的全力支持,让他能以尽量好的状态备战全运会。
同样是“神仙打架”的跳水赛场,见证了上海选手陈芋汐的蜕变。本届全运会包揽单人和双人10米跳台金牌的完美战绩背后,是她跨越重重难关的坚守。
女子跳水选手无法避免的身体发育困境,陈芋汐已经直面过。“跳水是毫米级运动,体重微小变化都可能颠覆成绩。”郭晶晶的这句话,被陈芋汐刻在了心里。为维持1.65米身高对应的42.5公斤跳水队员标准体重,她把体重秤变成了随身之物。训练间隙平均要称10次体重,超标200克,就额外加练5公里。饮食上的控制更是精确到克,连家庭聚餐都主动拒绝。这份近乎苛刻的自律,让她迈过了这道横在众多选手面前的坎。
比起生理上的煎熬,外界带来的心理压力更让她一度想过放弃。“巴黎奥运会后,我就没再想过还能站上10米跳台,那种压力让我想逃。”她曾坦言。好在教练、领队与身边人的支持,成了她坚持下去的底气。历经风雨的陈芋汐,内心愈发强大,她最终迎来了厚积薄发。
如今,20岁的陈芋汐也成了许多新生代选手的追赶目标。对此,她笑着说:“看到这么多新生代力量涌出来,我特别替她们骄傲。对竞技体育而言,人才辈出远比一个人独自强大更重要。”
体育精神,新老传承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老将们如同一面面旗帜,让体育精神在赛场流淌传承。
本届全运会,上海代表团有全运会参赛经历的运动员达341人,占参赛总数的38.4%,其中,52岁的马术运动员张滨,是上海队年龄最大的参赛选手,已是连续参加全运会的“九朝元老”。在十五运会的赛场,他坦言:马术这项运动,只要健康跟得上,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他的状态会越来越好。言下之意,四年之后,我们依然有机会看到他“人马合一”的表现。
46岁的余利君作为十五运会开幕式上海队的旗手出场时,很难让人不热泪盈眶。他是全运会赛场上名副其实的“定海神针”,此次第八次踏上全运征程,带领上海男子水球队闯入决赛,虽惜败于广东队夺得亚军,但这枚银牌丝毫不减其传奇色彩。
运动员如此,教练员同样如此。81岁的老帅徐根宝仍然担任总教练,亲自带领上海U20男足征战全运会,令人动容。50年的教练生涯,20多年在崇明岛基地的耕耘,培养的弟子拿到从全运会金牌到中超冠军的各种荣誉,他本来完全可以不再接下全运会这项繁重的任务。然而他心中的火焰不灭,仍然在非常困难的局面下倾尽全力,为上海队争到了一块铜牌。比赛后,他从看台下到场内,特意在教练席上坐了一下。这或许是他在全运会赛场征战的结束,但绝不是他足球生涯的收尾。
老将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新人们不负众望地闪亮登场。
“明年我就能参加成年组的比赛,你们不应该问我准备好了没有,而是应该问他们准备好了吗?”11月14日,十五运会攀岩男子速度决赛,年仅16岁的上海选手赵一程顶住压力,以4秒86的成绩完赛夺冠。他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中连续赛出4秒72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的同时也超过亚洲纪录。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赵一程用这句充满强者气质的“狂言”,向全世界攀岩速度项目的成年高手下了战书。
另一个赛场,13岁的曹艺桓用力踩了一下板头,跃入碗池。接下来的45秒,女孩在空中恣意飞舞的身影,让人惊叹于她的自信与胆识。十五运会滑板女子碗池决赛,代表上海出战的曹艺桓最终以79.72分位列第五名。而在滑板男子碗池决赛中,同样来自上海的王小泽拿到了相同的名次。这群滑板小将,是中国在极限项目上冲击奥运会的希望。2024年巴黎奥运会首站资格系列赛在上海举办时,这批小将特地去看了比赛。当时的他们已经许下了心愿:将来,要和偶像站上同一片赛场、同一领奖台。
心愿实现的故事也在全运会的赛场发生。“从我是一个上海队队员的角度出发,当然会更加开心上海队又有一枚蛙泳金牌,无论是哪个(上海)队员有好的表现,都一定要祝福他。”这是名将覃海洋在十五运会男子50米蛙泳出现失误被取消成绩后说的一段话,“队友”指的是小将郑英昊。
这场备受瞩目的蛙泳短距离之争中,郑英昊勇夺金牌。事实上,此前的男子100米蛙泳项目上,他就紧随覃海洋获得亚军,上海队在男子蛙泳项目上有了“一老一新”的双保险。夺冠的那一刻,泳池中的郑英昊看上去很惊讶,他似乎有些不相信是自己拿到了金牌。
郑英昊并非初出茅庐。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他独揽四金,一战成名;2021年全运会,他被寄予厚望,但成绩波动,在100米蛙泳中位列第七。历经四年的潜心磨砺与刻苦训练,这位不服输的小将从第七到第二,游到了覃海洋身边。
上图:十五运会群众比赛航空模型项目,上海队在汽油机模型绕标飞机(P3D)比赛中夺得一金一铜。
多元办训与群众体育的丰收
上海在社会力量办训领域的实践,在本届全运会上绽放硕果。攀岩小将赵一程是来自上海东浩兰生攀岩队的运动员,在这个项目上,上海采取了市企合办、体教融合的模式。上海东浩兰生攀岩队在保障科学化、系统化、数据化的训练外,还为队里配备了康复和理疗人员。兼顾学业和训练的办训模式,吸引更多青少年投入进来。“平时我们的训练效率比较高,因为还要在学校上课。”赵一程利用学习之余的时间来完成训练比赛,即便遇到全运会这样的大赛,也没有因此放松学习。
再如,由上海久事与上海横沙誉民队联袂组建的上海三人男篮队伍勇夺全运会金牌,他们从跳高学生到篮球运动员,从体育老师到职业球员,从五人篮球转到三人篮球,激励着有梦想的篮球人。
社会化办训,打造都市型竞技体育最具活力的部分,上海已形成市队区办、市校联办、市企合办、协会共办等办队模式,目前共有19支联办优秀运动队或联办优秀青年运动队,涉及33个项目。本届全运会,联办优秀运动队培养的282名运动员代表上海参赛,占参赛总数的32%。在十五运会上,联办优秀运动队如上海市足球协会等单位获得7金4银8铜的成绩。
在竞争激烈的竞技体育之外,十五运会群众体育赛场同样有上海健儿的靓丽身影。以群众比赛网球项目为例,上海代表团共有12名队员参加6个项目的比赛,斩获一银一铜。
上图:2025年11月15日,在澳门永利皇宫南门户外草坪的十五运会三人篮球男子组决赛中,上海队20:18战胜山东队,夺得冠军。
场上的佳绩源于深厚的群众基础。上海市网球协会副会长、本次代表队领队薛磊表示:“上海业余网球近年来一直欣欣向荣,不管是网球场地还是网球人口,都在持续增长。”他分享了一组数据:上海网球场地新建很快,今年可能要突破2400片,大型集中的室内场馆不断涌现。今年上海网球大师赛两周观赛人数突破25万,屡创新高。“网球是上海的一张名片。”他说,“上海的场地数量、网球人口以及网球产业公司都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
科研与医疗力量是上海健儿保持竞技水平的幕后英雄。2022年至今,上海体育共设立18个科研项目,与9家医院开展合作,并开展第三轮“医务援体合作”。同时,上海成立了“训科医一体化委员会”,以竞技体育科研中心为龙头,建设了运动生理及心理、运动生物力学和竞技能力诊断、运动康复和体能、运动营养和生化等多学科融合的交叉研究实验室。
十五运会已成美好回忆,接下来人们的目光将转向2026年米兰冬奥会、名古屋亚运会以及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在这些舞台,上海体育的光芒将继续闪耀。记者|王煜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