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专访石倚洁:从上海张江走出的世界级男高音

日期:2025-04-2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近年来,石倚洁还一直致力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海外传播。他说,歌剧的体量始终较大,观剧门槛也高,相比之下,一首艺术歌曲也很有可能为国外观众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大门。
记者|周 洁


  3月21日,“爱的倾诉——石倚洁意大利民谣音乐会”结束后,在观众的热烈欢呼声中,当晚的主角、享誉世界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携演奏家们返场谢幕。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石倚洁拿起麦克风后用上海本地言话和观众们打起了招呼,他说自己是浦东张江人,回到家乡演出“邪开心”。

  乡音出口的瞬间,台上和台下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不少。在石倚洁的带领下,观众和他一起完成了意大利歌曲《缆车》的合唱。这段视频后来被发到网络上,不少网友惊叹于“上海观众竟然能用意大利语合唱”,还有网友盛赞石倚洁“本地话讲得地道”。

  《缆车》背后还有哪些不得不说的幕后故事?这位从上海张江走出去的世界级男高音,如今又有哪些光荣与梦想?最近,我们和石倚洁聊了聊。

上图:石倚洁是当今歌剧舞台上轻型抒情男高音代表歌唱家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从张江老街走向世界


  石倚洁是当今歌剧舞台上轻型抒情男高音代表歌唱家之一,曾获得多项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他也是首位登上意大利“罗西尼歌剧节”(罗西尼作品的世界最高殿堂)的中国歌唱家,长期活跃在西方歌剧舞台,在国际享有盛誉。近年来,他因参加《声入人心》《时光音乐会》等综艺节目破圈,还因为19个High C的神级现场在网络走红,被更多国内音乐爱好者熟悉并尊称为“石神”。

  诸多头衔和光环加身,本以为石倚洁是一位高冷范儿的艺术家,没想到私下的他亲切腼腆,仿佛熟悉的师长。没有随行助理,带着行李箱接受采访,连早饭也是匆匆吃几口饼干作罢……不过有一点符合大众想象,即便如此忙碌的间隙,仍有优美的音乐自手机中流淌而出,唤醒清晨的自己。

  一切准备就绪,记者和他谈起3月的那场演出,石倚洁说这也是他第一次在返场中加入教学环节。“《缆车》是著名的意大利民谣,我的观众群里有不少声乐系的学生,所以只要我一唱,他们就会跟着唱。”石倚洁莞尔道,“(那天)和观众合唱的想法完全是临时起意,演出前两个小时,我才把歌词写给东艺。你知道听了一晚上音乐会,观众也会想有参与感。如果能跟台上演员合唱一曲,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情感的抒发。”

  为了让合唱效果更好,石倚洁决定现场教学,一想到这是在老家演出,用家乡话来问候大家的想法油然而生,没想到效果卓群。“其实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能够这么大胆这么顺畅地跟大家交流,因为10多年没怎么用过了,只有跟爸妈说话的时候我才用本地话。”石倚洁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如今自家女儿就因为缺少语言环境,已经不会说方言了,十分可惜。

  石倚洁的家在张江老街,幼儿园时,他就展现了自己的天赋——会讲故事。后来,他被选入学校合唱队,初中又进了川沙少年宫合唱团。“我在合唱团里面唱了6年,到变声期后停了两年。声音稳定后我妈妈觉得可以继续学唱歌,打听到学美声可以读大学,就这样走了专业的道路。”石倚洁笑称自己是上了“贼船”:“我们经常以为唱歌是一门很容易学的学科,但你真正上了船以后,你发现下不去了。”

  “首先你得把歌唱的技术解决,这个技术主要是利用我们自己的身体,不靠任何的麦克风和扩音设备,能够在一个1000多人的歌剧院里面,让最后一排的观众都能听到你在台上唱歌。但这个技术难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练呢?其次,要成为一位歌剧演员,英语、意大利语、德语、法语这4种语言至少要会2种;另外,音准节奏以及不同的作曲家风格也是必须掌握的。”

  要想享受路上的甜,就要承受路上的辛酸。自高中毕业东渡日本后,为了给家里省钱,石倚洁曾在居酒屋打工养活自己,同时还要兼顾学业,努力提升自己在音乐方面的修养,先天条件不是最优的情况下,他在日本东邦音乐大学求学期间专业课年年第一。

  大三那年,石倚洁去该校在维也纳的分校游学,分校校长林千寻看中了他的天赋。欧洲留学开销巨大,校董事会经过慎重讨论,最终决定资助石倚洁,这在该校历史上从未有过先例。

  在奥地利的那一年里,他住在格拉兹郊区一幢周边都是树林的老宅,没有网络没有邻居,五六位教授轮流授课。为了“速成”为一名合格的歌剧演员,旁人用几个月学习的剧目,他一个月就要掌握,一年下来学了12部。

上图:石倚洁长期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参演国内外歌剧40余部,尝试过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扮演了各种各样的角色。


  石倚洁形容这一年是山上闭关修行,这时候的积累帮助他在学校和剧院之间架起了一个桥梁。“在学校里面学习往往以歌为单位,一部歌剧里著名的男高音咏叹调可能就一两首,唱好了就可以参加国际声乐比赛。比赛下面坐的评委有歌唱家、经纪人、剧院经理等,当剧院经理听完后觉得这个人唱得好,就会提供一个合同。然而学一个唱段和演一个完整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接不住这份合同。山上的一年相当于让我积累了一个曲目库。”

  下山后,石倚洁陆续拿下四个国际声乐比赛的第一名,还受到剧院经理贾尼·唐古奇的赏识,受邀参加托蒂·达勒·蒙特国际声乐比赛。实际上,这场比赛还承担了为莫扎特歌剧《女人心》选角的任务,也是在那场比赛中,石倚洁从一群意大利人中脱颖而出,拿到了那份至关重要的合同,为他的职业生涯开了一个好头。

  此后,石倚洁长期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参演国内外歌剧40余部,尝试过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扮演了各种各样的角色。其中很多是世界各大剧院长演不衰的经典,例如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尔第的《茶花女》、多尼采蒂的《爱之甘醇》等。

上图:石倚洁演绎多尼采蒂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


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声音


  2010年,石倚洁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参加了叶小纲原创歌剧《咏·别》的世界首演,他以剧中的男主角唐麟声一角首次登上中国舞台。自那以后,石倚洁的事业重心慢慢向国内转移。

  石倚洁总说自己是幸运的,成长路上总有贵人相助,也赶上了中国歌剧发展的好时代。“十几年前,欧洲歌剧似乎经历了‘最后的繁荣’。欧洲债务危机不可避免地对音乐和文化领域形成冲击,政府拨款、民间资助明显减少,演出市场逐渐萎缩,演员登台机会骤减。与此同时,中国歌剧演出市场呈现欣欣向荣之势,我在国内能得到的演出机会越来越多。”石倚洁还观察到一个明显的不同,即欧洲剧院里,观众席里坐的往往都是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在国内则基本都是年轻人。

  这对于石倚洁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他总是要求自己在舞台上做到完美,把歌剧最精华的风格特色展现在观众面前。“歌剧太阳春白雪了,唱的又是外文。如果你没有把最好的音乐、最好的表演展现在这些年轻观众面前的话,他可能看了一遍就不看了。”而石倚洁希望这些年轻观众能留下来,成为懂歌剧的观众,甚至成为歌剧“票友”,这对于歌剧发展很重要。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维度讲,石倚洁是其中的佼佼者。“歌剧观众对于语言的要求很高,他们花了钱买票进剧院,如果演员唱得塑料味很重,会很直接地指出来。所以外籍歌剧演员尤其需要在语气、语感上下功夫。”石倚洁说。

  在欧洲学习时,石倚洁唱一句话,教授能打断他 10 次。刚开始工作时,石倚洁也经历过天天被人纠正的阶段。不过,这些貌似苛刻的要求换来的是专业上的突飞猛进,有人评价说,你闭着眼睛听他唱歌,根本听不出他是“外国人”,无论是意大利语、德语或是法语。

  关于语言还有一个经典趣事,因为比赛时石倚洁演唱的意大利语字正腔圆,唐古奇觉得他一定会讲意大利语,没想到交流后发现原来石倚洁并不懂意大利语。等到一年后石倚洁会说意大利语了,唐古奇才告诉他:“第一次听你在台上唱歌时,意大利语那叫一个准,没想到你一句意大利语都不会说。”

  或许是工作习惯,石倚洁把观察别人说话当做一种乐趣。比如他发现上海人说话位置偏浅一些,湖南人说话位置偏高一些,“每个地方的人说话习惯都是不一样的”。

  在国外生活多年,石倚洁反而愈加能体会到祖国文化的瑰丽灿烂,也愈加想将本民族的文化瑰宝带到世界舞台之上。

  2016年,石倚洁在美国旧金山参演英文歌剧《红楼梦》,饰演贾宝玉。歌剧《红楼梦》将原著枝繁叶茂的故事情节精简,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间的故事为主线,同时穿插权力斗争以展现大家族的成败兴衰。“虽然是在美国演出,但是宝玉如何塑造才能符合国人心中的那个形象,从形体表现到唱歌技法我都研究了很久。”石倚洁说。

  好在从演出效果来看,歌剧《红楼梦》打动了西方观众。而且,这部歌剧的创排也让石倚洁对将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推广到海外有了一些心得与思考。

  近年来,石倚洁还一直致力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海外传播。他说,歌剧的体量始终较大,观剧门槛也高,相比之下,一首艺术歌曲也很有可能为国外观众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大门。

  艺术歌曲在西方国家起源较早,多取如歌德、席勒等著名诗人的诗句为歌词,声乐、诗歌、钢琴紧密交织,结构精巧。在石倚洁看来,中国艺术歌曲从形式上同样如此,不同的是蕴藏其中的美学精神。在中国艺术歌曲中,一首诗歌宛如一幅水墨画,演唱者用歌声将其中蕴含的意境表达出来,用旋律去呈现中国文化中干净清透、婉转柔情的审美意趣。

  其实,中国艺术歌曲一直是石倚洁的一个梦,也是他灵魂深处的乡愁。“我出生于川沙县张江乡,川沙县有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黄自先生,他写了非常多好听的中国艺术歌曲如《思乡》《玫瑰三愿》《点绛唇·赋登楼》等。我从开始学声乐起就一直想录一个黄自先生的作品集,直到2021年,终于和陈萨老师合作录制了第一张中国艺术歌曲的CD。发行的时候我特地找了国际化的厂牌,因为我想让西方观众也听听我们的艺术歌曲是什么样的,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去做这件事。”

  在国外演出时,他会特意将中国艺术歌曲放入曲目单中,“俄罗斯歌唱家经常在演出中演唱拉赫玛尼诺夫、柴可夫斯基,我们为什么不能放自己的歌呢?而且许多海外观众告诉我,他们非常喜欢中国艺术歌曲”。

  石倚洁是一个高能量的人,他很擅长让自己开心起来,而这需要极为细腻的感知力。或许也正是这样,他身上保有了一份难得的少年感。

  这种少年感还体现在他的工作上,石倚洁从不排斥跨界。他说过想演音乐剧,曾在音乐综艺、大型文化节目上向大众普及美声唱法,今年还为电影《封神2》献唱片尾曲《乐土》......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或许我们还能欣赏到石神的戏曲舞台。

  一个不设限的石倚洁,永远令人期待。记者|周 洁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